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九年級歷史世界古代、近代史易混易錯點【學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易混、易錯點歸納分析易混易錯點一: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區(qū)別。分析: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原始社會出現(xiàn)的社會組織,由于名稱的相似會造成學生的困擾,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表格分析兩者的區(qū)別,明確兩者的各自特點。?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1、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2、婦女在采集和家務勞動中占據主導地位3、財產公有,生產和分配也以集體為主父系氏族1、婚姻關系相對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2、農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手工業(yè)進步,商品生產出現(xiàn)3、男子主要從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在社會中占據主導地位,開始支配社會例題1:美
2、國夢工廠年度動畫巨制《瘋狂的原始人》(右圖)講述了一個原始人家庭離開山洞的冒險旅行經歷。其中,女孩小伊有自己的爸爸媽媽,而且她爸爸處于家庭主導地位,那么你能判斷那是處于哪個社會組織時期嗎?()A.半坡氏族時期B.河姆渡時期C.母系氏族社會D.父系氏族社會【解析】:本題以《瘋狂的原始人》創(chuàng)設問題意境,抓住題干中的“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就是“既知其母,又知其父”,同時“爸爸處于家庭主導地位”就可以判斷出屬于父系氏族社會,所以答案為D。易混易錯點二: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國。分析:古代的文明古國屬于東方的大河文明,這四個文明古國雖同屬于四大文明
3、古國,但是在文明出現(xiàn)的時間、文明成果以及影響方面存在各自的特色。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容易混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表格形式將四個文明古國進行比較。古國名河流文明初現(xiàn)統(tǒng)一時間文明成果影響古埃及尼羅河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3000年金字塔(法老的墳墓)是古代埃及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統(tǒng)治者壓迫、奴役人民的見證古巴比倫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法典》世界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維護奴隸主利益)古印度印度河約公元前2500年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對印度后來的社會發(fā)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4、古中國黃河約公元前2070年分封制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tǒng)治例題2:下面分別是古代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的圖片,請你選出圖片與文字搭配錯誤的一組()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代巴比倫D.中國【解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四大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我們需要進行逐一判斷,其中A金字塔應是古代埃及,B.是漢謨拉比法典應該屬于古代巴比倫,C.阿拉伯數字屬于古代印度,D.甲骨文屬于中國,所以搭配正確的是D選項。易混易錯點三:世界三大宗教。分析:世界三大宗教,容易在創(chuàng)始人、教義和地區(qū)等方面學生發(fā)生混淆,所以采用表格形式將世界三大宗教進行比較,得出三大宗
5、教的不同點:時間、地區(qū)、教義、創(chuàng)始人、經典和節(jié)日皆存在不同點。名?稱時?間創(chuàng)始人地?區(qū)教義經典節(jié)日佛?教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古代印度眾生平等,忍耐服從金剛經浴佛節(jié)基督教1世紀耶穌巴勒斯坦地區(qū)耶穌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難圣經圣誕節(jié)伊斯蘭教7世紀穆罕默德阿拉伯地區(qū)世間只有唯一的真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古蘭經開齋節(jié)例題3:在抗震救災的現(xiàn)場上,到處活躍著帶有“紅十字”標志的醫(yī)護人員?!凹t十字”成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據此,你認為“紅十字”標記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蘭
6、教【解析】:本題主要是通過紅十字創(chuàng)設問題意境,解決此題要抓住題干中的“耶穌”,因為耶穌是基督教的創(chuàng)始人,所以答案應為C。易混易錯點四: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分析:因為同是近代社會的兩次思想解放運動,而且性質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所以學生容易發(fā)生混淆,我們同樣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歸納比較。從表格中我們看到,兩次思想解放運動的性質相同,最大的不同是指導思想不同。時間地點性質指導思想代表人物影響文藝復興14世紀—16世紀意大利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人文主義但丁《神曲》達?芬奇《蒙娜麗莎》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
7、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啟蒙運動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理性主義伏爾泰: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與腐朽;盧梭:否定封建王權。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例題4:中國上海世博會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寶”(右圖),以漢字"人"為原形,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的是()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C.新文化運動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本題是以海寶為問題情境,抓住題干中的“以人為本”,就可以判斷出這是指的文藝復興,
8、因為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所以可以判斷這是指的是文藝復興運動,所以應該選擇A選項。易混易錯點5: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分析: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是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三國都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三次革命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