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從《詩經(jīng)》婚戀詩看周人婚姻狀態(tài)》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從《詩經(jīng)》婚戀詩看周人婚姻狀態(tài)摘 要:《詩經(jīng)》反映了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當(dāng)時社會政治、文化、民俗、禮俗都有一定程度的折射?!对娊?jīng)》婚戀詩主要表現(xiàn)出這樣幾個特點:媒妁之約與自由戀愛共存的婚戀結(jié)合方式;“六禮成婚”是主流的婚姻模式,而“仲春之會”則是在特殊條件下的手段及補充;同時存在媵妾制與一夫一妻制并舉的婚姻模式。本文試從這些詩歌表現(xiàn)的多元的戀愛狀態(tài)以及婚姻模式來展現(xiàn)周代各個階層人民的婚姻生活狀態(tài)。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婚戀詩;聘娶婚;媵妾制;一夫一妻;六禮成婚 戀愛、婚姻是人類生活的一個永恒話題。古往今來,描寫愛情婚姻生活,是文學(xué)藝術(shù)所要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詩經(jīng)》作為我國古代第一部
2、詩歌總集,就大量地收錄了這一類題材的作品?!对娊?jīng)》中的婚戀詩,具有很高的美學(xué)和史料價值,便于我們客觀而真實地了解代周代人的婚姻狀況。從《詩經(jīng)》婚戀詩我們可以看出,周代人的婚姻狀態(tài)基本上屬于以下幾種情況。 一、自由戀愛與媒妁之約共存 《詩經(jīng)》第一篇就是一篇愛情詩,“關(guān)關(guān)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國風(fēng)·周南·關(guān)睢》),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描寫了一位青年男子思念一位美麗姑娘的情景?!皾h有游女,不可求思”(《國風(fēng)·周南·漢廣》),“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國風(fēng)·王風(fēng)·采葛》),“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國風(fēng)
3、·秦風(fēng)·蒹葭》),這些詩句都是描寫青年男子思念所愛之人的迫切心情,袁梅《詩經(jīng)譯注》說這是表現(xiàn)“一個癡情的青年,正熱烈追求著心愛的姑娘,徘徊往復(fù),神魂顛倒”。而“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國風(fēng)·邶風(fēng)·簡兮》),和“既見君子,其樂如何!”(《小雅·魚藻之什·隰?!罚?,所表現(xiàn)的則是姑娘對小伙子的愛慕。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周代對青年人是允許他們自由戀愛的,周代的婚戀政策相對來說比較寬松?! ∪欢?,周代究竟是個宗法社會,統(tǒng)治者對其臣民必定有所規(guī)范和要求,以維護其統(tǒng)治和規(guī)范其秩序的需要。因此,當(dāng)時,占婚姻主導(dǎo)地位的是有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聘娶婚,《詩經(jīng)》中大量的相關(guān)婚戀證明了這一點。“取妻如之何?必
4、告父母……取如之何,匪媒不得”(《國風(fēng)·齊風(fēng)·南山》,“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氓》),這說明明媒正娶的聘娶婚是周代男婚女嫁所必須遵循的婚姻法則?! 摹抖Y記·昏義》的“昏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婚聘之事需經(jīng)“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能成為得到宗族社會的承認?! ∵@種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聘娶婚,就統(tǒng)治者的倡導(dǎo)而言,主要是為了規(guī)范臣民的婚姻秩序,以維護其統(tǒng)治;就百姓而言,主要出于某種目的,或政治,或經(jīng)濟,或情誼等等。由此產(chǎn)生的婚姻勢必不是或不完全是以愛情為基礎(chǔ),就必然成為一種禁錮美好愛情的枷鎖。“將仲子兮,無愈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
5、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國風(fēng)·鄭風(fēng)·將仲子》。”這首詩就是描述一名女子因為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又敬畏父母之言,在愛的思念和追求與封建禮教束縛的矛盾中痛苦不堪、萬般無奈的情景。 二、媵妾制和一夫一妻制同在 周代社會從政策上基本實行專偶的一夫一妻制,但是由于諸侯國之間政治、經(jīng)濟、軍事結(jié)盟的需要,又出現(xiàn)了“一女多媵”的現(xiàn)象。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記述“諸侯一娶九女,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边@種以血緣姻親的關(guān)系來加強盟國之間的聯(lián)系,稱為媵妾制?! ≡谏鐣讓?,經(jīng)濟地位決定一般人只能是一夫一妻。有的男子甚至在適婚年齡娶不到或娶不起妻;同樣,也有適婚青年女子嫁不出去的情
6、況。周禮婚制規(guī)定,男子的適婚年齡是二十至三十歲,女子則是十五至二十歲。然而,由于多種外在因素的制約,并非所有適齡男女都能如期締結(jié)良緣,男子三十尚未娶妻,女子二十尚未出嫁者往往有之。這在重視人口繁衍的周人看來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因此,《周禮·地官·媒氏》上說:“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本褪菍τ诨辇g達到最遲極限的男女,朝廷掌管萬民婚事的媒氏就要強制執(zhí)行,這種婚姻《周禮》上稱為“婚會”?!盎闀笔菍榇簖g男女自主擇偶而專設(shè)的?!对娊?jīng)》中的不少詩歌反映了周代“會男女”的風(fēng)習(xí),《國風(fēng)·鄭風(fēng)·溱洧》就是其中極有代表性的一篇。詩曰:“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7、?!彝^乎!洧之外,汙且樂?!S士與女,伊其謔,贈之以茍藥?!背娭仆菩小盎闀钡闹埸c在增加人口,以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增強國力。因此,臣民如果既無喪親之故,又無非常之禍,而不在婚月成婚,則被視為違令而受處罰,《周禮·地官·媒氏》說“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在這種狀況下成婚的男女只可能是一夫一妻。 由于政治地位、經(jīng)濟條件以及家族勢力或出于某種目的等原因,一夫多妻多妾現(xiàn)象也還普遍存在。據(jù)《禮記·曲禮》記載,“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妾”,“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