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ID:27189382

大?。?1.00 KB

頁數(shù):16頁

時間:2018-12-01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_第1頁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_第2頁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_第3頁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_第4頁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_第5頁
資源描述: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陳瑞華:法律人的思維方式(轉帖自江蘇省檢察教育培訓網(wǎng))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應游偉教授的熱情相邀來到華東政法學院進行交流。剛才參觀了校園,感覺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校園,在國內應該是第一流的。校園里有水,有樹,有草,同學們能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學習,應該說有了一個非常好的氛圍。今天晚上我想給大家講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為什么選擇這樣一個話題呢?我們在研究法律、學習法律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很多困惑的現(xiàn)象。我們舉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的學習法律和研究法律的人之間,有一套慣用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對一些剛剛上大學學習法律的同學

2、來說,在高中階段接觸的都是一些基礎的各方面的知識。我在北大法學院給同學們講課的時候,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對有些知識、概念,接受起來并不是特別困難;但是,你讓同學們回答一下:“你這個學期學了刑法,學了訴訟法,甚至學了證據(jù)法,學了民商法,究竟你的觀念發(fā)生了哪些改變?”尤其是當涉及到一些具體案例的時候,他就會往往變得很不確定。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大家在學民法總則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叫宣告死亡。我記得當年我讀大學的時候,這個制度一開始我接受不了。人死和生,這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死了就是死了,活著就是活著。你在大學

3、里學了宣告死亡制度,回去給自己的家人講講,他們一般也接受不了。那為什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宣告死亡制度呢?這是典型的法律人的思維方式。比如說有個人在外地打工,五年不回來。根據(jù)我們《民法通則》規(guī)定,四年不回來就可以宣告死亡了。經(jīng)過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法院也經(jīng)過調查和審查,最后發(fā)現(xiàn)確實是失蹤了,杳無音信——既沒有消息,也沒有任何的信件,這種情況下他的家人向法院申請了宣告死亡。法院經(jīng)過調查后確認,確實是失蹤了四年以上,就宣告了死亡。對宣告死亡我們要問一個問題:究竟是真死了還是假死了?如果按照一種法律人以外的人的思維方式—

4、—不管他是學什么的,哪怕他也是大學畢業(yè)的——他可能會說:“一個人死亡,無非是兩種,確實死亡和確實沒有死亡?!钡诜缮线@種情況就屬于典型的生死不明。既然生死不明,國家為什么要建立這樣一種宣告死亡的制度呢?這就不是用“一種生理現(xiàn)象”、或者從生理學、生物學等一些別的角度能夠解釋得了的。原來我們學民法總則的時候,老師會給大家講,宣告死亡,目的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利益。法律制度的存在有兩個最基本的兩個功能,一個是保護特定的利益,一個就是調整社會生活中的法律關系。你出去打工,四年,你即使遇到困難,你也有機會出個聲啊,有這

5、么多的便利條件——寫封信、打個電話、或者用手機發(fā)個短信——但是你偏偏沒有。根據(jù)經(jīng)驗表明,這種情況,可能死了,也可能活著。但是,你的利害關系人不能因為你的這種“生死不明”,而長時間地讓自己的民事法律關系處于被動的和受影響的狀態(tài),你的親屬還要繼續(xù)進行他的民事活動。所以通過宣告死亡——盡管他不是在正常情況下死亡——但可以帶來一個后果,就是他的配偶或者子女就可以處分他的財產(chǎn),他們的婚姻關系也就發(fā)生了變化。當然有的同學在學到這里的時候會產(chǎn)生一個問題:“如果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回來了怎么辦呢?”回來了,再向法院申請撤消宣告死

6、亡。那是不是撤消了宣告死亡以后,一切民事法律關系都要恢復到原來呢?不一定。比如說一個成年的男子,他失蹤四年,最后被宣告死亡。宣告死亡一年以后,他的妻子再婚了,他的孩子也跟著自己的母親開始了新的生活,他的全部財產(chǎn)都被家人處分掉了。他回來以后他的整個的婚姻關系就不一定能恢復了,這個時候就得取決于有關當事人的意志和選擇。但如果按照非法律人的思維方式:“回來了,一切要恢復原狀。”我們說那是不一定的,但是有些財產(chǎn)可以恢復原狀,你跟你的子女的法律關系可以恢復原狀。這么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什么問題呢?在我們學習法律的過程中,

7、不管是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憲法,里面都有一套法律人的思維方式,這套思維方式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它是一個國家在建構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的過程中,經(jīng)過多年的積淀,慢慢養(yǎng)成的一種法律文化的有益組成部分。一個國家的法律文化由多種要素組成,我認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思維方式。我再舉個例子。在北京,曾經(jīng)報導過一個案子,有一位老人,他的兒子在外地當兵,他和他的兒媳婦、孫子、孫女一起生活,但是他一直認為他的兒媳婦對他有虐待行為。于是他就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控告他的兒媳婦對他實施了虐待行為。但是當他說到每一件事情的時

8、候,人們發(fā)現(xiàn),不是虐待,兒媳婦是為了他的安全限制了他的自由(因為他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記性也不好)。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幕,這一幕就對學習法律的人提出一個挑戰(zhàn)——這個老先生說了一句話:“怎么我有理也打不贏官司?”法院的邏輯是:“你有理,但是你沒有辦法證明。你得拿證據(jù)來證明你的訴訟請求?!蔽覀冊诿袷略V訟法上稱之為“舉證不能”。中央電視臺曾經(jīng)報道過這個案子,報道完了以后這個老先生就一瘸一拐地回家了,邊走邊說一句話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