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

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

ID:38993163

大?。?4.00 KB

頁數:3頁

時間:2019-06-23

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_第1頁
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_第2頁
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_第3頁
資源描述:

《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意境,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如果典型是以單個形象而論的話,意境則是由若干形象構成的形象體系,是以整體形象出現的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tài)。意境是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的重要范疇,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故而美學與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層深厚的關系。美學里的意境理論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重要范疇﹐在傳統繪畫中是作品通過時空境象的描繪﹐在情與景高度融匯後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境界。意境理論最先出現于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

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意象”說和“境界”說。唐代詩人王昌齡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緣境”的理論﹐劉禹錫和文藝理論家司空圖又進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創(chuàng)作見解。藝理論界對“境界”說的闡述雖然眾說紛紜,為軒為輊,但有一個地方卻出人意外,絕大多數評論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來。稱之為“文學形象”、“作品中的世界”。這種看法無疑是片面的?!熬辰纭币辉~作為一般習慣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詩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謂境界,便當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種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

3、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此所謂境界,便當是指修養(yǎng)造詣之各種不同的階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積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此處之所謂境界便當是指作者所描寫的景物而言者。中國古典美學博大精深,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個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獨特的美學命題和范疇?!耙饩场边@一中國古典美學的核心范疇,反映了中國古典美學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美學范疇的多義性,模糊性和辯證統一性;美學范疇的動態(tài)變異性;“以物觀物”、“以我觀

4、物”的哲學認知和審美認知方式交融的藝術觀照方式?!耙饩场笔侵袊诺涿缹W的獨特的范疇,這是從美學范疇說,這個范疇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提煉出來的,同時也是中國歷代許多藝術家有意識去追求的。我國是一個抒情詩特別發(fā)達和成熟,源遠流長的詩國。詩歌理論遺產豐富和深刻,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別的民族所不可望其項背的。詩的美學核心——意境,像一根紅線,貫穿于古代詩歌理論發(fā)展中。皎然的《詩式》以“境”肇始后,唐末司空圖《詩品》南宋嚴羽的《滄浪詩話》,清末民初的王國維《人間詞話》,清代王士禎《帶經堂詩話》以及歷代的詩人和詩話家逐步豐富和完美

5、這一學說。我國是個理論以意境為核心,從皎然到王國維,一千余年間,意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詩的美學。唐代意境論的產生、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儒道佛的哲學思想母體中,經過長期孕育,然后呱呱墜地的。尤其是佛家,對意境論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道家影響;再次是儒家影響。在較多情況下,往往亦道亦佛,交互滲透,為意境論的形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中國古代山水畫家喜歡畫“遠”,高遠,深遠,平遠。中國山水畫家為什么要畫“遠”?因為山水本來是有形體的東西,而“遠”突破山水有限的形體,使人的目光伸展到遠處,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到無限的時間空

6、間,進到所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遠”,也就是中國山水畫的意境。中國古代詩人也都喜歡登高望遠。屈原、阮籍、李白都寫過登高望遠的詩。為什么要登高望遠,也是為了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到無限的時間空間,從而引發(fā)一種人生感和歷史感。中國的園林大概最能說明問題。中國園林藝術在審美上的最大特點也是有意境。中國園林的特點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風景的美,而是有意境。那么什么是中國園林的意境呢?就是突破小空間,進入無限的大空間。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建筑物,樓、臺、亭、閣,它們的審美價值主要不在于這些建筑

7、物本身,而在于它們可以引導游覽者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從而豐富游覽者對于空間的美的感受。明代有位造園學家,名叫計成,他有一部書叫《園冶》,其中有這么一段話:“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縵。”這段話說得非常好。中國園林中的建筑物,柱子高,窗戶大就是為了“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也就是使游覽者把外界無限的時間、空間的景色都“收”、“納”進來。意境是一種特殊的美感,中國藝術的這種意境,它給人的美感特點,康德曾經說過,有一種美的東西,人們接觸到它的時候,往往感到一種惆悵。意境就是如此。我們前面說過

8、,意境的美感,實際上包含了一種人生感、歷史感。正因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種惆悵,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長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那樣一種心境。這種美感,也就是尼采說的那種“形而上的慰藉”。中國古代詩人喜歡登高遠望,這樣來引發(fā)自己對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這種感悟,帶給詩人的就是一種惆悵。這種惆悵也是一種詩意和美感。也帶給人一種精神的愉悅和滿足。在這種美感中,包含了對于整個人生的某種體驗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