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

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

ID:24548222

大?。?3.50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8-11-14

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_第1頁
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_第2頁
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_第3頁
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_第4頁
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_第5頁
資源描述:

《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對于傳統(tǒng)“化”之觀念的哲學意蘊導(dǎo)讀:內(nèi)容提要文章從多個角度指明“化”之觀念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過化與道、化與易、化與神、化與教四對范疇的剖析,指出“化”的獨到內(nèi)涵;區(qū)分出“作為過程的化”、“作為結(jié)果的化”以及“作為方式策略的化”;重點強調(diào)“人作為化之存在”以及“人性可化”的理解方式;指明“化”之觀念所具有的中國哲學作用。  關(guān)鍵詞化觀念人之化哲學意蘊探究  〔〕A〔〕0447-662X(2012)01-0026-07    “化”之觀念歷來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重要組成,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先

2、秦時期的“大化”思想,傳統(tǒng)社會的“教化”理念與“教化”實踐,都是“化”之觀念的重要表征。五代時道教的譚峭更是有《化書》一部,論述道化、術(shù)化、德化、仁化、食化、儉化等修道方式。在漢語中有教化、德化、點化、感化、開化、文化、個體化、社會化、現(xiàn)代化、潛移默化、窮神知化、與時俱化、出神入化等一系列重要的含“化”的詞匯。更重要的是,“中國人言教,每曰教化。言治,每曰治化。言天地,則曰造化?!保ㄥX穆:《晚學盲言》(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526頁。)“化”的觀念不僅涵攝了造化、教化的理解,更是中國“文化”一詞的重要構(gòu)成。在中國,無論是儒

3、家、道家還是佛家,都重視“化”的觀念與“化”的實踐,王者教化與師者教化更是貫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始終。在今天,“化”的觀念遺存于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之中,以語詞的形式存續(xù)綿延。以往中國哲學關(guān)于“化”的研究多側(cè)重在“大化”及“教化”思想方面,缺少對于“化”之觀念本身的系統(tǒng)探究,本文是此種系統(tǒng)探究的一次初步嘗試。  一、中國文化中的“化”之觀念微闡  “化”的觀念在中國文化中涵攝范圍廣大,既涉及大化、造化的理解,又在深層關(guān)聯(lián)著文化、教化的內(nèi)涵,同時更有儒釋道三家關(guān)于“化”之觀念的豐富說明。  1.“化”與大化、造化  中國傳統(tǒng)的“化”之理解是與

4、大化、造化的觀念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國古代講求“大化”,《荀子•天論》中有“四時代御,陰陽大化”,中國民眾則常言“造化”。《素問•五常政大論》更是指出:“化不可代,時不可違?!痹诠湃丝磥恚盎笔且环N不可避開的客觀勢態(tài)之流行,一切事物都在“化”中變衍生息,萬物生息不已,就是中國古人所理解的“化”。此種“化”,是大化的流行,大化含攝萬化,總括萬物之化。天地萬物的生息遷轉(zhuǎn)流變,則是中國人所理解的造化,造化不息,流易不止,人與萬物皆在造化之流中。  2.“化”與文化、教化  “化”作為文化、教化的理解,占據(jù)著中國文化大傳統(tǒng)

5、的主流。中國現(xiàn)代流行的“文化”一詞,乃是近人翻譯西方“culture”的對照詞。將“culture”翻譯為“文化”的思想依據(jù),則是中國古語“人文化成”。《易傳•賁卦•彖傳》中曰:“觀乎人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是中國人文化成思想的源頭,而人文化成則是中國人的文化觀。(錢穆:《晚學盲言》(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0頁。)人文化成的文化觀的實質(zhì)就是以“文”化人的過程?!盎痹谥袊幕械闹匾赃€表現(xiàn)在教化之中,孟子曰:“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荀子》則講“化性起偽”,都強調(diào)“化”作為

6、教化的作用。王者教化與儒者教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王者教化側(cè)重于治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蓖跽咧卫砉茌犞?,稱為“化內(nèi)”之地,教化所不及,則為“化外”之境。儒者教化,注重導(dǎo)引、提升,推動人之,把人從混沌蒙昧之中提升出來;強調(diào)化民成俗,注重德化、感化、化導(dǎo),注重教化的方式策略以及教化效果的達成。  3.儒道釋三家的“化”之觀念  儒道釋三家都重視“化”的觀念,其中儒家和佛家更注重“化”人的實踐,道家則更注重“化”的自然運演。  儒家“化”的觀念,以教化為主,但也偶爾論及自然作用上的“化”。儒家重視對人的教

7、化與感化,意在化導(dǎo)人性、化民成俗,以成就人性之善。孔子的《論語》一書雖然未曾言及“化”字,但在《易傳》之中則強調(diào)“德博而化”(《乾卦•文言傳》),指出“孚乃化邦也”(《中孚卦•彖傳》)。孟子謂:“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孟子•萬章上》)。荀子則曰:“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保ā盾髯?#8226;不茍篇》)“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荀子•王制篇》),認為一般民眾不需刑罰就能教化;《荀子•正論篇》中更是講道:“堯、舜,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南面而聽天下,生民

8、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睆娬{(diào)圣人教化的非凡作用。儒家對于自然作用上的“化”之論述,在《易傳》、《中庸》和《荀子》之中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兑讉鳌分兄v:“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yù)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