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李杜詩五首》教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李杜詩五首》教案教學目標:了解律詩的有關知識,品味杜甫詩歌風格特點,培養(yǎng)學生古詩鑒賞能力。重點難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課型:新授教學方法:朗讀、品讀、點撥、背誦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檢查學生對律詩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包括古詩的分類、律詩在格律(押韻、對仗、平仄等)方面的特點要求及其分類。二、補充律詩知識:律詩在內(nèi)容布局上都有起、承、轉(zhuǎn)、合四步,\'起\',實際上是緊承詩題,引出所敘、所描之事、物,以為后邊的抒情或議論作準備,是律詩的第一聯(lián),即首聯(lián);\'承\(zhòng)',是\'起\'的延續(xù),一般也是記敘或描寫,是律詩的第二聯(lián),即頷聯(lián);\'轉(zhuǎn)\'在律詩
2、中的表現(xiàn),有的未改變前兩聯(lián)記敘或描寫的筆法,但記敘與描寫的對象或視角也會轉(zhuǎn)移,有些律詩則干脆由記敘或描寫轉(zhuǎn)到議論或抒情上來了,也有的是把感情基調(diào)由悲變喜或由喜變悲,從內(nèi)容上與主題更為貼近。是律詩的第三聯(lián),即頸聯(lián);\'合\'則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突現(xiàn)中心的任務,所以,可以說,每首律詩必有一畫龍點睛之句,那就是最后一聯(lián)。由此看來,任何律詩都有一個從記敘、描寫到抒情、議論的必然過程,只是有時這種抒情和議論不太明顯,即使在尾聯(lián),也有將抒情、議論蘊含于記敘與描寫之中的,而前兩聯(lián)(或三聯(lián))的記敘與描寫中都必然蘊含著詩人的感情或某種觀點。詩的主題則不在別處,就在尾聯(lián)三、李白、杜甫律
3、詩的風格特點?:?總結:李白與杜甫一向被視為唐詩世界中兩座并峙的高峰,同時,他們也構成了唐詩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響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詩歌情調(diào),形成了豪放飄逸的風格?;杜甫則于亂世中傾注了更多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將自己的詩歌風格定義為“沉郁頓挫”?。?“沉郁頓挫”是杜甫自評和詩評家公認的風格?!俺劣簟笔侵钙湓娨跃毜淖志浔憩F(xiàn)廣闊的意境,進而反映深刻的社會現(xiàn)實和深沉蒼涼的感情;“頓挫”是指其詩語言、韻律曲折有力,平仄、疊詞等方法的獨特運用使其詩音節(jié)鏗鏘,憤激難抑?!俺劣纛D挫”風格的完美體現(xiàn)使他的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今天,我們從他成就最高的律詩入手體味一下他的
4、藝術風格。第一課時一、學習峨眉山月歌與春夜洛城聞笛(李白)檢查前兩首背誦,并鑒賞?(一)?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這首詩寫于李白出蜀遠游,向三峽進發(fā)的途中。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他懷著“遍謁諸侯,??h清一”的政治抱負和生活理想,揚帆東下,辭親遠游。詩人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這使躊躇滿志的詩人對曾經(jīng)生活過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思念不已。全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鑒賞這首詩,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5、???一是“思君不見”的“君”究竟指誰?有人認為是指蜀地的朋友,有人認為是指“峨眉山月”。其實李白常把明月作為理想的化身、自由的世界來描繪,除了《把酒問月》外,還有“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甚至還可以隨便寄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稱月為君,是符合李白的性格的,它是作為故鄉(xiāng)的象征而出現(xiàn)在詩中,當然其中也包含了故鄉(xiāng)的親人、朋友以及一草一木。?二是這首詩句句有地名,因此這些地名在詩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細心推究。“峨眉山”“平羌江”是具有詩情畫意的兩個地名,一是巍峨俊秀,一是碧綠可愛,再加上明月相映
6、,那樣的美景就自然可愛了,當然它還交待了詩人的游蹤。第三句連用兩個地名,點明了詩人出發(fā)地點和將要達到的目的地,語調(diào)顯得輕快而急促,表現(xiàn)了詩人爽朗奔放的性格。“下渝州”點明行舟將到的地點,也意味著船行很遠了,“思”的情緒也就產(chǎn)生了。五個地名,前兩個重在寫景,中間兩個偏重敘事紀行,最后一個則側(cè)重抒情。(二)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甭宄羌绰尻枺翘拼臇|都?!鞍碉w聲”寫出了笛音悠遠輕細,扣住了“夜”字,顯示出此時喧嘩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種喧囂至此已經(jīng)平靜下來了,正因夜靜,才聽到了暗中飄渺而來的笛
7、聲,因其飄渺,又不知發(fā)自何處,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無限的離愁別緒灑向城中,灑向夜空?!罢l”字是寫這笛聲出處不明,突出一個“聞”字。在這萬籟俱寂的春夜里,如絲的笛音散入春風,隨風飄進整個洛陽城里無數(shù)沒有睡著或者睡不著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經(jīng)意,待靜心一聽,原來吹奏的是凄清婉轉(zhuǎn)思鄉(xiāng)懷家的《折楊柳》。?????“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故園,即是故鄉(xiāng)。詩人為施展才華,追求理想,離家赴遠,聽到這懷鄉(xiāng)之曲,不免情懷波動,與吹笛人以及笛音產(chǎn)生共鳴。詩句妙在沒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懷波動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滿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