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再談閱讀積累》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再談閱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同時,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提高文化品位,培養(yǎng)審美情趣。在閱讀中,要求學生不僅做到文通字順,而且通過閱讀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命運,關心作品中的人物命運和喜怒哀樂,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因此,對于中學生,新課標下的閱讀積累不能只停留在字詞識記等淺層次的積累上,而應該注重積累語言,注重思想情感,審美情趣,注重個性發(fā)展,這樣,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喿x是為了積累語言素材。在閱
2、讀中,古今中外名篇名著浩如煙海,佳詞妙句俯拾皆是,學生對這些或精煉或警示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語言見多了,重復多了,積累多了,就會形成語感,在表達時就會自覺不自覺的脫口而出,寫作時自然會妙語連珠?!昂谝菇o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尋找光明”,當學生們用了北島的這句詩時,我感到了他們內(nèi)心的希望;“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4,我看到了孩子們奮斗了努力了就不再后悔的坦然。有些學生雖然積累了很多語文知識名言名句,但只會用于答題,沒有考慮和嘗試過把它們用到語言表達交流的實際中去。這是因為學生記誦名言名句知識只是為
3、了應付考試,是臨陣磨槍,應急背出來的,并沒有深刻理解,沒有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當然做不到遷移了。為了讓學生會用名言名句,首先要讓學生有用的意識,不光是為了考試,還要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和意蘊,把它內(nèi)化為自己的文化積淀。讀過《逍遙游》,學生就會寫道,浩瀚天宇,莊子是一只鳥,扶搖直上九萬里;知道莊周化蝶的故事,學生就會寫道,百花叢中,莊子是一只蝶,一只自知而超脫的蝶。一個學生對莊子有這樣全面的積累和理解,并能這樣靈活地寫進文章中,就會顯得很有文化底蘊?! ¢喿x是為了積累情感。語文是感性的、形象的,閱讀是手、眼、
4、心的統(tǒng)一。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被作品中的某一個人物吸引的時候,當我們和作品中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時,讀后感就會很長時間如影隨形,歷歷在目,揮之不去。好的作品中,作者或文中的人物表露出來的積極的世界觀,如對事物做出的正確的評價,善者褒,惡者貶,弱小者同情,阿諛者鄙夷,正氣者欽佩,勢利者唾棄等,能使讀者形成健康的人生觀,使他們的思想意識往高雅的方向發(fā)展。閱讀《逍遙游》,就會隨著莊子在宇宙遨游騰飛;閱讀《赤壁賦》,就會跟著蘇軾嘆人生之短暫,開胸懷之遼闊;閱讀《陳情表》,就會感受到李密的殷殷孝心;閱讀《巴黎圣母院
5、》,自然會發(fā)現(xiàn)丑陋外表之下的善良美好的靈魂。就是這些閱讀內(nèi)容提高了學生們的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了高尚的情操,提高了他們對美與丑、善與惡的鑒別能力?! ¢喿x是為了培養(yǎng)審美情趣。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開頭就提到“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認識美的本質,逐步培養(yǎng)學生能運用正確的審美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辨別美、丑、善、惡的能力。中學時代是一個人形成高尚的品德、高雅的審美情趣等優(yōu)秀品質的初發(fā)階段,此時的閱讀口味也就影響到人的審美情趣。因此,選擇好的讀物、好的文學作品,可以4使學生
6、直接沉浸于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喿x積累最后要形成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新課標突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形成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核心?! ∪欢?,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作文大都寫成與個性、心靈無關的東西。幾篇中規(guī)中矩的高分范文一出現(xiàn),便紛紛仿效,收起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怕它不高尚、幼稚、膚淺、片面。糾正這種偏向,只有鼓勵學生大量閱讀,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4 幾年前,少年作家韓寒紅得發(fā)紫,許多人都批評他社會觀、人生觀幼稚,但他那些過激的言論其實是由于
7、大量吸收文學作品但接觸社會時缺乏正確的引導而導致的;而比較韓寒不大的年齡與其老練的寫作,現(xiàn)在那些關在象牙塔里而又缺乏閱讀量的青年學生們,又有多少能像韓寒一樣寫出像《三重門》這樣大膽剖析社會,大量引用古今中外文章,語言運用自如、老練,甚至還透出那么一點兒智慧的作品?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人們毀譽參半,不推崇的人認為該文言文幼稚,思想意識陳舊,但不管怎么說,這位現(xiàn)代中學生成功地運用了文言文,他的成功歸功于他那四十多遍對《三國演義》的閱讀。湖南岳陽有個學生叫藍為一,她對《三國演義》可謂到了癡迷的程度。她12
8、歲時對《三國演義》的續(xù)集已寫了20回,可貴的是她對戰(zhàn)場的描寫,對地理、歷史的描述,對古人的稱謂,對各種人物的展示等都與《三國演義》有較好的延續(xù)性。一個12歲的姑娘能有如此舉動,且其文字功力、構思都超過《赤兔之死》,與她對《三國演義》的迷戀有關。她剛識字不久就看《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小學時常講《三國》通俗故事,四五年級時是常偷看《三國演義》電視劇,她還到過不少與《三國》人物有關的地方,對《三國》狂熱地追了五六年,才能結此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