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閑話讀書時間》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閑話讀書時間易中天(廈門大學(xué)教授)“天若有情天亦老”轉(zhuǎn)眼間,已是數(shù)九寒天了。?數(shù)九那個寒天下大雪。雪夜里,最是讀書的好時間嗎??讀書,難道還要挑時間嗎??也要也不要。真正的讀書人,固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讀書,都能讀書,但什么時候最宜讀書,或最適合讀什么書,也還是有個說道。?古人就有“雪夜閉門讀禁書”一說。其實,只要是夜里,就宜于讀書,倒不一定非得是雪夜,也不一定要讀禁書!讀書本為“謀心”,而白天卻要忙于“謀生”。謀生總是必要的,也是第一位的。但謀生之時紛紛擾擾,靜不下心來,卻也是事實。因此最好在那萬籟俱寂的夜間,拋卻功名利祿,淡忘進退榮辱,平心靜氣,信馬由韁,率性而讀。顯然,只有在這
2、個時候,我們才容易進入閱讀的狀態(tài);也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才能有真正的讀書。我的一位朋友曾說,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靠著床頭,沏一杯茶,燈下抱一本喜歡的書.靜靜地看,慢慢地思索”。我相信這是許多讀書人都會贊同的。不必把盞執(zhí)酒,也不必紅袖添香,只要夜深人靜,有一個純屬個人的獨立空間,便可以心同書共神與物游:這正是許多人喜歡夜讀甚至只肯夜讀的原因。而中央電視臺把原《讀書時間》節(jié)目安排在深夜,看來也不無道理。?不過,雖同為夜讀,春夏秋冬,也還是有所不同。?我的看法是:春宜讀子,夏宜讀史.秋宜讀經(jīng),冬宜讀集。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百花齊放,百鳥齊鳴,自然最適合讀那“百家爭鳴”的子書。夏日炎炎,酷暑
3、難熬,那些“講故事”的史:書,頗能幫我們度此長夏:也不妨在午間3小憩后,于北窗下置一竹床,就一杯冰啤酒讀《史記》、《漢書》,便不作羲皇上人想。秋日里,雁去葉落,橘紅穗黃,天高云淡,風(fēng)靜潮平,大約只有在此時讀經(jīng),才沉得下氣來。至于寒風(fēng)凜冽滴水成冰的冬天,當然最好是賴在床上躲進被窩,去讀詩詞小說之類的文學(xué)作品,或者如前所說,“雪夜閉門讀禁書”了。?如果以人生為序,我的主張是:三十讀子,四十讀史,五十讀經(jīng).少年時和老年時讀集。?三十歲以前不懂事,讀經(jīng),讀史,讀集,只怕是“不讀白不讀,讀了也白讀”,還不如多讀點文藝書。一來便于入門,二來也能提高修養(yǎng),至少將來讀經(jīng)讀史讀集時,不會有文字障礙。
4、實際上好的文藝作品.都滲透著作家藝術(shù)家的人生體驗和感悟。雖說“少年不識愁滋味”,但畢竟少年是一個易感的年華。在這個年齡段多讀些文藝書,培養(yǎng)出對生活的體驗感悟能力,是有好處的。至少是有這份體驗和感悟能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總不至于“一路上的好風(fēng)景沒仔細琢磨”吧!?老年時則是另一種境況: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階段。在此之前,該奮斗的奮斗了,該抗爭的抗爭了,該拼搏的拼搏了,該承受的也承受了。此時此刻.或已功成名就,或已力盡精疲。這時的讀書,已全然沒有了功利目的,不過回味人生和頤養(yǎng)天年,因此最宜讀“集”。不是說經(jīng)、史、子就讀不得,只是沒那個必要,也太勞累,那就還是免了吧!見多識廣閱歷豐富的老年
5、人,自己就是一部歷史、一本經(jīng)書,還讀它作甚?但有此閱歷有此識見,讀起文學(xué)作品來,自然“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那些“滿紙荒唐青,一把辛酸淚”的文學(xué)作品,其中滋味,怕是只有在這時才能參透悟得。當然,“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到老年,實際上是什么都能讀,讀什么都不會白讀,也就讀什么都無所謂了。?其他年齡段則又不同。?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最宜讀子。所謂“子書”,不僅指諸子文章,更不限于先秦,而是通指那些有個性有爭議的思想類著作。一般地說,三十歲是思想觀念的“半生不熟”時期(聰慧早熟的天才例外)。大學(xué)早已畢業(yè),實際工作也有幾年,知識和閱歷都有了些,缺的是獨立的思想。此時讀子,不但讀得進,
6、讀得懂,讀得如饑似渴,而且卓有成效。因為正可用那些“異端邪說”來磨礪自己的頭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并不是說讀這些書就是要全盤接受他們的觀點。沒這個必要,也沒這個可能,諸子觀點并不統(tǒng)一。但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將“璞”琢磨成“玉”,豈非正是“而立”的真義??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宜讀史。歷史是人類獨有的東西。無法生活在永恒的人如果忘記了歷史,就會變成眼睛只知道盯著食槽的家畜了。因此史書實在是人人該讀的,只是時下可供大多數(shù)人閱讀的史書太少。不過,少年讀史,多半是看熱鬧;老年讀史,難免是看笑話。唯中年讀史,最能看出門道,當真可以“以史為鑒”。但三十讀史略嫌早閱歷不夠,五十
7、再讀又晚了點“其羊已亡”,故以四十為宜。四十歲的中年人,釘子已碰了不少,苦頭已吃了不少,經(jīng)驗教訓(xùn)也總結(jié)了不少。此時讀史,還真能有“恍然大悟”之感。?五十而知天命。既已“知天命”,和“先知”們對話,大約也就不再困難:因此五十宜讀經(jīng)。當然,我這里說的“經(jīng)”已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儒家經(jīng)典,而是指那些代表著人類最高智慧,表現(xiàn)出人類終極關(guān)懷的偉大著作。儒家的許多經(jīng)典,反倒是不在此列的。掌握這些智慧并不容易,理解這些關(guān)懷也不容易。少不更事的掌握理解不了,七老八十才掌握理解也未免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