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pdf

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pdf

ID:48514575

大?。?3.07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20-02-01

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pdf_第1頁
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pdf_第2頁
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pdf_第3頁
資源描述:

《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感應淬火的原理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是利用電磁感應、集膚效應、渦流和電阻熱等電磁原理,使工件表層快速加熱,并快速冷卻的熱處理工藝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時,將工件放在銅管制成的感應器內,當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感應器時,處于交變磁場中的工件產生感應電流,由于集膚效應和渦流的作用,工件表層的高密度交流電產生的電阻熱,迅速加熱工件表層,很快達到淬火溫度,隨即噴水冷卻,工件表層被淬硬感應加熱時,工件截面上感應電流的分布狀態(tài)與電流頻率有關。電流頻率愈高,集膚效應愈強,感應電流集中的表層就愈薄,這樣加熱層深度與淬硬層深度也就愈薄因此,可通過調節(jié)電流頻率來

2、獲得不同的淬硬層深度。感應淬火與火焰淬火的區(qū)別和優(yōu)勢表面熱處理是通過改變零件表層組織,以獲得硬度很高的馬氏體,而保留心部韌性和塑性(即表面淬火),或同時改變表層的化學成分,以獲得耐蝕、耐酸、耐堿性,及表面硬度比前者更高(即化學熱處理)的方法。感應淬火:感應加熱速度極快,只需幾秒或十幾秒。淬火層馬氏體組織細小,機械性能好。工件表面不易氧化脫碳,變形也小,而且淬硬層深度易控制,質量穩(wěn)定,操作簡單,特別適合大批量生產。常用于中碳鋼或中碳低合金鋼工件,例如45、40Cr、40MnB等。也可用于高碳工具鋼或鑄鐵件,一般零件淬硬層深度約為半徑的1/10時,即可得到強

3、度、耐疲勞性和韌性的良好配合。感應加熱表面淬火不宜用于形狀復雜的工件,因感應器制作困難表1-1感應加熱種類及應用范圍感應加熱一般淬硬層深常用頻率應用范圍類型度/mm高頻200~1000kHz0.5~2.5中小模數(shù)齒輪及中小尺寸的軸類零件中頻1~10kHz2~10較大尺寸的軸和大中模數(shù)齒輪淬硬層能沿工超音頻30~36kHz中小模數(shù)齒輪件輪廓分較大直徑零件穿透加熱,大直徑零件如軋工頻50Hz10~20輥、火車車輪的表面淬感應淬火的優(yōu)點1表層硬度比普通淬火高2-3HRC,并具有較低的脆性:2疲勞強度,沖擊韌性都有所提高,一般工件可提高20-30%:3變形小:4

4、淬火層深度易于控制:5淬火時不易氧化和脫碳:6可采用較便宜的低淬透性鋼:7操作易于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率高8電流頻率愈高,淬透層愈薄。火焰淬火的原理火焰表面淬火:是用乙炔-氧或煤氣-氧的混合氣體燃燒的火焰,噴射到零件表面上,快速加熱,當達到淬火溫度后,立即噴水或用乳化液進行冷卻淬透層深度一般為2-6mm,過深往往引起零件表面嚴重過熱,易產生淬火裂紋。表面硬度:鋼可達HRC65,灰鑄鐵為HRC40-48,合金鑄鐵為HRC43-52這種方法簡便,無需特殊設備,但易過熱,淬火效果不穩(wěn)定,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適用于單件或小批生產的大型零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具或

5、零件,如大型軸類、大模數(shù)齒輪等常用鋼材為中碳鋼,如35、45及中碳合金結構鋼(合金元素<3%),如40Cr,65Mn等,還可用于灰鑄鐵、合金鑄鐵件。碳含量過低,淬火后硬度低,而碳和合金元素過高,則易碎裂,因此,以含碳量右0.35-0.5%之間的碳素鋼最適宜。常用中碳鋼(0.4-0.5%C)和中碳合金結構鋼,也可用高碳工具鋼和低合金結構鋼,以及鑄鐵。對于小直徑10-20mm的零件,建議用較深的淬透層深度,即可達半徑的1/5;一般零件淬透層深度為半徑的1/10左右時,可得到強度、耐疲勞性和韌性的最好配合。對于截面較大的零件可取較淺的淬透層深度,即小于半徑1/

6、10以下。表1-2感應淬火、火焰淬火、電爐淬火后碳鋼的疲勞強度比較含碳量%熱處理方法扭轉彎曲疲勞強度0.33高頻表面淬火6000.33火焰表面淬火3500.33電爐內整體加熱淬火900.41高頻表面淬火6000.41電爐內整體加熱淬火1100.41正火1300.63高頻表面淬火3600.63火焰表面淬火3900.63電爐內整體加熱淬火150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