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析從音樂到禮樂-中國早期藝術(shù)倫理思想探析——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淺析從音樂到禮樂:中國早期藝術(shù)倫理思想探析——以論文關(guān)鍵詞:音樂 禮樂 情感 心性 風俗政治 欲望論文摘要:音樂發(fā)之于人之情感,又引導情感。情感凝聚為穩(wěn)定的感情、道德、理想,或為欲望。音樂并非只表達一時沖動情感,更多時是由心性或欲望而發(fā),同時反作用于心性。低俗音樂起負面作用,善樂和純美音樂對道德和心靈有益。風俗政治釀成曲風,樂曲加固或轉(zhuǎn)移風俗,影響政治。故從音樂到禮樂的轉(zhuǎn)變有進步性與必要性。音樂有兩種評價標準:一謂藝術(shù)標準;二謂價值標準。中國音樂,經(jīng)歷了從只注重形式美的“音樂”到重視內(nèi)在“仁”的“禮樂”的轉(zhuǎn)變?!凹词故嵌Y的觀念
2、正式形成(原書為‘形式’)以后,通過西周文獻乃至追述西周情形的資料來看,禮在人生教育中所占的分量,絕對不能與樂所占的分量相比擬。……春秋時代,在人文素養(yǎng)上,禮取代了樂的傳統(tǒng)地位,不是沒有道理的”。本文試探析從“音樂”到“禮樂”轉(zhuǎn)變的內(nèi)在邏輯與客觀要求。一、音樂與情感音樂被創(chuàng)造,是為了表達某種情感?!胺惨糁穑扇诵纳?。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旎,謂之樂”。此處“心”是“情”之意?!奥暋敝敢磺新曇簦耙簟敝浮耙魳贰?,“樂”則指包涵了善之意味的音樂。“凡音
3、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若以此標準,本文前言當改為從“音”到“樂”的轉(zhuǎn)變。但《樂記》也沒有嚴格遵循此一標準,如他處又有“淫樂”、“和樂”的區(qū)分。故不從之。《樂記》隨之展開具體解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憔以殺……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動。音樂不同色澤表達了人不同情感。音樂發(fā)于人的情感,歷來無人反對。??底鳌堵暉o哀樂論》,主張聲音本無哀樂,反對音樂對情感有反作用,但并未反對音樂發(fā)
4、于情感。如“夫內(nèi)有悲痛之心,則激切哀言。言比成詩,聲比成音。雜而詠之,聚而聽之”。如此,則“情”與“樂”體用分明矣。然音樂并非消極的受動者,其反作用亦巨?!稑酚洝吩?“樂至則無怨。白居易的《琵琶行》亦是對此之形象說明,琵琶女先彈奏琵琶,后訴說遭遇,并非“哀心有主”。儒家主“中和”,喜怒哀樂之發(fā)要“中節(jié)”。因此制定禮樂以節(jié)制情感,“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于中而發(fā)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悲歡過度、因人之悲而樂均不應當。故人須“節(jié)哀順變”、“哀矜勿喜”。若逢悲事歡喜,遇喜事哭喪,不發(fā)自然之情,呈怪態(tài)
5、,則不能“行同倫”。少數(shù)人率其特殊性情而為,素隱行怪,無可非議,所謂“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但若群起效仿,則放誕之風生矣。故孔子言“吾弗為之矣。子曰:“關(guān)雌,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八情》戶]此語肯定了“樂”應中和。阮籍與孔子遙契:“樂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氣不人,天地交泰,遠物來集,故謂之樂也?!崩Щ诖朔N對音樂的功能定義,他批評了“以悲為樂”的樂風:“今則流涕感動,噓烯傷氣,寒暑不適,庶物不遂,雖出絲竹,宜為之哀,奈何倪仰嘆息,以此為樂乎!音樂的目的是使人身心和暢,恬適平靜,而不是使人悲泣也。依此,禮樂對
6、調(diào)節(jié)情感有其貢獻。前提是須承認音樂本身有“哀樂”,可對情感施加作用。秸康反對此種說法。聲音既無哀樂,音樂更無哀樂矣。如此則“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不能成立?!堵暉o哀樂論》云:“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于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濁亂,其體自若,而不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牟宗三先生曰:“此首標客觀主義。牟先生沒有明說,吾代為一解。客觀,一種是聲無哀樂的客觀(“哀樂”隨個人感受轉(zhuǎn)移),一種是聲有哀樂的客觀(不隨個人感受轉(zhuǎn)移)?;祱猿值目陀^是前者,聲音雖發(fā)自于哀樂,一旦發(fā)于外,則有其自體。以是否具有情感為標準,他人可說是主
7、觀主義者。若以是否隨人的情感轉(zhuǎn)變?yōu)闃藴剩瑒t可說秸康是主觀主義者。其實稽康認為聲音本無哀樂,主詞不存在,又怎會隨人的情感變化?他是以聲音哀樂之變化不定,哀人聽之為哀樂,樂人聽之為樂樂,而明其本無哀樂。二者一為根本義,一為論證時的方便說法。若以為稽康認為“音樂是客觀的,不隨人情感轉(zhuǎn)移”,則概念模糊,似是而非?;道^云:“今用均同之情,而發(fā)萬殊之聲,斯非音樂之無常哉?”這里是說共同感情可發(fā)萬殊之聲。若說稽康此處只看到了“聲”的變化萬端,而沒有意識到其同是“歌”或同是“哭”的一致性,以“應將局部色澤相對性與整體色澤絕對性辯證統(tǒng)一起來”
8、這類浮辭去批駁他,誤也。他前一句說到歌哭,不是認識不到歌哭的一致性,而是認為本不一致。其意為有的人哀傷卻歌,有的人快樂卻哭。前句為“夫殊方異俗,歌哭不同;使錯而用之,或聞哭而歡,或聽歌而感。然而哀樂之情均也”。他的邏輯是:若人歡樂,聽到哭聲,仍然歡樂;若人哀傷,聽到歌聲,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