資源描述:
《設置問題情境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設置問題情境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 摘要:新時期的小學生都有好奇和好勝的個性特點。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從兒童發(fā)展特點及教育規(guī)律談起,就設置問題情境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P鍵詞:設置問題情景;小學生;數(shù)學教學;興趣 2013中國杭州名師名校長論壇分論壇――第四屆中國小學數(shù)學教育峰會在10月31日在崇文實驗學校開幕。如此規(guī)模的大會來研究小學數(shù)學問題,足以說明小學數(shù)學看起來似乎是教育中很小的一個“點”,但其作用卻不可估量,需要教師有深厚的學科素養(yǎng)和較強的教學能力。為
2、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不強,數(shù)學知識相對抽象的特點,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認真鉆研教材和研究兒童趨勢規(guī)律,把握好教學?! ∫弧和l(fā)展特點及教育規(guī)律 在教學過程教師要根據(jù)素質教育教學的目的,按照新課標要求從小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方式等方面引導學生學習。 1、小學生的注意力。有關資料表明:小學低年級孩子“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四年級以后孩子“有意注意”占優(yōu)勢。這也就是說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注意新鮮、感興趣的東西,要達到對事物清晰、精確、本質的認識尚需一段過程。所以課堂教學允許孩子課堂上“沒聽進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
3、,不一味苛責孩子。4 2、小學生記憶能力。我們常說小孩對某個事無意識或者有意識,就是說從小學生對事物認識過程的具體形象記憶或者抽象記憶發(fā)展。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注意常常帶有情緒色彩,如果有興趣,注意力穩(wěn)定、就可能記住,否則適得其反?! ?、小學生思維方式。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低年級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成分居多,高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成分居多。兩種思維形式的轉折大多發(fā)生在四年級前后。小學生意識不到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的自覺性、批判性、靈活性等品質較差?! 榇私處熢诮虒W過程中對小學生的心理教
4、育要以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特點為基礎。要照顧到他們的年齡特征,不要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他們敢想、敢說、敢做。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引導,教給他們一定的認知方法,逐步提高他們認識世界的自覺性、目的性?!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1、用學生的好奇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我們知道兒童生來有一種好奇的傾向,天生具有探究和發(fā)現(xiàn)事物的興趣。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根據(jù)教學的內容適時地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奇”中產生疑問、產生興趣,進而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shù)”這一節(jié)課時,筆者讓
5、學生當老師,隨意出考題讓教師回答,當看到每次教師的回答都很順利時,不僅產生了疑問,自言自語道:“真奇怪,怎么回事?老師有特異功能?”此時筆者故意賣了關子,對學生說:4“老師就是厲害吧?!比缓蟾嬖V他們想不想何老師一樣有這本領?此時的學生激情被教師調動起來了,“想,老師,快教我們吧!”就這樣這節(jié)課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認真,課的教學收到了最佳的學習效果?! ?、用學生原有的經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教學“年、月、日”這節(jié)課的內容時,筆者就利用了學生原有的經驗進行了設“疑”,適時設“疑”:“同學們,你們當中的多數(shù)同學都已經12歲,并且過了12個生日,可是有
6、一個同學今年也是12歲了,卻剛過了第4個生日,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此言一出,學生嘩然,激發(fā)學生強烈興趣和渴望解開“12歲卻剛過了4個生日”這個神秘的問題激情,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強烈探求知識奧秘的積極性?! ?、給學生留有懸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我們知道懸念是牽引學生思維的“線”,因為新時期的小學生具有好奇又好勝的特點。為此教師應抓住學生的特點,設置懸念,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前一課時,筆者就告訴學生,下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不過在學之前教師先教你們一招,同學們,你們隨意畫個
7、三角形,然后量出兩個角的度數(shù),我就說出第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果不其然,有同學這么做了,筆者也隨口說出了第三角的度數(shù)。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下節(jié)課學的內容,下課”。此時學生面面相覷,感到莫名其妙。這樣一種問題情境的設置,課下學生會提前預習,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給學生制造“認知沖突”4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筆者課前制作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紙片各一張。上課時筆者隨手拿出其中一張,出示這張三角形紙片的銳角部分,其余部分用信封遮住。然后問學生能否判斷這張紙片是什么三角形?如果出示鈍角
8、的那一部分,那么能否判斷呢?出示含直角的那一部分呢?學生回答上述的問題后,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同樣是一個角,有的能判斷是什么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