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嘗試教學》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嘗試教學為何嘗試教學提了這么多年仍不見起效呢?關鍵就在于觀念沒有轉變過來,先教后學的不能轉變?yōu)橄葘W后教,教師說了,我都不教了還做老師干什么?還要老師干什么?其實不然,在小學低年級,小孩子剛上一財會論文,..為何嘗試教學提了這么多年仍不見起效呢?關鍵就在于觀念沒有轉變過來,先教后學的不能轉變?yōu)橄葘W后教,教師說了,我都不教了還做老師干什么?還要老師干什么?其實不然,在小學低年級,小孩子剛上一年級還是要先教后學的,進入二年級起可以逐步地進行嘗試教學,那就是先學后教,到了中高年級后可以大膽地進行嘗試教學了。一、嘗試教學的理論主要就是:先學后教、先練
2、后講先學后教、先練后講,即可概括為“先學”,而“先學”就是“先讓學生試一試”,這是嘗試教學理論的基本精神,是這一教學方法的靈魂。其實質是:讓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成功。具體說來,其教學過程應該是:有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自學課本和互相討論,依靠自己的努力,通過嘗試練習去初步解決問題,然后教師根據學生嘗試練習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從而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嘗試活動取得成功。二、嘗試教學法取得成功的條件是1.舊知識的基礎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頭腦里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結構,已經形成相對
3、完善的認知結構,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數(shù)學實踐經驗,這些都給學生能夠進行嘗試提供了知識、能力和經驗等方面的基礎。2.準備題的引導作用:準備題是舊知識,而嘗試題是新知識,但由準備題向嘗試題的過渡,發(fā)揮準備題的牽引作用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在心理學上,就是發(fā)揮知識的遷移作用。3.課本例題的示范作用:例題為學生提供一個模仿的對象,學生可以通過類比推理去解決嘗試題。三、嘗試教學法具體操作有七個步驟1.準備練習,這是學生嘗試活動的準備階段。對解決嘗試問題所需的基礎知識先進行準備練習,然后采用“以舊引新”的辦法,從準備題過渡到嘗試題,發(fā)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為學生解決嘗試
4、題鋪路架橋。2.出示嘗試題,這是提出問題,也就為學生嘗試活動提出任務,讓學生進入問題的情境之中。嘗試題出示后,必須激發(fā)學生嘗試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老師還沒有教,誰會做這道題目?”“看誰能動腦筋,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先讓學生思考一番,同桌的學生可以互相議論一下,如何解決嘗試問題。3.自學課本,這是為學生嘗試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提供信息。出示嘗試題后,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同時產生解決問題的愿望。這時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就成為學生切身的需要?!斑@道題你們還不會做吧,請翻開課本看看例題是怎樣做的,再想想這道題應該怎樣做?!弊詫W課本前,教師有時可提一些思考問題作指導。自學課本中
5、,學生遇到困難可提問,同桌學生也可互相商量。通過自學課本大部分學生對解答嘗試題有了辦法,都躍躍欲試,時機已經成熟就轉入下一步。4.嘗試練習,這是學生嘗試活動的主體。嘗試練習根據學科特點有多種形式。教師要巡視,以便及時掌握學生嘗試練習的反饋信息,找準學生困難在哪里,這就為后面教師講解提供信息,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學生嘗試中遇到困難,可以繼續(xù)閱讀課本,同桌學生之間也可互相幫助。嘗試練習結束后,轉入下一步。5.學生討論。嘗試練習中會出現(xiàn)不同答案,學生會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學生討論。誰做對了,誰做錯了,不同看法也可以爭論。其實,在對嘗試題評議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在嘗試講道理
6、了。學生互相討論后,學生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嘗試的結果是否正確,這時聽教師講解已成為他們的迫切要求。教師講解火候已到,就轉入下一步。6.教師講解,這是確保學生系統(tǒng)掌握知識。有些學生會做嘗試題,可能是按照例題依樣畫葫蘆,并沒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學生嘗試練習以后,教師還要進行講解。這里的教師講解同過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從頭講起。因為現(xiàn)在學生的起點不同,他們已經通過自學課本,并親自做了嘗試題,對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師只要針對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教材關鍵的地方重點進行講解。教師要講在點子上,講在學生還模糊的地方。講解時要注意運用直觀教學手段或電化教學手段
7、。7.第二次嘗試練習,這是給學生“再射一箭”的機會。在第一次嘗試練習中,有的學生可能會做錯,有的學生雖然做對了但沒有弄懂道理。經過學生討論和教師講解后,得到了反饋矯正,其中大部分人會有所領悟。為了再試探一下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以及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再提高一步,應該進行第二次嘗試練習,再一次進行信息反饋。這一步對中差生特別有利。第二次嘗試題不能同第一次相似,否則就失去了意義。它一般同例題稍有變化或采用題組形式。第二次嘗試練習后,教師可進行補充講解。以上七步是一個有機整體,反映了學生完整的嘗試過程,也是一個有序可控的教學系統(tǒng)。這七步中,中間的五步是主體,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