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先》易解(上)

《恒先》易解(上)

ID:22434089

大小:100.00 KB

頁數(shù):37頁

時間:2018-10-29

《恒先》易解(上)  _第1頁
《恒先》易解(上)  _第2頁
《恒先》易解(上)  _第3頁
《恒先》易解(上)  _第4頁
《恒先》易解(上)  _第5頁
資源描述:

《《恒先》易解(上)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恒先》易解(上)上博楚簡《恒先》是上蒼賜予中外學術界的又一件珍貴禮物。[1]龐樸先生謂之“首尾完好,有殘無缺,文字工整,篇章清晰,誠為難得瑰寶。惟其思想內(nèi)容,未必明白易曉,因而編聯(lián)釋讀,多有商榷余地。”[2]它一問世,便再一次激發(fā)了中外學者的巨大研究熱情,并已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3]在諸位前輩時賢的啟發(fā)下,筆者在此略抒管見,以就正于方家。為了討論方便,先錄出釋文,以李零先生的釋文為主,以龐樸先生的簡序為準,兼容各家,斷以己意,為方便排版,盡量徑用今字,為標明次第,姑分兩篇、五章[4]、十八節(jié),竹簡編號用黑方括號標

2、出:恒先【3背】[5]一、恒先無,有樸、靜、虛:樸,大樸;靜,大靜;虛,大虛。二、自厭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三、[昔]者未有天地,未【1】有作行,出生虛靜,為一若寂,夢夢靜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四、氣是自生,恒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恒、氣之【2】生,不獨有與也。或,恒焉,生或者同焉。五、昏昏不寧,求其所生:異生異,畏生畏,韋生非,非生韋,依生依。求欲自復,復【3】生之生行。六、濁氣生地,清氣生天。氣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異生,因生其所欲。七、業(yè)業(yè)天地,紛紛而【4】多

3、采物。先者有善,有治無亂;有人,焉有不善,亂出于人。八、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8】有剛;先有圓,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長。天道既載,唯一以猶一,唯復以猶復。九、恒、氣之生,因【9】復其所欲。明明天行,唯復以不法。智既而亡思不天。十、有出于或,生出于有,音出于生,言出于音,名出于【5】言,事出于名?;蚍腔?,無謂或;有非有,無謂有;生非生,無謂生;音非音,無謂音;言非言,無謂言;名非【6】名,無謂名;事非事,無謂事。十一、恙宜利主,采物出于作。作焉有事,不作無事。十二、與天之事,自作為事

4、,甬以不可賡也。十三、凡【7】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學比焉。舉天下之名虛屬,習以不可改也。十四、舉天下之作,強者果天下【10】之大作,其冥尨不自若。作甬有果與不果?兩者不廢。十五、舉天下之為也,無夜也,無與也,而能自為也?!?1】十六、舉天下之生同也,其事無不復。十七、天下之作也,無許恒,無非其所。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恒而果述,甬或【12】得之?甬或失之?十八、舉天下之名無有法者,與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甬有求而不慮?【13】一、恒先無,有樸、靜、虛:樸,大樸;靜,大靜;虛,大虛。此句目前學者皆讀為:“恒先無

5、有,樸……”按,《莊子·天地》云:“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名?!逼渲械摹疤┏跤袩o”與“恒先無”正相對應,[6]“泰”與“恒”正相對應,[7]“初”與“先”正相對應,“有無”與“無”正同?!盁o”與“虛”古韻同屬魚部,正好押韻,而“有”屬之部,與“虛”不諧韻。古文獻中“虛靜”(含“虛”與“靜”對舉之例)比“靜虛”(含“靜”與“虛”對舉之例)更為常見,《恒先》下文即有“出生虛靜”,在此用“靜虛”而不用“虛靜”,當即為與“無”押韻之故。因此,讀“恒先無有,樸……”雖然亦可,且“無有”確為古代文獻所習用,但其文氣

6、有些不順,不如讀“恒先無,有樸……”文從字順,韻諧意通。1、恒先:道在宇宙演化之最初。恒:道也,宇宙之本原。本篇下文即云:“氣是自生,恒莫生氣?!盵8]先:初也,太初,宇宙演化之最初?!稄V雅·釋詁一》:“先,始也。”《莊子·知北游》:“外不觀乎宇宙,內(nèi)不知乎太初。”《莊子·列御寇》:“迷惑于宇宙,不知太初。”李零先生已指出,“恒先”已見于馬王堆帛書《道原》“恒先之初,迵(洞)同大虛,虛同為一,恒一而止,濕濕(混混)夢夢,未有明晦。”[9]并云:“‘恒先’是道”,“‘恒先’是‘道’之別名”,解釋為“終極之先”,“就是指先

7、天地而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作為永恒創(chuàng)造力的‘道’”。許多學者從之。按,以“恒先”連讀,作為一個復音詞,固無不可,但鑒于“恒先”在古文獻中極為罕見,帛書《道原》雖有一例,但頗可疑,[10]而“恒”與“?!眲t互通[11],在古文獻中常為“道”之同義詞,故在此以“恒先”為恒之先,以“恒”為道,似更合文義。該篇下文“氣是自生,恒莫生氣”即是明證?!独献印返谝徽拢骸暗揽傻?,非常道。”“?!痹诖擞枮楹愠?、永恒,用來修飾“道”。在某些語境中“?!笨芍苯又复暗馈?,如《老子》第十六章“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第五十五章“知和

8、曰常,知常曰明”,帛書《經(jīng)法·論約》:“不循天常”,《莊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荀子·天論》“天行有常”,等等。考慮到古文獻因避漢文帝諱有改“恒”為“?!敝?,許多“?!币苍S原本就作“恒”,而在帛書《老子》中,通行本《老子》中的“?!奔炊嘧鳌昂恪?。從文字學上來考察,“恒”字淵源甚古。殷人先祖即有一位王恒。[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