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關于課堂問題設計的深入思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關于課堂問題設計的深入思考◎汪東升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每一位教師都希望所聽的課題是貨真價實、深有教益的,如何做到讓課堂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進行呢?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前做到精心的準備,特別是在問題的設計上進行深入地思考,真正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然而看看現(xiàn)在有些教師的課堂,不用說是有效的或者是高效的,甚至可以說是低效的或者是無效的課堂,關鍵是問題的設計不符合教學的規(guī)律,大致有以下三種表現(xiàn):第一,模糊的問題設計導致教學目標的完成不到位。一節(jié)課最基本的就是教學目標清晰,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突破巧妙,教師
2、據(jù)此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特別是問題設計得明確、清晰、有針對性。然而有些教師問題設計得模糊、空泛,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是稀里糊涂,學生也是不知所云。在聽一位教師講授《海燕》時,教師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時設計問題:文中寫了哪些事物?并將它們進行分類?前一個問題較為清楚,后一個問題讓學生如何去回答。還有就是針對如朱自清的《春》、魯迅的《雪》等優(yōu)美的散文,很多教師總愛設計: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來品一品。既沒有任何的標準限制,又不教給學生品析的技巧、方法、角度等,課堂怎能不亂,教學目標豈能達成?第二,隨意的問題設計導致教學深度膚淺
3、?,F(xiàn)在有些課堂特別是公開課,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熱鬧,在教學形式上絞盡腦汁,借助多媒體播放影視,投影畫面,但在文本的研讀上不夠深入,以至于問題的設計沒有深度,沒有針對性,撕掉表面繁榮這層面紗,一節(jié)課的價值所剩無幾,真可謂是舍本逐末。如一位教師講授《夏感》,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里的夏天是怎樣的?一節(jié)課下來,表面很熱鬧,但對“自然之夏和生命之夏”沒有解讀,整堂課就在這隨意的、膚淺的問題設計上迷失了方向。第三,生硬的問題設計導致課堂氣氛的沉悶。我們反對那些形式主義、表面繁榮的課堂,并不是說不要課堂氣氛的活躍,現(xiàn)在
4、的初中生因為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課堂上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課堂氣氛較為沉悶,更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如一位教師講授《貓》時,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貓的來歷、色彩、特點等的語句,然后一只一只進行品析,學生毫無興趣,如果設計成表格,小組之間競賽完成,課堂氣氛會活躍很多,效果會更好。因此,要想真正實現(xiàn)“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必須深入到文本中去,充分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在問題的設計上狠下功夫,精心設計。筆者就淺談些自己的幾點看法:首先教師必須將課文研讀透徹。現(xiàn)在有些教師備課找了不少資料,將教參熟記于心,可是學生的興趣卻不高,效果也不好,關
5、鍵在于教師完全依賴于教參對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喪失了自己的認識和感悟,成了一個“二道販子”。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必須將教材研讀透徹。將教材研讀透徹,既是指教師深研細磨,精讀細讀,把課文讀懂讀透,讀出自己對課文的獨特感受,更是指教師不被教參左右,不被別人的見解束縛,對作品實現(xiàn)個性化的閱讀,形成自己的閱讀通道和悟覺。比如教學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于文章的主題,過去偏向于“批判脫離兒童實際的封建教育”;而現(xiàn)在的教參更傾向于“表現(xiàn)兒童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教師如果拋開教參,仔細品讀,
6、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種結論在文中都有具體的表現(xiàn),教學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去理解這些內容,而不是隨著教參的變化,自己也成了一條“變色龍”。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教學智慧。教學智慧是瞬間知道該怎么做,一種與他人相處的臨場機智和才藝。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缺乏教學機智,無論他怎樣研究教育理論都不可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爆F(xiàn)在的教學改革呼喚教學專家的出現(xiàn),專家和普通教師的區(qū)別就是專家擁有教學智慧,能夠發(fā)現(xiàn)獨特的東西,能夠根據(jù)課文的特點精心設計問題,問得準、問得深、問得巧。一、從文章的標題入手對于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從課文的“文眼”入手。什么是
7、文眼?晚清著名文論家劉熙載有言:“余謂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體之眼,有數(shù)句之眼,前前后后無不待眼光照應,若舍章法而專求字句,縱爭奇競巧,豈能開合變化,一動萬隨耶?”標題通常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靈魂的再現(xiàn),一篇文章的標題往往體現(xiàn)了獨具匠心的構思。如教學《偉大的悲劇》,針對文章較長、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的特點,從題目入手設計問題:悲劇在文中具體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又說這場悲劇是偉大的呢?問題簡潔而又清晰,通過完成這兩個問題學生可以輕松而又深刻地感受到斯科特五人此次行動的悲壯,精神的高尚。二、從文中的關鍵語句入手一篇文章通常有一
8、些關鍵的語句,這些語句或者是在內容上點明了文章的主旨,或者是在結構上總領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全文等。圍繞這些關鍵的語句去設計問題,對于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文本,訓練思維能力,掌握讀書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教學《孔乙己》時,根據(jù)課文末尾“大約孔乙己的確是死了”設計問題:大約和的確是一對反義詞,作為文學家的魯迅為什么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