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

ID:31685139

大小:54.74 KB

頁數:4頁

時間:2019-01-17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_第1頁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_第2頁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_第3頁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_第4頁
資源描述: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80例臨床治療研究摘要目的:探討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的臨床特點與治療效果。方法:收治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患者80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結果:兩組首先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然后對照組采用開髓引流術,治療組采用膿腫切開引流術。結果:經過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o結論: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起病急,多為牙源性,膿腫切開引流術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關鍵詞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臨床特征膿腫切開引流術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17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是一種進展

2、較快的面部常見疾病。若耽誤治療時機,易引起膿腫,經血管神經擴散作用,導致敗血癥等較嚴重并發(fā)癥,甚至造成死亡[門。臨床主要表現為局部紅腫、發(fā)熱、張口受限、吞咽疼痛等,全身可出現畏寒、發(fā)熱、頭痛等全身不適癥狀[2]o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患者50例,進行總結分析。資料與方法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齡40?86歲,平均70.45±3.45歲;于發(fā)病后5?15天入院,平均收治時間9.85±1.05天。病因以牙源性感染為主48例,其次有腺源性感染16例、損傷性感染10例、血

3、源性感染4例和醫(yī)源性感染2例。臨床表現為頜面部或頸部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吞咽困難、發(fā)熱等。合并高血壓病20例、慢性支氣管炎18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9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兩組一般人口學資料對比類似(P>0.05)o治療方法:兩組首先均給予足量抗生素靜滴,以青霉素、頭胞類為首選,同時給予全身支持療法。然后對照組采用開髓引流術,通過開髓、去髓術行減壓引流。治療組采用膿腫切開引流術,并采取沖洗換藥等常規(guī)處理;對于已切開引流且癥狀無明顯好轉的患者,采取增加引流或擴大切口等措施,保持通暢引流。療效判斷標準:①有效:治療后病變部位的紅、腫、

4、熱、痛完全消失;②無效:治療后病變部位的紅、腫、熱、痛無好轉[3]。同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的變化情況與并發(fā)癥情況。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17.0軟件,P0.05)o討論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是指頜骨周圍軟組織化膿性炎癥,多為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感染的性質可以是化膿性或腐敗壞死性;位置可以是表淺的或深在的,可局限于一個間隙內,也可經阻力較小的組織擴散至其他間隙,形成多間隙感染,因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4]。本組病例從發(fā)病初期的牙疼或牙齦腫脹發(fā)展為嚴重的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這與感染初期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及全身狀況差,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有關。有時如診斷不明確

5、,會影響治療效果,有這樣一些患者,他們頜面部皮膚有一痿口,在某些醫(yī)院作反復外敷等治療不見效。作X線檢查,可見到明顯的病灶牙,經處理病灶牙合痿口迅速愈合,所以在治療時分清病因很關鍵[5]。病頜下間隙形成膿腫時范圍較廣,膿腔較大,但若為淋巴結炎引起的蜂窩組織炎,膿腫可局限于一個或數個淋巴結內,則切開引流時必須分開形成膿腫的淋巴結包膜始能達到引起的目的。頜下間隙切開引流的切口部位、長度,應參照膿腫部位、皮膚變薄的區(qū)域決定[6]。一般在下頜骨體部下緣以下2cm做與下頜下緣平行之切口;切開皮膚、頸闊肌后,血管鉗鈍性分離進入膿腔。如系淋巴結內膿腫應分開淋巴結包膜,同時注意多

6、個淋巴結膿腫的可能,術中應仔細檢查,予以分別引流[7]。本文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O.05)o總之,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起病急,多為牙源性,膿腫切開引流術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參考文獻1陳仙芝,丁小勇?頜面部間隙感染275例臨床分析[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20(2):90.2陳旭兵?老年人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35例治療體會[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7,2(6):22-24.3吳國榮.88例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治療體會[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5(9):147.4孫衛(wèi)紅,王濤,戰(zhàn)金輝,等.老年人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3

7、00例臨床分析[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21(3):321.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