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_仁義禮智信_的由來_發(fā)展及其基本內(nèi)涵_上_》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仁義禮智信”的由來、發(fā)展及其基本內(nèi)涵(上)鄧球柏(長沙大學, 湖南長沙 410003)摘 要:“仁”、“義”、“禮”、“智”、“信”為先秦儒家提出并發(fā)展成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范疇和價值取向標準。“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準則,它的內(nèi)涵在各個時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的“團結(jié)友善”、“敬業(yè)奉獻”可視為“仁”德在今天的體現(xiàn)與發(fā)展?!傲x”德的基本內(nèi)涵是威儀、友誼、情誼、美善、公平、正義、適宜,目的在于實踐“仁”。“禮”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構(gòu)建和諧人生、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國家與和諧世
2、界?!爸恰笔顷P(guān)于認識自我、認識他人、關(guān)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別善惡的智慧?!靶拧钡率钦\實、有信用,中國近現(xiàn)代的儒商都以誠信為事業(yè)之本。《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愛國守法”可視為“義”德在今天的繼承,“明禮誠信”中的“明”以及“勤儉自強”可視為“智”德在今天的發(fā)展,“誠信”二字則是對傳統(tǒng)“信”德的繼承與發(fā)展。關(guān)鍵詞:仁義禮智信;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圖分類號:B8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681(2005)06-0004-07 一 “仁”德的由來、發(fā)展及其基本內(nèi)涵(一)“仁”德
3、的由來與發(fā)展1、先秦之“仁”德“仁”這一道德條目,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繼承和發(fā)展唐堯、虞舜、夏禹、商湯、文、武、周公等人的親親、愛親、愛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愛思想的基礎(chǔ)上,為了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而概括提升出來的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范疇和價值取向標準。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儒家的最高道德準則。“仁”源出《尚書》。《尚書·仲虺之誥》“克寬克仁,彰信兆民”,言湯寬恕仁愛之德明信于天下?!读?jīng)》言“仁”蓋始于此?!渡袝そ稹贰坝枞嗜艨肌?指一種好品德。史臣贊美堯能“克明俊德,以親九族”,“親”乃“仁”
4、之根柢。為了改變“百姓不親,五品不遜”的社會狀況,舜命契“敬敷五教”,莫先于父子有親。唐虞之道以愛親為本??梢姟坝H”之一字乃“仁”德之根源,故《說文解字》“親”、“仁”互訓,謂“親、仁也”、“仁、親也”。成湯乃契之后裔,其德行以“仁”為體,以“寬”為用。孔子以“仁”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孔子要求“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孔子的學生有若之言似孔子者也,《論語》記載其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為了使人們懂得“仁”之本在于“孝、弟”。曾子授《孝經(jīng)》而卒傳孔子“一以貫之”之道,其為
5、《大學》之傳曰:“一家仁,一國興仁”,“仁”指的就是忠、恕、孝、悌、慈、愛。因而“仁”德是《孝經(jīng)》道德思想的核心。孔子之前,中國倫理思想史上“仁”或“仁愛”思想的提出,是與氏族宗族血緣關(guān)系分不開的?!秶Z·晉語》上有“愛親之謂仁”。周單襄公謂“言仁必及人”、“愛人能仁”(《國語·周語下》),乃是“愛親之謂仁”的延伸與擴大。孔子的“仁”,乃是對以往“仁”德的總結(jié)和發(fā)展。首先,孔子把“愛親”規(guī)定為“仁”的本始,認為“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泰伯》)。他的學生有子談得更明白:“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
6、之本與?!?《學而》)所以孟子說:“親親,仁也?!?《盡心上》)“仁之實,事親是也?!?《離婁上》)這就是說,血緣的親子之愛乃是“仁”的心理基礎(chǔ);“仁”作為道德意識,首先是指“愛親”的心。其次,孔子又把“仁”規(guī)定為“愛人”?!胺t問仁。子曰:‘愛人’。”(《八佾》)仁人“愛人”的對象超出了“愛親”的范圍,而獲得了“泛愛”的性質(zhì)。將“仁”由“愛親”推廣到“愛人”,不僅體現(xiàn)了“愛”由近及遠、由親而疏的量的變化,而且體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第19卷 第6期2005年11月 長 沙 大 學 學 報JOURNA
7、LOFCHANGSHAUNIVERSITY Vol.19 No.6Nov.2005收稿日期:2005-10-16作者簡介:鄧球柏(1953-),男,湖南祁東人,長沙大學副校長,教授,首都師范大學博士導師。這種變化首先表現(xiàn)為“泛愛眾”(《學而》)。由家庭的仁愛產(chǎn)生家庭和諧,擴大到社會的仁愛產(chǎn)生社會和諧。因而孔子還要求行“仁”德于天下,并且將“仁”的德目細化為“恭”、“寬”、“信”、“敏”、“惠”。仁者“愛人”之適用于治民,就是“養(yǎng)民也惠”。“惠”是“仁”的五個德目之一,故《說文解字》訓“惠,仁
8、也”。仁惠包括“富之”、“教之”(《子路》)、“使民以時”(《學而》)、“斂從其薄”(《左傳·哀公十一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堯曰》)??鬃拥娜拭窕菝駛惱硎撬盀檎缘隆钡闹饕獌?nèi)容,是對周公“敬德保民”仁德的重大發(fā)展,并為孟子的“發(fā)政施仁”、“保民而王”的“仁”德提供了倫理基礎(chǔ)??鬃佑谩皭廴恕倍x“仁”,“仁”作為普遍的倫理原則,體現(xiàn)了包含多層次的“愛”的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