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教學策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教學啟示呂鐘波沙坪壩區(qū)中梁實驗學校摘要:語文教學如何有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首先,教師要進行新時期角色定位;其次,教師要明析語文學科的課程性質,深入理解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涵;再次,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系列化和梯度為線,教師要活化教材文本開展課時主題化教學,創(chuàng)生學生生活的語文學習體驗活動,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提升語文學習品質;最后,語文教學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懷。關鍵詞:教師角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文件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fā),把核心素養(yǎng)和學業(yè)質量要求落
2、實到各學科教學中”。在此新形勢下,基礎教育迎來了新一輪變革。教師們圍繞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語文教學策略探索變革,以適應教育發(fā)展新要求,以期更好地培育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2016年9月,國家正式頒布了“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同時,全國開始使用部編語文七年級新教材。重慶部分初中學校還承擔了初中九年級部編新教材的試用任務。根據部編新教材特點和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基于現(xiàn)行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教學實踐,我將自己的心得總結如下,以期與同行們共商共進。一、教師角色科學定位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師生觀,“自主、資料合作與探究”的新學習方式的倡導,
3、國家、社會和學生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然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學科專業(yè)水平和教書育人技能。但新課程改革的步子走得太快,教師培訓又滯后,一時涌現(xiàn)的諸多新模式或課堂。特別是學生學習小組建設的興起,更是翻轉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讓很多教師在角色定位上失守。要么固守教師本位,變成教育教學的主宰;要么僅是新浪潮迎合者,實則迷失自我;要么在變與不變中東張西望不知所措。究其根源在于新形勢下教師缺乏對自己角色定位的真正領悟與堅守。學生是成長的人,是學習的人。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做事。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教師的職責就是盡可能多地引導與培育學生生命成長與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引
4、導陪伴學生最好地成長與發(fā)展。這樣,我們才能利用學科教學活動載體,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有溫情地創(chuàng)新地促進學生健康優(yōu)秀的發(fā)展,而不會陷入唯分數(shù)論的學科本位觀,僅成為學科專業(yè)知識說教者。所以,教師是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引領者、陪伴者。二、領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涵是實施有效培育策略的關鍵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部分。其中,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素養(yǎng)整體結構的基礎層面;語言的發(fā)展與思維的發(fā)展相互依存,相輔相
5、成;語文活動是人形成審美體驗、發(fā)展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文化獲得的過程。資料理解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我們就能抓住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是活化文本與創(chuàng)新語文學習活動等為主要策略。二、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的淺嘗部編本語文新教材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兩條線索作為單元框架特點,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對現(xiàn)行教材進行文本的活化利用,采用多種學習方式來實施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教學策略。(一)活用教材文本,變式訓練學生掌握語文要素1.人文類文本教學,變講為論,以論促研,以寫固學,夯實文本解讀能力?,F(xiàn)行人教版初中
6、語文教材以主題分單元,在教學人文類篇目中,師生一般是以泛讀了解或教師講授為主,往往忽略了人文類篇目的語文要素學習與訓練。這些篇目又大都涉及責任、愛國、奉獻、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養(yǎng)。如果僅以教師的講解與分析讓學生被動接受文本中心,學生未對文本作真正探究理解,那么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難深入學生心底,更別說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導學生思想與行動實踐。所以,對此類文本的處理應以學生精讀細究為主,教師引導為輔,以討論研究為學習方式,用寫作感悟來鞏固學習成果,從而對學生實施文本的閱讀習慣、語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訓練。資料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仰》一文,文本內容清楚明了,主題明顯。但是其中作者事
7、例的列舉選擇與質樸純真的語言特點則是學生學習的語文要素。如果教師帶著學生去深挖細嚼文本,那課堂教學可能就變得索然無味。但如果我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文本中感興趣的問題,并且去查閱資料進行討論,最后寫成感悟來展示交流,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就要深刻得多,給學生心靈的影響可能會更久遠。我的學生就對居里夫人移居法國而沒留在波蘭提出了疑問;對居里夫人不申請專利的原因進行了探究。他們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提出觀點進行討論,最后寫成了小文章。他們認識到居里夫人的選擇正是她對科學和祖國的熱愛的表現(xiàn);還有學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