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典型事跡材料:下崗職工的詩癡生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典型事跡材料:下崗職工的詩癡生活“生活”這個概念,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悲觀者認為生活就是苦難與痛苦;而對于樂觀者則認為生活就是一首流動的詩,一曲快樂的歌!在我們身邊就有這么一個人,他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卻用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賦予了自己別樣的人生。他堅守著清貧,卻懷抱著興趣與愛好,執(zhí)著地書寫著人生的詩篇。他說:“詩歌就是他的生命,他有理由為它選擇堅守?!惫适碌闹魅斯?*,今年56歲,原**酒廠下崗職工,現(xiàn)為**《**詩刊》主編。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筆者有幸走進了老陳的家里,這時讓人感受到的是: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直向我們撲來。就在這狹窄的空間里,**與詩歌為伍足足相處了3
2、0年,他說:“這里就是他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的天堂,現(xiàn)在都習慣了這種與詩為友的生活,每當他從外面歸來,一走進自己的家里,就有一種親切感,因為在這個并不算寬的空間里,它見證了自己平時創(chuàng)作中的苦與樂,正是在這里使他得到了生活給予的樂趣,也正是在這里讓他真正感覺到了與詩歌同在。”生活中的**質(zhì)樸率真,自下崗后就一直賦閑在家。雖說生活上比較清貧,但他的詩歌夢一直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相反這種清貧的生活卻給予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力量源泉。人非圣賢,說起詩歌創(chuàng)作,老陳也曾有過迷茫,有過困惑,更有過堅守中的放棄。在失業(yè)后的困境中,在與別人的議論中,他也飽受了人間的冷暖與滄桑。正是妻子與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讓他重新找到
3、了自我,使他重新收拾起疲憊的心情,依然決然地拿起了手中的紙筆,重新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而那些心中的苦悶與抑郁,卻一個個都成了老陳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天然素材。在與家人的平淡生活里,妻子劉麗芝也從他的詩歌中感到無比的快樂與幸福。當我們提起**寫詩時,坐在一旁的妻子接過話茬,笑著數(shù)落起老陳創(chuàng)作時的癡迷。她說老陳有時候為了寫好一首詩,連飯都顧不上呷了,有時上街的時候,老陳走著走著就看不到人了,結果她回到家一看,原來他正在聚精會神地寫著詩。這時憨厚的老陳也趕緊為自己辯解,并道出了他之所以回家的原因,他說:“上街的時候與她走在一起,突然有了靈感,因為手上沒有紙和筆,不能馬上記下來,為了不忘記,他只好趕快跑回家,
4、把當時想到的詩句立即記錄下來,這樣就不會忘記了,由于當時比較急,所以忘記了與妻子說一聲......”老陳嗜詩如命,時常癡迷于詩歌創(chuàng)作,有時為了詩中的一字半句,甚至會通宵達旦熬到天亮,有時為了能夠捕捉到詩中的靈感,時而行為怪異,讓人匪夷所思,作為詩人的**,就是因為這樣沉迷于寫詩,才會被文朋詩友戲稱為“詩癡”,事實證明:他作詩癡就癡在對詩歌的永恒追求中,更癡在對詩詞創(chuàng)作的完美追求里.。詩友甚至當著老陳的面調(diào)侃說,老陳你得了“詩癡”病。大家這么說他只是從內(nèi)心被他的這種精神所感動與佩服。為了每首詩都能夠充分反映生活,能夠達到某種境界,老陳還時常到外面體驗生活,邀幾個文朋詩友在一起談天論地,其樂
5、融融。從平凡的生活中,找尋自己創(chuàng)作中的那份詩情畫意,則是老陳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堅守的信念,當然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有著切身的體會:“做學問需要安靜下來,老老實實地去做,寫詩要的是激情與靈感。靈機一動,心血來潮和偶然天成就是好詩,我認為凡事刻意造作去寫的詩,大多不是好詩,創(chuàng)作時間也是隨機的,不分白天與黑夜,不分早晨與傍晚,有時在睡夢中,有時在吃飯時,有時在走路的過程中,例如我的“一句童話”詩作,就是在一天晚上深夜所得,當時創(chuàng)作的沖動,讓我那天晚上無法安眠,只好深夜起床,提筆寫下了:‘媽媽的媽媽叫故事’這么一句話,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寫詩時是沒有規(guī)律的,要吃得起苦,要善于從苦中找
6、到作詩的樂趣?!薄?」「2」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詩人**正是用自己平生的精力,堅守并看護著自己這片詩畫一樣的家園,用拼搏的汗水澆灌出了人生中一串串絢麗的鮮花.。老陳18歲開始寫詩,到現(xiàn)在為止共創(chuàng)作各類大小詩歌上千首,有一些獲得了大獎,并且上了省級、國家級《詩刊》。其中有二首詩歌:一首是《一句童話-媽媽的媽媽叫故事》,另一首是《兩句不同的話語》,它們都上了國家級詩刊,據(jù)悉這二首詩都實現(xiàn)了我縣對國家級《詩刊》上稿50年來零的突破。自XX年起,老陳還連續(xù)4年榮獲“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他的一些事跡也曾被有關媒體報道過。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F(xiàn)在擔任《**詩刊》主編的*
7、*,也正以百倍的熱情,積極投身于這份崇高的事業(yè)。他說:“詩就是我的生命,而《**詩刊》就是我今后值得用全部生命去呵護的孩子,”在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他在這片屬于他的詩歌家園里,能夠開拓出更為廣闊的人生天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