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從稱謂語看社會變遷》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從稱謂語看社會變遷從稱謂語看社會變遷 摘要:不同于歐美國家稱謂語的簡潔單一,我國的稱謂語繁多甚至在很多時候都是敏感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化,在新的環(huán)境中稱謂語的用法也出現(xiàn)了諸多的改變。本文通過對親屬的稱謂語、社交稱謂語及新興稱謂語試圖分析社會變遷與稱謂語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 £P(guān)鍵詞:稱謂語;社會體系;社會變遷;語義演變 作者簡介:王鶴翔(1992-)女,河南鄭州人,蘭州大學文學院2011級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學生,蘭州大學青年傳媒集團《蘭大青年》責任編輯,研究方向:戲劇影視文學?! 中圖分類號]:H1[文獻標識碼]:A
2、[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9-0-02 一、對親屬的稱謂的時代變遷 中國自古就重血親,21世紀之前大多還是大家庭生活,按照類別來講,對親人的稱謂主要有以下幾類:爺爺、奶奶、外公(姥爺)、外婆(姥姥);岳父、岳母、爸爸、媽媽、伯伯、伯母、叔叔、嬸嬸、姑姑、姑父、舅舅、舅媽、姨夫、姨母;哥哥、姐姐、嫂嫂、姐夫、弟弟、妹妹、弟妹、妹夫、堂哥、堂嫂、堂姐、堂姐夫、堂弟、堂弟妹、堂妹、堂妹夫、表哥、表嫂、表姐、表姐夫、表弟、表弟妹、表妹、表妹夫;女兒、兒子、女婿、媳婦;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孫子、孫女、外孫、
3、外孫女……可能各地方言的確切叫法又有所不同,但是這些通俗叫法卻是為大家公知且最常用的?! ∑鋵崳@些對親屬的稱謂,從古至今并沒有改變許多,而且像“爸爸”“媽媽”甚至還是在世界范圍內(nèi)以相同的發(fā)音叫了成百上千年。然而,在新時期我們會發(fā)現(xiàn),某些親屬稱謂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低,例如“堂”“表”關(guān)系中如“堂哥”“表妹”,我們常常會省略“堂”“表”字,直接稱為“哥哥”“妹妹”,導致現(xiàn)在的青少年沒有“堂”“表”觀念,從而“外”“從”“堂”“表”的使用雖然在書面用語上還能常常見到,但口語使用上頻率卻越來越低。再則,另一些稱謂語的指意功能在擴大,例
4、如現(xiàn)在許多人都將嫂嫂、大姑子、姨姐稱為“姐姐”,婆婆、岳母都稱為“媽媽”。舉我自己的例子,我媽媽弟弟的妻子,也就是我小舅舅的妻子,按理來講應該稱為“舅媽”或者“舅母”的,但無論是我還是我的表姐,亦或是我的表哥,我們都沒有按照常規(guī)來稱呼她,而是叫她“**姨姨”。按照我們的回憶,在舅母結(jié)婚之前我們都是這樣稱呼她的,而她過門后覺得我們叫她“舅媽”顯得生分了,于是我們延續(xù)之前的叫法叫她“姨姨”。這種沒有改口的情況還發(fā)生在我表姐夫身上,結(jié)婚之前我們都叫他“哥哥”,所以表姐表姐夫結(jié)婚后我們依舊稱他“哥哥”。事實上,這種不改口的情況不僅僅發(fā)生
5、在我家,據(jù)我了解,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從影視文學作品都能反映出這些?! ∵@些稱謂之所以發(fā)生變化,其實還是和社會變遷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首先,是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使得大家庭劇減,三口之家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家庭成員數(shù)量變少,因而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顯現(xiàn)逐漸減少,一方面造成了諸多親屬稱謂使用頻率的減少,可能很多城市的獨生子女一年才能見到遠親一面;另一方面甚至可以想象出,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獨生子女的后代將不會再有“表哥、表姐”“堂哥、堂姐”,這些稱謂也必將逐步被遺忘、被淘汰。再則,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快節(jié)奏的生活,親友之間可能不會像男耕女
6、織時期有大量的時間來往溝通感情,大部分親屬在重大節(jié)日或過年才能好好一聚,因而會對親情更加渴望,稱謂上也會叫得親昵?! 》浅V档米⒁獾囊稽c是,隨著社會發(fā)展、思想開放,對長輩直呼其名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例如對堂表兄、堂表姐,很大一部分人會以“名字+哥哥/姐姐”的方法來稱呼。在許多地區(qū),對于同輩份的人更是直呼其名,甚至對年齡比自己小但輩分比自己大的人更是如此。當然,這里的叫名字一般來講都是小名,顯得較正常稱謂也更加親昵。但其中最為特殊的例子是,現(xiàn)在許多城市孩子也會以父母名字取代“爸爸”“媽媽”的叫法,這種情況下有直呼父母全名的,有“老李”
7、“老王”“小馬”這樣以大小冠之以姓氏的,還有“臭爸爸”“香媽媽”的叫法,此外,隨著港臺電視電影在大陸的熱播,尤其是近期“爸爸去哪”節(jié)目的熱映,“爸比”“爹地”等稱謂在00后大為流行。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反映了“家族本位”思想已經(jīng)逐漸被“人本位”思想所代替――這也是一種空前的解放與和諧的氛圍?! 《⑸缃环Q謂語的詞義轉(zhuǎn)化 社交稱謂語一向十分講究,如尊稱對方父親為令尊/令嚴,尊稱對方母親為令堂/令慈,尊稱對方女兒為令愛/令媛,尊稱對方兒子令郎/令嗣/公子;自己的父親為家嚴/家父,自己的母親為家慈/家母,指自己的弟弟、妹妹為舍妹/弟,自
8、己兒女謙稱小犬,自己妻子謙稱拙荊/賤內(nèi),自己謙稱為在下/鄙人。這些雖然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在我們父輩偶有用到,但在80、90后中已經(jīng)幾乎不再使用了。 如“汝、爾、子、而、公、君”等尊稱,我們一般做“您”來講,而古時常常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謙稱,現(xiàn)代人由于沒有了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