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精品]李學勤在古文字學研究方面的成就》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李學勤在古文字學研究方面的成就李學勤,1933年生于北京,就讀于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編著《殷墟文字綴合九1954年起,在屮國科學院歷史研究室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長。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中心主任,歷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清華大學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多所大學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夏商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中國錢幣學會副理事長,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2、等。在古文字學方面李學勤有著突出的成就,比如在甲骨文斷代和西周甲骨文方面他都有著獨特的見解。下面就是對其成就的簡單列舉。第一,他認為21世紀的甲骨學,應該屬于全面系統(tǒng)深入研究的階段,需要著力探索的,所以他列舉出了了下列七個課題。一,文字的研究甲骨的鑒定研究,由文字的辨識考釋開始。文字的釋讀,始終是甲骨研究的中心內(nèi)容和關(guān)鍵所在。己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究竟有多少不同的字,是一個很難確定的問題。這是因為進行統(tǒng)計的各家,在哪些字形是異體別構(gòu)這一方面,理解互相不同。不過無論如何,把數(shù)量推斷在4000至5000之間,是妥當?shù)?。在這4000至5000個字里面,得到釋
3、讀并為大家所公認的不及一半,所以他認為考釋文字仍是我們迫切的任務。沒有釋讀的字,不少是比較希見的人名、地名。盡管有人說,釋岀一個字,好像發(fā)見一顆行星,但這樣的字能否考定,究竟關(guān)系較小。至于一些甲骨文中的常用字,有沒有正確釋讀,就會有很大的影響。例如裘錫圭先生近年釋出賓組卜辭內(nèi)的“皿”字I不僅好多文句的難點渙然冰釋,還促進了月食記錄的順利推算-有計劃地將這一類字選出釋讀,會對學科前進多所裨益。釋讀古文字,一般就是說明該字相當后世的某字,這便要指出其間字形演變的聯(lián)系,有時也涉及音和義的演變。不能說明這種聯(lián)系,釋讀即缺乏可信的基礎。以往釋讀甲骨文字,總
4、是從具體的卜辭里某個字出發(fā),尋找其與后世文字的關(guān)系??紤]到商代晚期文字已具備成熟的系統(tǒng),今后不妨試以后世的文字為起點,追溯其在甲骨文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乂作何形體,揣想必能有不少收獲。二,卜法、文例的研究他認為甲骨本身是古代占卜的遺物,甲骨文除去極少例外,都是占卜過程的記錄。因此,如果沒有對甲骨占卜產(chǎn)生變化的歷史及其操作方法的理解,便不能真正認識甲骨和甲骨文。用甲骨來占卜的習俗,早在殷墟時期以前即已流行,于商亡以后也仍長期存在,只是在殷墟把占卜記錄刻于甲骨上的風氣特別興盛而已。研究甲骨卜法,關(guān)系到怎樣讀甲骨上面的占卜記錄即卜辭。三四十年代,有些學
5、者根據(jù)傳世文獻,對照甲骨實物,曾經(jīng)做過很好的探討。'裘錫圭:《釋殷虛卜辭中的“”“”等字》,香港中文大學《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993年。2張培瑜:《甲骨文日月食與商王武丁的年代》,《文物》1999年第3期。怎樣讀卜辭,就是甲骨學者說的“文例”問題。從備取和修治甲骨開始的占卜操作,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記錄在甲骨上面,一版上的卜辭彼此有什么關(guān)系,不同版上的卜辭互相又可能有什么關(guān)系,諸如此類的“文例”,對于甲骨研究均非常重要。三,綴合、排譜的研究早有學者指出,甲骨大多分裂破碎,“為求文例的研究,及窺見卜辭的完整記載,甲骨綴合實為最急切最基本
6、的工作”3。原屬同版的甲骨碎片聯(lián)接復原,稱為綴合;本相關(guān)聯(lián)的不同版甲骨的排比連屬,則稱為排譜。他一直認為,最需要也最值得做綴合、排譜這種整理工作的,是1936年小屯村北發(fā)現(xiàn)的YH127坑卜甲°。這坑卜甲本有“完整之龜版三百余件,惜亦因第二次大戰(zhàn),輾轉(zhuǎn)運輸,又復破碎”5。50年代以來,有《殷虛文字綴合》、《殷虛文字丙編》等等綴合成果,在《甲骨文合集》里聯(lián)綴也很多,可是三百余版的原貌尚未恢復。最近著錄此坑的《殷虛文字乙編》已有新版及補編,坑層記錄亦已發(fā)表,徹底整理這坑卜甲的條件業(yè)已成熟。YH127坑卜甲有與《乙編》以外碎片拚合的事例,如胡厚宣先生綴合
7、的“四方風名”腹甲上半部,《殷虛文字綴合》中收錄的于省吾先生舊藏腹甲等。唐蘭先生舊藏的兩版刻兆整龜耳很像此坑所出。50年代初,由文化部撥交北京圖書館的一匣甲骨,也有可與YH127坑卜甲(如《乙編》4810)綴合的。這些材料的出現(xiàn)都較晩。此外,YH12卜甲有無與以往著錄綴合或同文之例?有無與胛骨同文或系聯(lián)之例?都是與認識該坑性質(zhì)有關(guān)的重要問題。如能證明該坑確是武丁一段時期卜辭的全部,以之研究當時歷史文化的價值即大為增高。在村中、南系卜辭中,特別值得做綴合、排譜整理的,是近年大家討論很多的歷組卜骨。如所周知,這種內(nèi)容十分豐富的卜辭多見于《庫方》與《金
8、璋》(《英藏》)《甲編》(三次)、《寧滬》(清華)、《明后》(《明續(xù)》)、《懷特》、《京都》等著錄,前兒年出版的《小屯南地甲骨》所收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