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明體與達用:二程實學思想芻議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明體與達用:二程實學思想芻議提要:宋元明清以來的“實學”思潮肇始于二程。二程“實學”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從經(jīng)學導入,并明確地提出了“治經(jīng),實學也”的命題。但其“實學”的內(nèi)涵卻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經(jīng)學所能范圍,從某種程度上說,二程稱“治經(jīng)”為“實學”,只是在借題發(fā)揮,通過其對“治經(jīng)”的特定詮釋,將傳統(tǒng)的經(jīng)學納入其自己所發(fā)明的理學體系之中,即以理學中的“義理性命”之學來詮釋“實學”。這是二程“實學”概念的第一個內(nèi)涵。從另一方面來說,二程始終固守著儒學“經(jīng)世致用”的傳統(tǒng),“實學”一詞又指向一種“經(jīng)世致用”之學。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二程來說,與“義理性命”之學一樣,“經(jīng)世”之學同樣是其理學體系中應有
2、的命題之一?!傲x理性命”之學與“經(jīng)世致用”之學在二程思想體系中可說是互為體用:對義理性命的窮究,則能得宇宙人生之“全體”;經(jīng)世以致用,則能顯此“全體”之“大用”。有其“體”則必有其“用”,故作為“義理性命”之學的“實學”的邏輯結果必然是“經(jīng)世致用”之學;從另一方面而言,“體”為“本”而“用”是“末”,故“經(jīng)世致用”之學必然要以“義理性命”之學為邏輯前提與先行之工夫。由此可見,二程所謂“實學”者,是要明其體之“實”,又能達其用之“實”,可謂為有“實體”、“實用”之學。一近年來,“實學”一詞在學術界被使用得相當廣泛,對“實學”的研究也得以相當深入的展開,并產(chǎn)生了不少頗有建樹的成果。[1
3、]但“實學”一詞的含義卻相當廣泛,其所指涉的對象也不盡相同,宋代學者心目中的“實學”與明清時學者心目中的“實學”內(nèi)涵不盡相同,宋代學者中又有理學陣營與浙東學派之分,而明清學者所倡言的實學,更是五花八門,如有學者就將之歸納為“實體實學、經(jīng)世實學、質(zhì)測實學、考據(jù)實學和啟蒙實學”等五類。[2]不過,在筆者看來,“實學”之名的成立,乃是儒家學者對儒學自身反思的結果,因此,從學術史的角度來說,所謂的“實學”,只能是作為儒學之一種的“實學”,如此則諸如涉及自然科學領域里的一些學問或西學東漸后傳入的西學等內(nèi)容當不屬于所們所討論的范圍之中。[3]古無“實學”之名。在孔、孟、荀等儒學先師那里,儒學之
4、終極關懷始終不離孔子所說的“修己以安百姓”[4]這一極為現(xiàn)實的目標,也就是說,儒學之成立,從根本上說一開始就立足于一個“實”字上,故先秦儒者并不刻意標榜一個“實”字來做為儒學之特征。只是后世有些儒者逐漸偏離了儒學原有的旨趣,遂有批評者起而倡言“實學”之名。[5]所謂“實學”,其關鍵在于“實”字。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儒者最大的實事莫過于“修己以安百姓”,我們也可以引一位學者所說的,“儒家的價值信仰、知識系統(tǒng)總是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實踐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6]因此,從儒學的角度來說,所謂“實學”之“實”,不外乎可從兩個層面來考量,其一,從社會層面來看,它總是關注著社會現(xiàn)實,力求“實”有用于
5、世道(安百姓);其二,從個體實踐來說,躬行踏實地去踐履,從而“實”有益于個人道德的提升(修己)。本文對二程(程顥,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1032-1085;程頤,字正叔,學者稱伊川先生,1033-1107)“實學”思想的討論,也主要以這兩點作為標準?! 《卧髑逡詠淼摹皩崒W”思潮肇始于二程,而二程“實學”的提出首先是對傳統(tǒng)經(jīng)學反思的結果。在二程看來,漢唐以來以對儒家經(jīng)典進行章句訓詁為目的經(jīng)學乃是一種不實無用之學,如伊川說:漢之經(jīng)術安用?只是以章句訓詁為事。[7]對于當時的科舉考試中士子們只知記誦經(jīng)文與章句訓詁,伊川也給予嚴厲的批評:明經(jīng)之屬,唯專念誦,不曉義理,尤無用者也。[8
6、]但是,對于一個儒者來說,“經(jīng)”本身既然是圣人所作,那就一定不會是沒有意義的,所謂“圣人作經(jīng),本欲明道”。[9]因此,二程一方面批評當時的經(jīng)學無用不實,但同時對于真正能體現(xiàn)圣人制作之意的經(jīng)學,則冠之以“實學”之名,《二程遺書》載“蘇季明嘗以治經(jīng)為傳道居業(yè)之實,居常講習,只是空言無益,質(zhì)之兩先生”,伊川回答說:治經(jīng),實學也,譬諸草木,區(qū)以別矣。道之在經(jīng),大小遠近,高下精粗,森列于其中。譬諸日月在上,有人不見者,一人指之,不如眾人指之自見也。如《中庸》一卷書,自至理便推之于事。如國家有九經(jīng),及歷代圣人之跡,莫非實學也。如登九層之臺,自下而上者為是。人患居常講習空言無實者,蓋不自得也。為
7、學,治經(jīng)最好。茍不自得,則盡治五經(jīng),亦是空言。今有人心得識達,所得多矣。有雖好讀書,卻患在空虛者,未免此蔽。[10]這一段文字可以說是二程對“實學”這一概念最為明確的表述。伊川在此正式以“實學”來指稱經(jīng)學,并且認為,學圣人之道,最實在的辦法莫過于治經(jīng),即所謂“治經(jīng),實學也”。然而,既然“經(jīng)”所傳達的是圣人的道,是實實在在的,那么,為什么長期以來治經(jīng)之學卻又成為“空言無實”之學呢?在二程看來,這主要是由于學者“不自得”的緣故,即不能切身地去體會經(jīng)中所包涵的“道”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