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談數學生本課堂教學中的互動生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淺談數學生本課堂教學中的互動生成針對當今的課堂教學改革,生本教育猶如雨后春筍般勃然興起。當然,像我們戰(zhàn)斗在教學第一線的語、數教師也就義不容辭地投入到“生本教育實驗中”。郭思樂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兒童的發(fā)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對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而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fā)和引導,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币簿褪钦f“生本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一種教育模式。從傳統(tǒng)的“師本”轉變?yōu)椤吧尽?,強調把學習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
2、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而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指導者和引導者。并且要高度尊重和相信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構建和諧、歡樂、高效的課堂氛圍,這才是“生本教育”的精髓所在,下面就本人執(zhí)教《倍的認識》一課的點滴感受,與大家分享如下:有感之一: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更要創(chuàng)新教材。上完“倍的認識”一課,我在本班作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同學們,你覺得“倍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什么地方最有意思?隨后,對調查的情況進行了整理。從統(tǒng)計的數據可以看出,低
3、年級的學生對于帶有動畫、音樂的畫面特別有興趣。一方面,這是由于他們的年齡特征所決定的;另一方面,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生學習需要一個自由、開放而有趣的情境。不要小看這些“無關緊要”的動畫和音樂,;它們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效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和低估的。我認為,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利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因此,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補充和調整。在“倍的認識”一課中,我利用學生熟悉的
4、慶中秋節(jié)圖片,引出在此佳節(jié),我們通常要吃什么?學生隨之回答月餅,然后,切換第二張圖片:2個月餅為一組,有3組,并向學生介紹,這就是我們昌吉人生產的麥趣爾月餅,接著問:表示幾個幾呢(3個2)?應怎樣列式?(2×3),然后向學生說明:月餅雖然營養(yǎng)豐富,但含糖量高,不易消化,同學們可不能多吃了,進行一點課外常識的補充,隨后接著說道:吃完了月餅,再來點爽口的水果好嗎?學生則會異口同聲地回應:好。緊接著出示第三張水果圖片(3個蘋果一組,有2組),問到:誰能說一說圖上表示幾個幾呢?(2個3),怎樣列式?(3×2
5、)。由于這些情境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會很自然地就感受到2個一組或3個一組就是一份,就是一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本節(jié)課的實際課堂教學證明,我這樣的設計和引課是成功的,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新課標的要求。有感之二:生本理念要落實在學生的一言一行中1、在數學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動手圈一圈,擺一擺,說一說,猜一猜等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進行數學活動的機會,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比如:在觀察并比較“爽歪歪”的瓶數是“可口可樂”的幾倍
6、時,先出示一排:“爽歪歪”圖片(16瓶),并很快隱去,接著,讓學生猜一猜“爽歪歪”的瓶數是幾個4瓶?再出示“可口可樂”有4瓶(圖略),讓學生同桌相互討論后回答,有的猜有3個4瓶,有的猜有4個4瓶,有的猜有5個4瓶,就是沒有人猜1個4瓶或2個4瓶,這就說明學生的年齡雖小,但已經知道把數與形結合起來猜,并能在這一情景中估計出數的相對大小的關系,最后教師出示正確的結果:“爽歪歪”的瓶數有4個4瓶,這時,學生發(fā)出一片歡呼聲,為猜對的學生加油,這樣的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數感
7、。2、讓學生在動手做中感知,體驗知識的生成《數學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自由活潑的、主動的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要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問題的熊力,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倍的認識”一課教學中,我在深鉆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兒童的思維形式,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教材中例
8、2的生成過程進行了豐富和延伸,使學生在具體地動手做中去觀察,去思考,逐步展示知識的生成過程,由具體形象思維和動作思維慢慢向抽象思維過渡,使學生在頭腦中有了“倍”的表象,并體驗到“倍”的含義的作用,比如:教師在黑板上擺出一個正方形,緊接著問:“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回答是1個4根,隨后讓學生再接著擺出兩個正方形,并指名板演,引出2個4根,然后同桌討論一個正方形與兩個正方形之間有什么關系?也就是1個4與2個4之間的倍數關系,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每一環(huán)節(jié)都以學生的認識特征和數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