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釵黛合一”評議》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釵黛合一”評議辛欣內(nèi)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顧了俞平伯對釵、黛人物形象的理解,將俞平伯的釵黛觀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相結(jié)合,分析他與“釵黛合”論的淵源。然后梳理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從“釵黛合一”論受到批判到對此理論進行反思和重新詮釋的過程,從中探求“釵黛合一”論在那個時代的內(nèi)涵,以及各個時期學者們對“釵黛合一”論的思考和不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文藝學理論,評述俞平伯與李希凡、藍翎在“釵黛合一”論方面的觀點。最后從以上的研究論述中提出對釵、黛人物形象的理解,闡述“釵黛合一”論。關鍵詞:《紅樓夢》釵黛合一俞平伯人物形象俞平伯的釵黛觀“釵黛合一”論曾經(jīng)是《紅樓夢》研究中十分熱門的話題,
2、人們一提起這個觀點就會想到俞平伯先生。在1954年對俞平伯思想的批判中,“釵黛合一”論是他被批評的主要觀點之一,并一直持續(xù)二十多年。因此,在探討這個論題之前,321有必要簡要回顧一下俞平伯先生關于釵、黛人物形象評價的具體觀點。1923年,俞平伯在其著作《紅樓夢辨·作者底態(tài)度》一文中,強調(diào)曹雪芹所作的前八十回小說對釵、黛沒有強烈的褒貶。他用了三個證據(jù)證明這個看法,一是為十二釵而作的《紅樓夢曲·引子》里“悲金悼玉的《紅樓夢》”這句話。他認為“金是釵,玉是黛,很無可疑。悲悼猶我們說惋惜,既日‘悲金悼玉’,當然與痛罵有些不同罷。這是曹雪芹不肯痛罵寶釵的一個鐵證?!倍遣苎┣墼诘谝换刂薪枋?/p>
3、頭之口批判前人創(chuàng)作小說的模式:“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干部共出一套,??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擬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間撥亂,亦如劇中之小丑然?!边@一段正是作者親口反駁世人將薛寶釵比做挑撥寶黛好事之人。第三則是俞平伯在閱讀欣賞小說時悟出來的:“書中釵黛每每并提,若兩峰對峙雙水分流,各盡其妙莫能相下,??若寶釵為三家村婦或黃毛鴉頭,那黛玉又豈有身份之可言。與事實既不符,與文情亦不合,雪芹何所取而非如此做不可呢?”愉平伯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以文本為依據(jù)提出“釵黛并秀”的觀點,批評一向流行的“左釵右黛”論。其中,第三個證據(jù)只是他在閱讀小說時的一種感受,因此,
4、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又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圖說》中通過解釋薛寶釵掣得“冠艷群芳”的牡丹花簽,以及引用小說中其他情節(jié)對這種感受加以論證。它們分別是:一、在“十二釵正冊”中其他人都各占一圖、一詩,而釵、黛合為一圖、合詠為一詩。俞平伯這樣理解的,“作者的意圖非常顯明,就是想回避這先后的問題?!薄⒃凇都t樓夢曲》中關于釵、黛的曲子還是不分先后次序,“因為第一支《終身誤》釵黛合寫;第二支《枉凝眉》獨詠瀟湘,在分量上黛玉是重了一點,但次序上伊并不曾先了一步,可見作者匠心,所以非泛泛筆也?!盄322三、每次大觀園詠詩時釵、黛的才華均不分高下。同時,他也注意到賈寶玉的主觀感受,認為即使是賈寶玉的
5、“獨鐘之情”也不能掩蓋小說中的“并秀之實”。由此,俞平伯分兩次引用小說原文中五個論據(jù),完成了他對釵黛人物形象的把握,即:“薛林雅調(diào)稱為雙絕,雖作者才高殊難分其高下”??偟膩碚f就是林黛玉和薛寶釵在小說中都是出色的女性形象,作者本無偏愛。這種提法在當時令人耳目一新,但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并沒有多少回應者,沉默是因為反對者實在無法駁倒這些可靠的證據(jù),還是支持者割舍不了對釵、黛有所偏愛的情結(jié),我們現(xiàn)在不得而知。《紅樓夢》在海內(nèi)外大規(guī)模地流播得力于百二十回程高本的出現(xiàn),這也使帶有脂評的抄本逐漸退出讀者的視野。自清代嘉慶、道光以來,越來越多的人讀到的是這部全本小說,《紅樓夢》評點也隨之興起。
6、但是,隨著各種抄本再次現(xiàn)身于人們面前,學者們發(fā)現(xiàn)了與《紅樓夢》成書同時進行的評點工作——脂硯齋評。盡管至今我們對脂硯齋是誰還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脂硯齋不僅是最早對《紅樓夢》進行評點的人,還是小說創(chuàng)作的參與者。在1933年出現(xiàn)的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上有這樣一條批語:“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故寫是回,使二人合而為一。請看黛玉逝后寶釵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謬矣?!彪m然我們無法給這段脂評一個確切的解釋,但結(jié)合這段批語與小說內(nèi)容看,脂評對釵、黛是真心和好并無異議,脂硯齋所指的后文與我們今天讀到的后四十回的內(nèi)容不同。因此,隨著新材料的不斷發(fā)現(xiàn),《紅樓夢辨》中的許多觀點都需
7、要補充、修正。1952年《紅樓夢辨》再版,略做改動后更名為《紅樓夢研究》@,書中《后三十回的紅樓夢》一文是“舊名新篇”,主要探討近二十年來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脂評。俞平伯當然沒有忽略脂評中關于釵、黛的評批,尤其是第四十二回的回前批。他是這樣解讀的這對于讀《紅樓夢》的是個新觀點。釵黛在二百年來成為情場著名的冤家,眾口一詞牢不可破,卻不料作者要把兩美合而為一,脂硯先生引后文作證,想必黛玉逝后,寶釵傷感得了不得。他說“便知余言不謬”,可見確是作者之意。咱們當然沒緣法看這后半部,但即在前半部書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