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析奧姆斯特德的理論內容與源頭》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淺析奧姆斯特德的理論內容與源頭 摘要:大多數(shù)的文獻認為,奧姆斯特德對波士頓公園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是“綠道”思想的源頭。早期的綠道規(guī)劃以奧姆斯特德和他在1867年所完成的波士頓公園體系為代表,其形成的綠地系統(tǒng)長達25km,也被看作是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綠道?! £P鍵詞:規(guī)劃;理論;實踐;深圳綠道 1奧姆斯特德理論與實踐 1.1理論 奧姆斯特德的理論是頗具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風格的。總結來說有兩點:一是針對無計劃、掠奪性開發(fā)自然資源,要求通過土地利用的合理規(guī)劃,對自然資源加以保護,對大地景致、自然資源加以維護和管理;二是對大城市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提出補救措施,建立公
2、共園林、城市開放空間系統(tǒng),把鄉(xiāng)村帶入城市,把城市園林化?! ?.1.1奧姆斯特德是英國自然主義造園思想的繼承者。如前文論述,他認為接近自然式的景觀,如田園土地、陽光、坡度舒緩的自然草地等因素容易受到人們的喜歡,它們與人類長期的生活習慣和精神需求相契合,能夠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和放松。所以他尊重自然基礎設施,譬如場地的地形、氣候和本身存在的植物等。4 奧姆斯特德將保護當?shù)氐淖匀毁Y源作為對某一地域進行規(guī)劃的前提和基礎,因地制宜,從而合理規(guī)劃了土地利用,預先限制了開發(fā)空間,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對自然的不合理侵犯?! ?.1.2奧姆斯特德認為,城市不經規(guī)劃的發(fā)展、人工
3、的肆意建造不僅破壞了自然之美,而且使人們的居住條件變得惡劣,這種情況應該得到及時補救。此外,對于社會財富分配所產生的問題,開放式的公共園林形式可以有效舒緩人們的壓力?! ?.2實踐 在上述理論的指導下,奧姆斯特德實現(xiàn)了諸多不凡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設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園――紐約中央公園,規(guī)劃設計了波士頓公園體系,樹立起城市綠化系統(tǒng)的觀念與理念。 1.2.1紐約中央公園。19世紀,美國園林界誕生了一位重要人物道寧(1815~1852),受英國自然式風景園的啟迪,強調施法自然的重要性。受其影響,奧姆斯特德創(chuàng)造了“Land-scapeArchite
4、cture”,成為風景園林行業(yè)的先驅。紐約中央公園是奧姆斯特德對“道寧思想”的繼承和對自身思想的重要實踐?! ≡诩~約中央公園內,奧姆斯特德盡量開發(fā)著公共園林的隱形價值。各個階層的人們在這里進行健身、家庭聚會、緬懷歷史的集會等各種群體活動,提高了人們情感交流與自我注重的意識?! ?.2.2波士頓公園體系。波士頓公園體系被稱作“波士頓翡翠項鏈”,指的是由九部分公園和連接它們的道路首尾相連所組成的綠地系統(tǒng)。作為歷史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綠道”,它擺脫了公園設計中的邊界,奧姆斯特德站在超脫一個設計的高度,實現(xiàn)了宏觀上的和諧。 波士頓公園系統(tǒng)的建立,讓市民有了城市之
5、內“無處不園林”4的體驗。人們不再需要走很遠的路程來到公園,而是能夠像接近道路一樣,接近這些綠地?! ?追尋奧姆斯特德規(guī)劃理論的源頭 2.1直接原因與歷史契機 在試圖深入了解奧姆斯特德的過程中,很容易在各種研究論文中找到對于19世紀美國工業(yè)城市發(fā)展的描述。如果說促成奧姆斯特德登上規(guī)劃和風景園林設計舞臺的直接原因是19世紀轉型為工業(yè)化的美國城市,那么其契機就是英國皇家公園的公共化(譬如格林公園、海德公園等)?! ?.2根本原因與時代需求 站在今天,我們看奧姆斯特德的理論,仿佛一切都是順應人意而又理所應當?shù)?,他的思想與理論已經隨著近現(xiàn)代城市200年來的發(fā)展
6、,已經植入我們的頭腦當中。然而奧姆斯特德在規(guī)劃領域里之所以長久地占據(jù)地位,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他在工業(yè)發(fā)展大環(huán)境中,對于人類本性需求的率先感知?! ?9世紀的美國城市里,市民們正經歷著時間和空間的雙重不適。歷史上,在“工業(yè)”出現(xiàn)之前,人類的發(fā)展就已經長達數(shù)十萬年。在這無比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人類從來都是靠雙手勞作,效率低、節(jié)奏慢。工業(yè)大發(fā)展之后,隨著生產效率飛速提高,城市迅速擴張,適應了大自然的人類基因不能適應這突如其來而又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工業(yè)發(fā)展速度極快,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內便可經歷所謂“生產能力的變革”4,這與漫長的人類發(fā)展歷史不相適應;另一方
7、面,城市內空間資源十分有限,但在以往人類漫長的發(fā)展時間里,人類生存在自然當中,人們習慣將收獲共享、個體之間地位相對平等、領地范圍相對較大,所以對于那些城市居民而言,空間上的不適也是另一種挑戰(zhàn)。于是人們恐慌、焦慮,城市氣氛開始變得緊張。 中國古代文人在更早的時候就思考描述過人的這種特點。蘇軾在《赤壁賦》中寫“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似乎與奧姆斯特德的初衷相契合。只有自然能使人感受到“無盡”和“共適”的輕松,緊張的城市迫切地需要公共園林元素的加入?! 倪@個角度,便不難
8、理解奧姆斯特德所說的:建設城市公園系統(tǒng)是城市居民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