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

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

ID:31301920

大小:39.50 KB

頁數(shù):6頁

時間:2019-01-08

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_第1頁
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_第2頁
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_第3頁
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_第4頁
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_第5頁
資源描述:

《誠信缺失社會性原因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誠信缺失的社會性原因分析摘要:20世紀80年以來,尤其是近一時期,誠信缺失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從社會學的視角出發(fā),將失信視為社會問題,從社會文化、社會歷史、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的角度分析社會誠信問題的原因,提出:傳統(tǒng)文化的缺陷是社會誠信問題的社會文化原因,新中國成立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上的失誤是誠信問題加劇的歷史原因,加速的社會轉型和社會流動是社會誠信缺乏的社會結構性原因,經(jīng)濟轉軌期社會秩序的混亂、制度的漏洞和打擊不力是誠信環(huán)境惡化的社會制度性原因。關鍵詞:誠信,失信,社會問題,社會原因中國素來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誠實守信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建設再三強調的重要方

2、面。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個人、企業(yè)甚至政府失信造成的社會信任度下降問題凸現(xiàn),誠信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人們對于失信行為的譴責和憤慨,雖然表明我國從整體上仍然認可誠信的價值,但不可否認,失信行為已經(jīng)侵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有繼續(xù)蔓延加重的趨勢。一系列社會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社會信用狀況惡化,社會信任度在下降?!?990年英格萊哈特(RonaldInglehart)主持的‘世界價值研究計劃’將中國包括其中,在被調查的41個國家中,中國的社會信任度高達60%,僅次于瑞典、挪威、芬蘭,排列第四;1996年新一輪世界價值調查涵蓋47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又在其中,卻只有

3、50%的中國人認為大多數(shù)人值得信任;1998年,美國、香港、大陸三地學者在中國大陸四個城市(上海、天津、武漢、深圳)所作的調查顯示,平均只有30%的人認為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值得信任,其中深圳的社會信任度僅為16.8%。”注釋:王紹光、劉欣《信任的基礎:一種政治社會學的解釋》城市消費文化研討會論文(2000年5月耶魯大學)。目前,失信行為情況之嚴重、涉及領域之廣、失信人數(shù)之多,足以說明失信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會公害。從社會學觀點來說,這種超出個人的特殊生活環(huán)境,與人類社會生活、制度或歷史有關的、威脅社會多數(shù)成員價值觀、利益和生存條件的公共問題,是一種社會問題,它的根源在社會而非

4、個人參見童星:《世紀末的挑戰(zhàn):當代中國社會問題分析》,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22頁。。對于任何失信行為,失信者都難辭其咎,他們利欲熏心,不講道德,敗壞了社會誠信環(huán)境,對他人及社會造成極大危害,理應受到輿論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但是出現(xiàn)如此廣泛的社會失信行為,確實應該分析其社會原因。一、傳統(tǒng)文化的缺陷是造成誠信問題的社會文化原因。社會誠信成于內而形于外,個人內在的誠實、坦誠是其社會行為能夠信守承諾、遵守契約的心理基礎。一個人要做到誠信,個人的道德自律是第一重保障,這種道德約束的力量主要來自于內在的精神信仰(當然也來自對于違約責任的理性算計),它不是先天的

5、,而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由家庭、學校、同齡群體、工作和生活單位、大眾傳媒等社會組織通過教育,以及個人的社會生活實踐使其接受社會文化的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成長于一定社會環(huán)境的人,無不受當時當?shù)氐纳鐣幕挠绊?。在西方,宗教文化非常發(fā)達,人們的信仰往往是一種宗教教化,而我國占主導地位的是儒家文化,我國公民的道德約束力量也主要來自于儒家文化所形成的信仰。儒家信仰文化有其優(yōu)點,但儒家信仰文化也有其固有的弱點:第一,它缺乏有效的約束力。信仰對人的約束通過兩個“內心”來維持,一是“內心的崇敬”,二是“內心的畏懼”。儒家文化對于培育人們對于崇敬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引導人成為“真君子”

6、、“大丈夫”,這是很好的信仰導向。但是它缺乏使人內心畏懼的手段,因為儒家文化沒有“來世”觀念,所以“蓋棺定論”6,只要此生幸福,不必擔心“來世報應”,沒有徹底的“報應”觀念,使人對于“惡有惡報”有一種僥幸心理,降低了人們對于各種“惡”(包括失信)的畏懼感。第二,儒家的信仰缺乏有效的實踐途徑。信仰不是一種口頭說教,而是人們對于人生的根本態(tài)度,它在本質上是實踐性的,信仰各種宗教的教徒遵從的各式各樣的宗教儀式和宗教信條就是他們實踐自己宗教信仰的方式,儒家信仰缺乏明確的實踐方式,儒家曾提出了“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但對于普通人,目標很高,很難實現(xiàn)。例如

7、,“立德”意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格,名垂青史;“立功”是“治國,平天下”,而且是“仁濟天下”、不憑武力;“立言”是寫道德文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都不是一般百姓能夠做得到的。雖然儒家信仰缺乏明確的實踐途徑,但儒家信仰文化的宣傳卻又偏偏特別提倡實踐。在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看來,儒家文化也是一種宗教,但和西方很多宗教教派的預言方式不同,例如,西方的基督教的預言方式是一種“倫理型預言”,傳教的先知聲稱接受上帝的委托,要求人們把服從上帝及其意志當做一種倫理上的義務,這樣,傳教的先知并不是上帝自身,傳教士的“惡”并不是上帝自身的“惡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