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杜氏病4例臨床研究和文獻復習》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杜氏病4例臨床研究和文獻復習摘要:目的探討杜氏病的發(fā)病情況、臨床表現特征、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及通過目前國內外對該病的文獻復習,加強對杜氏病的認識,做到及時診斷、正確治療。方法對2007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例杜氏病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及對于目前關于杜氏病的國內外文獻進行復習。結果3例患者均經內鏡下治療止血成功;1例內鏡治療后再出血,轉外科手術。杜氏病有病灶微小、出血前可無任何癥狀、間歇性大出血的特點,目前早期診斷、及時行內鏡下止血治療是杜氏病的診治關鍵,如內鏡止血失敗,應及時轉外科手術或血管栓塞治療。結論杜氏病是消
2、化道出血的不常見原因,但發(fā)病往往較急重,不能及時診治,病死率較高,該病的診斷主要依靠電子內鏡檢查,內鏡下止血治療是目前治療杜氏病的有效方法,應該加強對杜氏病的認識,以期早期診斷、及時有效治療,降低致死率。關鍵詞:杜氏??;上消化道大出血;內鏡下止血治療杜氏病是胃粘膜下恒徑動脈破裂出血的簡稱,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常見原因。目前病因尚未明確,比較一致接受的觀點是自發(fā)破裂理論,即異常粗大扭曲的粘膜下動脈通過粘膜缺損部位暴露于消化道管腔,當這樣的動脈發(fā)生自發(fā)性破裂時導致消化道大出血[1]。該病于1884年由Gallard首先提出,后由法國外科醫(yī)生GeorgesDie
3、ulafoy在1898年總結了該病的特征,隨后以其名字命名為Dieulafoy,sdisease]】]。該病在發(fā)生出血前可無任何臨床表現,起病急,出血量大,易反復,且來勢兇險,病死率很高。由于該病病灶微小,臨床上極易漏診,電子內鏡檢查是診斷和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4例,均為男性,年齡38?70歲,平均(52.5±15.9)歲。其中3例患者因突發(fā)大量嘔血首診入我院,1例于縣級醫(yī)院就診行胃鏡檢查發(fā)現胃內血跡,但未發(fā)現確切出血灶,但反復大量嘔血而轉來我院。4例患者均有貧血貌、乏力、大汗、血壓下降迅速、心率加快、尿少;查體上腹部無明顯
4、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活躍。驗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明顯低于正常值,而肝功能、感染性標志物及腹部彩超檢查均基本正常。1.2治療情況入院后予禁食,留置胃管,間斷性從管中抽出鮮紅色血及咖啡色胃液,考慮急性胃黏膜損害,經胃管注入去甲腎上腺素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同時給予靜脈質子泵抑制劑(PPI)及補液、輸血、抗休克、吸氧等治療,效果不佳,經行急診內鏡檢查,有3例患者內鏡下表現為粘膜局灶性缺損伴活動性滲血或噴射性出血,有1例可見黏膜淺表凹陷中間有血管走行,表面可見破裂血管殘端及血痂。3例位于胃賁門小彎側,1例位于胃底大彎側。4例患者均給予內鏡下金屬鈦夾鉗夾術止血;1
5、例因動脈行程較長,經上述治療出血短暫停止后又出現新的血管殘端再發(fā)出血而轉外科手術治療。2結果與分析2.13例患者經治療出血停止治愈出院,經0.5?3年隨訪并復查胃鏡,金屬鈦夾已脫落,1例病灶處形成潰瘍瘢痕表現,2例病灶基本消失,正常黏膜。另1例轉外科手術治療后出院,未再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2.2杜氏病發(fā)生急性出血前幾乎無明顯臨床表現,發(fā)病急,部位特殊,出血量大,易反復,且病變小,所以對于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應及時考慮到本病的可能,以減少漏診。本病內鏡下具有特征性表現,因此急診內鏡檢查不僅可以確診本病,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時進行內鏡下止血治療,從而達到暫時或
6、永久性的止血,若內鏡下止血治療失敗,可考慮盡早外科手術或血管栓塞治療。3討論目前,國內尚無關于杜氏病整體發(fā)病情況的明確的統(tǒng)計數據報道,國外文獻報道男:女=2:lo主要見于胃部,但可以發(fā)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包括食管遠端、十二指腸球部、空腸、回腸結腸、直腸[1],法國的MoszkowiozD等報道了1例膽囊杜氏病改變。由于篩選的標準不一致其發(fā)生率介于0.5%?14%,約占上消化道出血的6%,約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的1%?2%。目前杜氏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診斷需依靠經典的組織病理學特征,但是,由于近年來大多數病例都是通過非手術的方法治療的,所以,很難通過組織病
7、理來確診。目前,內鏡醫(yī)師還是需要完全依靠內鏡表現來確定診斷。內鏡診斷標準如下:①通過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