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文言文翻譯和斷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應(yīng)用文檔-天天文庫。
1、第五講文言文翻譯和斷句【考點提示】文言文翻譯是高考的常見考點,幾乎涉及文言文所有的知識點。近幾年來,在高考語文試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翻譯的題量和分值,體現(xiàn)著新的《語文教學大綱》中“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的要求;也是對學生所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的綜合能力最有效的檢測?!菊骖}回放】1、2010全國高考山東卷第13題。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入嵩山,復(fù)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shù),師事之。(2)甫數(shù)以其術(shù)干諸公卿,常不見聽信。(3)于是權(quán)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2、2010全國高考天
2、津卷第12題。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2)母歸,但見女抱庭樹眠,亦不之慮。(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錮拷掠之,竟不知所從來。【翻譯原則】要翻譯好文言句子,我們需牢記三原則,即清末著名學者嚴復(fù)的“三字經(jīng)”——信、達、雅?!靶拧?,就是翻譯時要忠于原文,準確、貼切地表達出原文的意義;“達”,就是要求譯句通暢,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和表達習慣;所謂“雅”就是要求遣詞造句要表現(xiàn)原文文筆優(yōu)美的特點,富有表現(xiàn)力。就我們高中生而言,在文言文的翻譯上要達到“雅”的水準,可能只是一種美好愿望和目標
3、追求;但是對于前兩點,卻是通過努力可以做到并必須做到的?!痉g方法】翻譯文言文,無論采取直譯還是意譯,都要本著翻譯的三個原則,其具體方法可用七個字來概括。1、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專有名詞,如國名、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等等都須保留下來,不必變動。如“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鴻門宴?),翻譯時只需翻譯“使”和“召”,其他照抄不變。2、對在實詞的翻譯上,將已由單音節(jié)發(fā)展為雙音節(jié)的詞要對譯為雙音節(jié)詞。如“愿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翻譯時把“親”譯為“親近”,把“信”譯為“相信”或者“信任”。又如“增其舊制”(?岳陽樓記?),其
4、中“增”“舊”“制”分別翻譯為“擴大”“原來的”“規(guī)?!?。3、拆文言文中有時連用的兩個單音節(jié)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恰好是一個雙音節(jié)詞,對這類詞語應(yīng)拆開翻譯。如“芳草鮮美”(?桃花源記?),其中“鮮”譯為“新鮮”“鮮艷”,“美”譯為“美麗”,而不可以當作“鮮美”(滋味好)來理解。這類詞語在古漢語中較多,例如“妻子”“卑鄙”“交通”“前進”“無論”“雖然”等等,在翻譯時都要拆開解釋。4、增增補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詞語活用后補充的內(nèi)容。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鼓”是名詞作動詞,譯為“擊鼓”,“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鼓”,翻譯時應(yīng)在“再”和“三
5、”之后補上“擊鼓”。5、刪文言文中有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或為語氣助詞,或表示停頓,或湊足音節(jié),或起連接作用,或充當?shù)寡b句的標志等等,現(xiàn)代漢語中也沒有合適的詞翻譯它們,可刪除不譯。如“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沒有實在意義,只作賓語前置的標志,可刪除。另外,句子中含偏義復(fù)詞的,要根據(jù)文意和句意來刪除其中的襯字。如“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中的“出”,可刪除。6、改如果直譯不能準確表達原意時,就需要意譯,即采用“改”這種方法。此時往往涉及一些典故、特殊說法、修辭手法等,若按字面意思翻譯,就會讓人不知所云,因此要換成今人能懂的合乎情理的語言
6、。如文言文中的“下車”“乞骸骨”“東曦既駕”應(yīng)分別理解為“上任”“請求退休”“太陽升起來了”。又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出塞?),不能理解為““秦朝的明月照著漢代的關(guān)塞”,而應(yīng)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著秦漢時的關(guān)塞”。7、調(diào)?把文言文中倒裝的句子成分調(diào)整過來,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例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應(yīng)為“凌茫然萬頃(越過那茫茫的江面)”?!咎貏e關(guān)注】文言文翻譯為高考??碱},綜觀近幾年高考文言文翻譯試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以下六個方面特別值得大家關(guān)注:關(guān)注點一、詞類活用我們在翻譯文言文遇到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時,一定要先判斷出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后據(jù)此
7、推斷其意義。例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2010全國高考天津卷)分析:句子加點的“衣”(讀yì)在此是名詞作動詞,有“穿、穿上”之意;加點的“袖”在此是名詞作動詞,應(yīng)理解為“用袖子藏著”。另外,全句翻譯為: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兒的衣服,用袖子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例2: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分析:句中加點的“上”在此是名詞作動詞,有“上書、上奏”之意。全句翻譯為:張凝建議上奏將士立功情況的文書,李重貴嘆息記:“大將陷敵陣亡,而我們卻計算功勞,有什么臉面呢!”例3:至是重往,百姓安之。(2010全國
8、高考安徽卷)分析:句中加點的“安”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有“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