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教育上思想

荀子在教育上思想

ID:43099905

大小:30.51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19-09-26

荀子在教育上思想_第1頁
荀子在教育上思想_第2頁
荀子在教育上思想_第3頁
資源描述:

《荀子在教育上思想》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淺析荀子的教育思想關鍵詞:化性起偽、“三儒”、法后王、師云亦云、天官天君并重、虛壹而靜、專一不二。先秦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重大的歷史轉(zhuǎn)折時期,也是我國古代教育的奠基時期。這一時期所形成的教育實踐方向和教育基礎理論,對后世的教育發(fā)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許多教育思想的研究者往往著眼于先秦諸子,從他們的言論中尋找教育思想的閃光點。荀子,作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批判的吸收了諸子百家的成果,是集先秦學術(shù)思想的集大成者。A在教育思想上,荀子也以不同于孔子的以“仁”為中心和孟子的“性善論”而獨樹一幟。研究荀子的教育思想,首先要談論到的就是他著名的“化性起偽”論。與孟子不同,荀子認為人性本

2、善的說法是不合理的。在孟子看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保ā陡孀由稀罚拔夜逃兄彼膫€字就道出了孟子對待人性的看法,孟子從“仁義禮智”的層面上解讀人的心里情緒,并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結(jié)論。他認為,人類從出生,有思想有意識的時候起,就已經(jīng)有了向善的“善端”,而要使這種“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的善端變?yōu)閷嶋H意義上的“善行”就需要通過教育來促使其轉(zhuǎn)化。也就是通過環(huán)境的作用促使其向著“仁、義、禮、智”的方向發(fā)展,而不至

3、于喪失良知。而稍后的荀子卻針對“人性”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孟子的觀點。首先,他對“性”與“偽”做出了區(qū)分。他認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性惡》)什么是不可學、不可事的呢?就比如我們餓了就自然會想到吃飯,渴了就會想到喝水,感覺冷了就想到要加衣服用來保暖,這就是所謂的“性”,是從我們出生時就已經(jīng)獲得的。而對于這種觀念上的“善”、“惡”之分卻是在出生后通過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習得的。由于我們不可學、不可事的天性的需要,我們?nèi)祟惓3J菑男詯簽殚_始,經(jīng)過

4、道德禮儀的約束才上升為行善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個家庭中,糧食等物質(zhì)產(chǎn)品的儲量是有限的,但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會餓,都需要吃飯來維持生命,于是家庭成員就不可避免的在糧食的分配上產(chǎn)生糾葛,如果在這里除掉道德、禮儀觀點的約束,僅僅從自然天性的角度考慮,每個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首先要填飽自己的肚子,對于別人是否能吃飽是不加考慮的。于是,有限的物質(zhì)產(chǎn)品必然會引起受到“饑餓”天性支配的人們的爭奪,這就是性惡的緣由。然而這種“惡”的素質(zhì)是阻礙社會發(fā)展的,那么如何才能改變“惡”的素質(zhì),而使人性有利于社會和諧發(fā)展呢?與孟子相似的,荀子也認為教育和環(huán)境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叭朔e耕而為

5、農(nóng)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儒效》),也就是說,通過環(huán)境和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涂之人皆可以為禹”(《性惡》)。由此可以看出,在人性善惡上提出截然相反觀點的孟子、荀子二人都十分重視教育的作用。以“化性而起偽”為基礎,荀子在教育目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學習態(tài)度上都提出了鮮明的觀點。(一)、教育目的現(xiàn)實社會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會打上所屬時代、階級的烙印,荀子也不可避免。作為戰(zhàn)國末期,新興地主階級的杰出代表,荀子的教育目的也明顯的傾向于為地主階級服務的觀念。在荀子的著作中,他分別描述了三種“賢能”之士。最底層的是“俗儒”,也就是徒有“外表”,教條式的誦讀先王

6、之道的人。這類人也被成為“賤儒”。中間的是“雅儒”,比起“俗儒”來,雅儒重視禮義和《詩》、《書》,他們的言行大體合乎立法,但是他們也只能在所學知識的范圍內(nèi)“大顯身手”,卻不能運用自己的思維推導出法典所沒有談論到的新問題。最高一層的是“大儒”,大儒不僅能夠取法“后王”,而且能夠從已知的推出未知的,也就是有先見之明。在此基礎上,他們還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堅定的意志和信念。荀子推崇的便是這種思想境界高于常人、道德品行又無可挑剔的“大儒”。這類“大儒”如果加以重用,那么國富兵強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從新興地主階級維護自己合法地位的角度來考慮,荀子肯定是希望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人才達到富國強

7、兵,進而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達到一統(tǒng)天下的目的的。而這種“大儒”恰是荀子理想中的圣人形象,所以從荀子在培養(yǎng)人才的方案上,堅定的朝著“培養(yǎng)大儒”的目標前進。(二)、教育內(nèi)容既然有了培養(yǎng)大儒的既定目標,那么內(nèi)容上也就無一例外的向“大儒”的要求靠攏。站在“革命”立場上的,新興地主階級代表的荀子需要的是“法后王”的人才,而非復古式的“法先王”?!胺ê笸酢本唧w就是指掌握西周以來的歷史經(jīng)驗和《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具有因時制宜處理政事的能力。b在荀子看來,《詩》表現(xiàn)的是人的內(nèi)在意志;《書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