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從符號價值到物的社會意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從符號價值到物的社會意義摘要:消費及消費品均是表達意義的符號體系和象征體系,因此消費社會學將消費看作是一種文,化。消費文化的出現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必須從社會變遷的多重視角進行歷史省察。工業(yè)革命的到來。福特主義以及后福特主義的出現,不斷為消費文化的發(fā)展提供新的動力。鮑德里亞、伊舍伍德、薩赫利斯、道格拉斯、布爾迪厄等學者也用自己的理論不斷豐富著人們對于消費文化的認知。而消費文化自身的范式也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__從符號價值走向了物的社會意義。西方消費文化理論,對于中國消費社會的建構有著諸多啟示與借鑒意義。關鍵詞:消費;
2、文化;符號;社會意義所謂消費文化,就是伴隨消費活動而來的,表達某種意義或傳承某種價值系統(tǒng)的符號系統(tǒng)。消費社會學認為,消費本身就是文化。這不僅僅是因為消費受文化的影響、驅動和制約,同時文化本身也依賴于消費作為工具和載體更為重要的是,消費及消費品均是表達意義的符號體系和象征體系。與一般意義上滿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的消費行為不同,這種符號和象征體系表達、體現或隱含了某種意義、價值或規(guī)范。西方社會對于消費文化的關注源于消費社會的產生。盡管學者們對于消費社會產生的具體時間存在分歧,但共同的一點是,他們都強調由于消費熱潮的到
3、來引發(fā)了社會及文化價值觀的變化。在以生產為主軸的社會中,物質匱乏成為當時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消費被置于生產的附庸地位,克勤克儉、禁欲苦行成為時代的核心價值觀。然而,18世紀前后消費社會的到來,引發(fā)了人的生存體驗以及社會發(fā)展態(tài)勢等一系列深刻的變化:消費不再停留在最基本需要的滿足上,而是具有了更多的社會文化色彩;建立在對消費物品所體現的文化和意義上解讀的生活風格,成為揭示人們心理結構乃至社會機制變化的切入點。由此引發(fā)了學者們對于消費范式的爭論。一、傳統(tǒng)社會視域下的消費文化研究在西方社會變遷過程中,消費革命與工業(yè)革命被認
4、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從18世紀開始,商人、企業(yè)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就以社會風尚和日常消費作為研究依據,探討身邊日益增多的消費革命。在這個時期的消費文化研宄中,人們通常將消費文化與文化分析、社會分析、人文地理、商業(yè)史、社會史等結合起來研究。馬克迅?貝格從奢侈與必需,新奇與模仿,公共與私人消費空間,過剩、品位和時髦,身份認同與自我展示等五個方面集中討論了人們在對商品的消費過程中表現出的豐富文化意義。凡勃倫提出了炫耀性消費理論,對消費的社會意義進行了區(qū)分米勒認為消費性物品可以作為那些期待別人的生活方式的人們的一種所謂
5、的“文化入門之物”。克里斯托弗?貝里對奢侈的概念進行了歷史考察,認為在奢侈的“古典范式”中,意味著對美好生活的破壞,但是隨著奢侈的“去道德化”,其推動消費的正面意義不斷擴大,政府對待奢侈的態(tài)度,影響著社會政策和秩序。盡管這一時期的學者們從多個角度研宄了消費與文化間的關系,但從總體上說傳統(tǒng)視域下的消費研宄仍具有單一性、缺乏系統(tǒng)性。其表現是:首先,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范式。學者們對于消費文化的研究缺乏理論支持,其對社會消費變化所作的解釋也難以完全令人信服,他們對消費的社會和文化性質的探討也不夠深入。其次,學者們對消費研究
6、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視角。學者們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研究消費文化問題。實際上,他們更多地是把消費文化作為一種工具、一種手段來研究消費文化背后的其他問題,消費文化的附庸性仍然沒有被消除掉。因此,他們彼此之間的研宄視角很難形成統(tǒng)一的體系。二、福特主義及后福特主義的出現對消費文化的影響伴隨著現代性的發(fā)生,現代社會日漸顯示出現代消費模式與傳統(tǒng)消費模式的分野。在傳統(tǒng)社會中,消費嚴格限制在等級制上,僅僅停留在最基本需要的滿足上。而在現代消費模式中,消費不再僅僅停留在生理需求的滿足層面上,而是具有了更多的社會文化色彩;不僅成為階級身份
7、的顯示器和社會的排斥機制,而且成為個體躲避外界壓力和建立個性生活及完善內在心理結構的主要手段。其中福特主義與后福特主義的出現對于消費文化的變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福特主義是以汽車裝配線的發(fā)明者亨利?福特的名字命名的一種現代生產系統(tǒng)。它發(fā)源于美國,盛行于20世紀前半葉,到五六十年代達到頂峰,從70年代、尤其是1973年的石油危機開始顯出衰退跡象。福特主義的主要特征包括:同質產品的大批量生產,使用不靈活的技術,強調經濟規(guī)模,勞動技術分工導致勞動的無技能化、高強度化和同質化,強調同質產品的大眾市場。伴隨著福特主義的擴張
8、,“理性化”與“物化”的傾向逐步從勞動過程擴展到日常消費領域。福特制不僅改變了勞動過程,也改變了勞動力的再生產過程。從表面上看,消費是不受國家和經濟體制干預的個人行為,但正如阿吉列塔所說,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的消費“仍然從屬于恢復在社會實踐中被消耗掉的精力這一普遍邏輯”。福特主義倡導的“一天工作8小時,掙5美元”的口號使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增加,使其沒有余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