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及教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及教法 1、奧爾夫的基本情況及影響如何? 卡爾.奧爾夫(1895—1982),西德慕尼黑人,當代著名的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1961年前一直是慕尼黑高等音樂學院作曲系的教授和主任,1961年開始任薩爾茨堡莫扎特學院奧爾夫研究室主任。從1935到1942年,奧爾夫共創(chuàng)作了三部成熟并有影響力的舞臺作品:《卡爾米納•布拉納》(CarminaBurana,有譯作“布蘭詩歌”、“巴伐利亞歌曲”、“世俗歌曲”等,1935——1936)和兩部根據(jù)格林童話改編的“童話歌劇”(Marchenoper)——《月亮》(DerM
2、ond,1938)和《聰明的女人》(DieKluge,1942)1948年開始到1949年完成《安提戈涅》(Antigonne)《暴君俄狄捕斯王》(OedipusderTyrann,1959)及《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1968)《世界末日之劇》(1973)他的音樂教育思想體系和方法,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和影響最大的教育體系之一,正在全世界五大洲廣為應用。他的《學校音樂教材》正被譯成了二十多種文字,為許多國家所廣泛使用.奧爾夫說過:“我寫這個教材,是為了表明一種觀念,所以,關系到世界的不是這部《學校音樂教材》,而是這個觀念本身。
3、”這就說明:要了解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首先必需了解他的基本思想觀念,只有從這里才能理解和掌握他具體的教學法,使用他具體的教學內容。按照他的構思創(chuàng)作或改制的"奧爾夫樂器"也已風靡全世界。他的教育思想及教材,目前不僅為愈來愈多的人們所接受,而且與多民族的音樂相結合,產生出了更適合本民族,和本地區(qū)使用的教材?! ?、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初,在歐洲興起了一種"回歸自然"的運動。青年們手拿吉他,赤著雙足,唱著民歌,跳著一種赤足"表現(xiàn)舞"。這種歌與舞的新風格,新的結合,給了奧爾夫
4、很大的啟示。他贊賞歐洲古典音樂,但他認為已發(fā)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音樂的進一步發(fā)展必須另辟蹊徑。1924年奧爾夫與友人軍特合辦了一所"軍特體操—音樂—舞蹈學校"使音樂與舞蹈融為一體,探求音樂與動作的結合以進行綜合的教育研究。他們所編的基本教程,成為后來奧爾夫音樂學校的先導?! ≌窃谲娞貙W校的音樂舞蹈教學實踐和創(chuàng)造活動中,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得以形成。后來,在電臺,電視臺舉辦得一系列兒童音樂節(jié)目活動,受到了兒童們得熱烈歡迎并引起各界得巨大反響,這更促進了奧爾夫把音樂教育的重點從音樂舞蹈相結合轉向了兒童音樂教育。他于1950年至195
5、4年陸續(xù)出版了《兒童音樂教材》五卷,從此奠定了他新穎獨特得音樂教育體系。他的教育體系和方法首先在本國被廣泛采用,后來通過1961年在奧地利成立的"奧爾夫研究所",采用教師進修培訓或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等多種渠道,逐漸擴大了國際影響,并為各國培養(yǎng)了大量的師資,使奧爾夫教學法流傳至各國,并在各國開花結果。我國臺灣的林雄德先生于60年代拜訪過奧爾夫。上海音樂學院廖乃雄教授,曾于80年等三次去西德與奧爾夫見面。奧爾夫教學法已成為國際上共認的先進音樂教育體系和教學方法,它不僅應用于普通音樂教育,而且也應用于特殊教育和康復治療領域。不論在我國或其它國家;對
6、于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或多或少都存在或存在過一些誤解、曲解或片面的理解,例如有人“瞎子摸象”式地誤認為:奧爾夫音樂教育不過是要孩子拍拍掌、跺跺腳”,只知道節(jié)奏訓練,屬于“小兒科”、“只局限于啟蒙教學”等等。在我國,還有一種誤解:認為它是“舶來品”,“洋貨”,會“不利于我們的民族化”。殊不知奧爾夫歷來主張必需從此時此地出發(fā),必須結合本地區(qū)本民族的語言(甚至本地區(qū)方言)、音調,強調應當主要以當?shù)氐耐{、民歌為基本根據(jù)。到目前為止,不論在日本、加納或法國等等,各個洲、各個國家都同時有兩部平行的教材:一部是奧爾夫--凱特曼編的《學校音樂教材》五卷,
7、另一部是本國人用本民族的語言、音調、童謠民歌編成的《奧爾夫學校音樂教材某某國版》,甚定除了奧爾夫樂器外,同時還采用了本民族、民間的樂器方。由此可見: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不存在“民族化”的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以民族化為前提的。廖乃雄翻譯了他的《學校音樂教材》第一卷和凱特曼編的《節(jié)奏練習》奧爾夫的音樂教育觀念,就是要從這個古老的源頭出發(fā),去革新音樂教育:主要不是致力于教會學生學什么,而是啟迫、發(fā)掘學生(特別是兒童)生而具有的這種習性,通過游戲式、即興性地奏樂本身,通過自然地、音樂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過語言、動作、表演和音樂的全面有機結合,通
8、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去學會音樂、掌握音樂。這樣的觀念實質上是古老的,但對于千百年來背離了音樂的本源和本質的許多音樂教育(包括教學法)卻又是新的,“意味著音樂教育革命的?!?、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