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國文學理論的世紀轉(zhuǎn)折與建構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中國文學理論的世紀轉(zhuǎn)折與建構論文.freels)在《鏡與燈》(TheMirrorandTheLamp)中所提出的藝術四要素,對中國文學理論加以梳理排列,總結出六種理論,即“形而上的理論”、“決定的理論”、“表現(xiàn)的理論”、“技巧的理論”、“審美的理論”、“實用的理論”。這樣的理論梳理,的確前無古人,“可以說在架構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劉若愚的這部論著,幾乎成了中國文學理論研究的典范之作,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但平心而論,由于“以西釋中”,完全以西方理論話語來切割中國文論,不可避免地會曲解中國文論,
2、甚至弄得面目全非,失去了中國文論應有的特質(zhì)。劉若愚的《中國文學理論》,由于運用艾布拉姆斯之文論話語,將中國文論加以切割,牽強之處似乎無法避免。全書為遷就架構而尋找證據(jù)的味道非常濃,甚至有一些論證不準確。例如,書中說《文心雕龍》沒有“決定的理論”,而事實上,《文心雕龍·時序篇》講的就是“文變?nèi)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就是劉若愚所謂的“決定的理論”,奇怪的是為什么劉若愚說《文心雕龍》“沒有決定的理論”。或許,劉若愚這種以西方文論話語來切割中國文學理論的“以西釋中”,有著其先天不足,注定了這種研究方式
3、所必然帶來的缺憾。這種嚴重的缺憾,實際上普遍存在于20世紀中國文論研究的方方面面。20世紀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基本上走的就是“以西釋中”之路。從“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建立,到大量中國文學批評史著作的撰寫;從中國文論有無“體系”之爭,到“風骨”、“文氣”、“意境”之論戰(zhàn),無一不體現(xiàn)了強烈的“以西釋中”的特點與缺憾。中國文學批評史的學科創(chuàng)立者之一羅根澤先生在其《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指出,“文學批評”一語,是襲用西方的Criticism一語,中國文學批評史,正是對西方文學批評史(TheHistoryo
4、fCriticism)的學習與摹仿,批評史著作的產(chǎn)生,標志著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建立。從此,對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便踏上了大規(guī)模的“以西釋中”的歷程。大量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著作,基本上是運用西方的“科學”的理論,來重新剖析“不科學的”,或者說“模糊的”、“含混的”中國古代文論;用“系統(tǒng)的”、“有體系”的西方文論,來闡釋“沒有體系的”、“不系統(tǒng)的”中國古代文論。臺灣學者的“闡發(fā)法“就是這種“以西釋中”潮流的典型體現(xiàn),該論指出:“我國文學,豐富含蓄;但對于研究文學的方法,卻缺乏系統(tǒng)性,缺乏既能深探本源
5、又能平實可辨的理論;故晚近受西方文學訓練的學者,回頭研究中國古典或近代文學時,即援用西方的理論與方法,以開發(fā)中國文學的寶藏?!雹噙@種“闡發(fā)法”是在否定中國古代文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即先否定掉中國文論話語,認為中國文論“缺乏系統(tǒng)性,缺乏既能深探本源又平實可辨的理論”,既然中國文論不行了,那理所當然地要用西方文論來取代中國傳統(tǒng)文論,“故晚近受西方文學訓練的學者即援用西方的理論與方法,以開發(fā)中國文學的寶藏”。這種“以西代中”,即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論,而代之以西方文論話語系統(tǒng)的做法,幾乎是“以西釋中”的必然
6、歷程。這種“以西代中”,其實是主動放棄自己的理論話語,自我放棄民族文論話語權,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導致中國文論的“失語”。中國現(xiàn)當代的文學理論,正是這種“以西代中”的產(chǎn)物。20世紀近百年的文學理論研究,除了《人間詞話》、《談藝錄》、《管錐編》等少數(shù)“以中融西”的論著,以及古代文論的??闭砣绶段臑懴壬摹段男牡颀堊ⅰ?、楊師明照先生的《文心雕龍校注拾遺》等以外,絕大多數(shù)文學理論著作都走上了“以西釋中”、“以西套中”乃至“以西代中”之路。20世紀中國出了多少部文學概論性的著作,我們幾乎快數(shù)不過來了,但
7、這些文學概論著作有著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西代中”,也可以說基本上就是從西方搬過來的,從血統(tǒng)上就是地道的西方文論話語。這種西式文論話語,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熟悉西式話語的學生與學者,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再寫出如《人間詞話》、《管錐編》那樣“以中融西”的杰出論著來了。這樣一來,我們就幾乎只能跟在西方后面摹仿,只能操著西方文論話語蹣跚而行。這嚴重影響了中國文學理論的原創(chuàng)性,使得我國當代文學理論在世界文壇毫無地位可言。這種狀況已引起了我國文論界的高度警覺與深刻反思。三在新世紀之交,
8、中國文學理論在深刻反省上一個世紀的文學理論研究的狀況之后,提出了不少觀點和看法。這些觀點,與上一個世紀之交的轉(zhuǎn)折不同之處在于深刻反省中國文學理論的現(xiàn)狀,呼喚中國原創(chuàng)性的文學理論。1991年,毛時安在反省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理論時指出,當代文論的狀況是“別人有的我們都開始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沒有”⑨。錢中文先生與童慶炳先生是中國新時期文學理論的領軍人物,近年來他們一直在倡導中國傳統(tǒng)文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工作。錢中文先生的《文學原理———發(fā)展論》一改過去“以西代中”的模式,努力用中國文論話語彌補當前文學概論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