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外國文學欣賞 狄更斯》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一節(jié)狄更斯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xiàn)實主義的杰代表。在英國古典作家中,地位僅僅次于莎士比亞。生平簡介1.幼時貧困屈辱負債人監(jiān)獄做童工被觀看狄更斯14歲2.倫敦生活的經(jīng)歷律師事務所的小職員法院速記員報社新聞記者《博茲特寫集》:當新聞記者期間寫的關于倫敦社會生活的速寫。3.基本履歷1836年結婚,婚姻生活不是很和諧。1837年出版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一舉成名,成為英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時年25歲。1842年首次訪美。1858年,與妻子徹底分居,并為了維持家庭的開支開始了長達10年的公開朗誦。1870年7月9日因腦溢血去世,終年58歲。遺囑:喪事要辦
2、的樸素簡單,墓碑上只刻上名字,不要加甚么“先生”“閣下”之類,也不要為我建造紀念碑寫悼念文章,我的書會讓人記得我的?!獙ξ襾碚f,這就足夠了。創(chuàng)作分期介紹1.早期創(chuàng)作:指1841年之前。思想上:認識比較簡單膚淺作品基調(diào):樂觀向上藝術上:流浪漢小說結構情節(jié)巧合英國式幽默代表作:《匹克威克外傳》的發(fā)表,標志著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開端。《奧列佛·退斯特》《老古玩店》狄更斯,24歲2.中期創(chuàng)作:1842-1858年思想上:認識比早期深刻作品基調(diào):樂觀有悲涼之音藝術上:結構完整人物刻畫成功幽默夸張諷刺代表作:《大衛(wèi)·科波菲爾》《艱難時世》中篇小說集《圣誕故事
3、集》狄更斯,36歲《艱難時世》西絲斯梯芬龐德貝葛擂硬《圣誕歡歌》與社會理想狄更斯的社會理想較多體現(xiàn)在這部小說故事集中。他主張窮人與富人相互體諒,相互幫助,以此改善貧富差異,實現(xiàn)社會平等。這部小說體現(xiàn)了狄更斯溫和的人道主義主張。3.后期創(chuàng)作:1858年—逝世狄更斯,46歲思想上:認識進一步加深,作品基調(diào):深沉嚴峻藝術上:結構異常嚴謹懸念和象征幽默削弱代表作:《雙城記》《遠大前程》《雙城記》:反映法國大革命的小說基本情節(jié)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為霸占一農(nóng)婦幾乎虐殺農(nóng)婦全家→醫(yī)生梅尼特告發(fā)卻反被侯爵投入巴士底監(jiān)獄達18年之久→獲釋后被女兒露茜接回倫敦居住→露茜有
4、兩個追求者代爾那和卡爾登,她嫁給了代爾那→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為挽救無辜管家蓋白勒,代爾那前往巴黎營救,反被逮捕→梅尼特過去的仆人得伐石夫婦控告代爾那,代爾那被判死刑→卡爾登冒名頂替救出代爾那,自己上了斷頭臺。人物形象之一:梅尼特醫(yī)生梅尼特醫(yī)生是一個學識淵博、醫(yī)術高明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形象,作家人道主義思想的體現(xiàn)者,是理想的正面人物形象。他的一生及其思想性格經(jīng)歷了入獄前、在獄中和出獄后三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入獄前,醫(yī)生是個典型的人道主義者。在獄中,他從一個人道主義者走上了反抗道路。出獄后,梅尼特醫(yī)生的思想性格發(fā)生了巨變,進入“復活”階段。“復活”后的醫(yī)生
5、有了新的信仰,要為愛、為別人而活著,要用“愛”來消滅痛苦,消除仇恨。至此,梅尼特醫(yī)生完全成了狄更斯仁愛與寬恕的人道主義的化身,超脫于仇恨與革命之上的“圣靈”。人物形象之二:代爾那代爾那是貴族的叛逆,是狄更斯理想的青年。他的進步性體現(xiàn)在對叔父的抗議上,但是過于抽象而缺乏具體有效的行動。據(jù)此而論,這一形象有一定的消極作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青年知識分子不斷從封建貴族營壘中分化出來的歷史趨勢。狄更斯把他美化成“善”的典型,目的是要宣揚人道主義博愛思想,所以當?shù)梅ナ驄D硬要根據(jù)醫(yī)生許多年前寫的血書來懲罰他的時候,作者便讓卡爾登代他受過。這種大難不死的結局表現(xiàn)
6、了狄更斯“善有善報”的思想。人物形象之三:露茜露茜是傷感的溫情主義“愛”的化身。她有美麗的外表、高尚的心靈,愛父親、愛丈夫、愛朋友、同情受苦受難的下層民眾。作者把她的“愛”比作一條“金線”,這條“金線”具有極大的魔力,創(chuàng)造了種種奇跡:它使父親的神智死而復活、身居異邦的代爾那獲得幸福、放蕩不羈的卡爾登舍身救人,還感化了粗獷不馴的普洛斯,同時又把有著世代冤仇的兩個家庭連在一起。小說通過這一形象表明:只有愛才能消除恨,達到社會各階級間的“和諧”,給人帶來安寧美滿的幸福生活。人物形象之四:得伐石太太革命群眾的代表。革命之前,她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革命爆發(fā)以后
7、,她是一個勇敢無畏的革命戰(zhàn)士。這是法國大革命中人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作者對她的描寫是不平衡的。在1792年之前,肯定其堅強的革命毅力和非凡的組織才能欣賞其智慧膽略和求實精神;由于作者不同意暴力革命,因此使用漫畫式手法把1792年后的她描繪成嗜血成性的女魔王,這就歪曲了作為革命代表的革命者形象。人物形象之五:卡爾登卡爾登是狄更斯式自我犧牲的怪誕英雄的形象??柕堑淖晕覡奚A示在英國卻實現(xiàn)在法國,這一結局確實責難了革命的人民和革命的政權。但他的死并不像作者所極力宣揚的那樣會永生不朽,因為他是英國社會的畸形兒,不是法國革命的犧牲品。作者把他樂于犧牲的結局放在
8、法國革命的背景上,其用意有兩個:一是責怨革命的人民和革命的政權濫殺無辜;二是用革命者的“殘殺”、“暴亂”,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