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古意識探微

崇古意識探微

ID:22944281

大?。?0.50 KB

頁數(shù):17頁

時間:2018-11-02

崇古意識探微  _第1頁
崇古意識探微  _第2頁
崇古意識探微  _第3頁
崇古意識探微  _第4頁
崇古意識探微  _第5頁
資源描述:

《崇古意識探微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崇古意識探微中國文化史上存在普遍而強烈的崇古意識,這是一個不該被忽視的現(xiàn)象。所謂崇古意識,就是以古風、古言為真、善、美的價值標準,以“先王”、“古圣”為最高人格理想,以古代社會為理想社會,以遠古圣人為禮儀、法度、技術(shù)和器具的創(chuàng)始人、發(fā)明者。崇古意識幾乎滲透到中國文化的每一領(lǐng)域,無論在哲學(xué)、歷史、倫理、宗教還是在醫(yī)學(xué)、歷法等學(xué)科,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這種文化底蘊和民族心理。這一觀念如此之盛,以至歷史的回復(fù)意識成了中國文化強大的潛流。崇古意識的文化涵義是什么?滋生這種價值觀念和民族心理的根源是什么?這是本文所感興趣的問題。一讓我們先從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說起。這就是:中國文化史上各家各

2、派差不多都推崇某些古代圣王。儒家崇堯、舜、三代圣王;墨家亦崇堯、舜,猶崇大禹;道家及其派生的道教、黃老學(xué)派,則崇神農(nóng)、黃帝;陰陽家崇黃帝;《易傳》以包犧氏、神農(nóng)氏為理想人格;《淮南子》以伏羲、女媧為神圣楷模。還有被抽象掉具體人格的“皇”、“帝”、“先王”、“圣人”、“古者圣王”、“真人”、“至人”、“神人”等。這些古圣和他們所代表的時代,作為價值標準和理想狀態(tài),包含以下內(nèi)容:1、古代圣王治下的政治是最完美的,即所謂“古之治天下者必圣人”(《大戴禮記·誥志》)??鬃訉χ芪幕瞥鐐渲?,對堯舜之政更是五體投地:“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

3、《論語·泰伯》)孟子精心設(shè)計了一個仁政理想,并稱先王之世就是這種理想狀態(tài);墨子把他的社會理想——兼愛、尚同、尚賢,寄托在“夕三代圣王”身上;莊子贊揚“古之王天下者”,順應(yīng)天地法則,如日月四時之運行,如云行雨施(見《莊子·天道》);陸賈斷言,虞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使天下大治(《新語·無為》)。2、古代的道德風尚最為完美。墨子相信三代圣王之時,人們兼相愛,交相利;孟子盛贊先王“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充分體現(xiàn)了仁義禮智;《禮記》夸耀三代以上大道流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淮南子》認為古之王天下者,“其德生而不殺,與而不奪”,天下共懷其德(《淮南子·汜

4、淪訓(xùn)》);朱熹聲稱三代以上“天理流行”。3、古人、古圣最合乎道、自然或天性。老子認為古人有象赤子一樣樸素的品質(zhì)和混沌的天性;莊子認為古真人之智臻于“至矣”、“盡矣”(《莊子·齊物》),能“不知惡死,不知悅生”,與天同一(《莊子·大宗師》);《淮南子》描述天地未分,窈窈冥冥之時,“圣人法天順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保ā痘茨献印ぞ裼?xùn)》);就連古人的養(yǎng)生法則也完全合乎陰陽自然之理?!饵S帝內(nèi)經(jīng)》形容上古真人能“法于陰陽,和于術(shù)數(shù)”,完全按照天道規(guī)則生息(《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4、古代圣賢是文明制度的創(chuàng)立者,即所謂“作之謂圣”(《禮記·樂記》)的觀念。這里又有兩種情

5、形:一是舉凡一切禮儀、道德、法度、文明生活方式,都是古圣有目的建構(gòu)的。例如荀況和韓非就認為,古圣人制訂禮儀倫理法則,教化人民。后世所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之說,也是這種觀念的變種;二是舉凡一切技術(shù)、器具,都是古圣創(chuàng)造的。《越絕書·外傳記地傳》云:“神農(nóng)嘗百草水木甘苦,黃帝造衣裳,后稷產(chǎn)穡制器械?!薄俄n非子·五蠹》云:圣人教民“構(gòu)木為巢,以避群害”,“鉆燧取火,以化腥臊”;《周易》言包犧氏觀物取象,制作百工;韓愈認為是古圣人對民眾“教之相生相養(yǎng)之道”(《原道》)。5、古人古言是真理的標準。思想家們論理述義時,習慣從古人那里尋找根據(jù)。所謂“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墨子

6、·非命上》);所謂“毋剿說,毋雷同,必則古昔,稱先王”(《禮記·曲禮》);所謂“故為道者必托之于神農(nóng)黃帝而后能入說”(《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就是指此。這種十分奇特的“邏輯”的“格”可以簡要地表述為:∵先王(或上古)A,∴A。這種不是邏輯的“邏輯”充斥著中國歷史文獻。有趣的是,這種邏輯規(guī)則的運用常常是下意識的,不假思索的,甚至那些革新人物也是如此(詳后)。人們論理述義時引古據(jù)圣,也都明白這不是在做信史考據(jù),而是“拉大旗做虎皮”。明知不是信史,大家卻都這么假托,這么默認,以至形成一種思維規(guī)則,這就令人深思。與崇古義時相伴隨的是不斷衰退的文明史觀。老子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7、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老子》第38章)。孔子美堯舜,贊古人,視后人都是“斗筲之人”,微不足道(《論語·子路》)。莊子斷言混芒時的古人最合乎自然,至燧人、伏羲,只能“順而不一”;至神農(nóng)、黃帝,只能“安而不順”;至唐虞時,則離道去德,民心惑亂了(《莊子·繕性》)?!抖Y記》借孔子之口,感嘆三代以上,大道流行,天下為公,三代以后退至小康了。卲雍形容三皇之世如春,五帝之世如夏,三王之世如秋,五伯之世如冬。朱熹認為三代以上,天理流行;三代以下,人欲橫流,“后世只是無個人樣!”(《朱子語類》卷108)總之,越往上古,人越純真,越合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xué)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yù)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