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

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

ID:31695537

大小:55.40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9-01-17

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_第1頁
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_第2頁
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_第3頁
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_第4頁
資源描述:

《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準確了解學情制訂科學合理教學目標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準確地了解學情,是制訂教學目標、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依據(jù)。要了解學生的哪些情況呢?其內容甚廣,諸如:學生學習新知識前是否具備了所必需的已有知識與經驗基礎;對于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學生的學習困難在哪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是什么;學生喜歡的方式是什么……了解學情的方法有問卷調查、訪談、作品分析、課堂觀察等。案例:9的乘法口訣教師第一次制訂的教學目標如下: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9的乘法口訣。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情感目標: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習興趣。教學前教師進行了前測:寫出9的乘法口訣,情況如下表。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將教

2、學目標調整為:①在初步了解9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9的乘法口訣并熟記口訣。②通過觀察、交流、歸納等方法,發(fā)現(xiàn)口訣的規(guī)律,能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找到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③在尋找9的乘法口訣規(guī)律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的規(guī)律性,獲得探索規(guī)律的一些方法。很明顯,這一教學目標與第一次相比,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現(xiàn)狀,也更具有針對性。也只有這樣的教學目標才能夠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教師也進行了如下的學生前測和分析:關于度量的認識,有9名學生回答''度量就是量角的度數(shù)”,另外有2名學生分別回答“用量角器量角”“角的大小的單位”,其余學生均沒有作答。關于度量工具的認識,有31名學生知道名稱

3、,2名學生能說出各部分的作用。關于度量單位的認識,有21名學生知道角的單位是“度”,但不知道是怎樣規(guī)定的;還有學生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1)與角的分類混淆(認為角的單位是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2)與長度單位混淆(認為角的單位是厘米);(3)與角的各部分名稱混淆(認為角的單位是頂點、邊)。關于“你認為量角在生活中有用嗎”的問題,大部分學生覺得有用,但無法舉例;有的學生寫出“量木頭的角,要做家具”;有的學生寫出“要量書的長短”等等。關于度量方法,教師給出了如下4個不同的角,讓學生測量。學生測量的結果如下表。在讀刻度時共有19人次讀錯內外圈的刻度,占13.19%;有22人次沒有做到

4、兩重合,占15.28%O調研結論:①盡管學生學過很多度量的知識,但還不知道什么是度量,缺乏對度量的體驗和認識。②對于角的度量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缺乏一定的認識。③對于度量的單位還比較陌生,標準的產生還不清楚。④對于度量的方法,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答案是正確的,主要是基于學生先前的認知經驗,但是準確的測量方法還不明確。根據(jù)學生調研呈現(xiàn)的問題,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①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學會度量角的方法,感受角的度量在生活中的應用。②經歷制作量角器和度量單位的產生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體會度量的意義。③體會創(chuàng)造和探究的樂趣,發(fā)展學生的度量意識,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文化價值和

5、進一步學習的價值。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必須要考慮學生的感受和學生的學習需求。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關注到“研究學生”的重要性,認識到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經驗、思維方式的重要性,明確學生的頭腦中哪些是困惑的、哪些是不清晰的、哪些是不理解的。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回應學生的學習需求,糾正學生認知中的偏差,解決學習中的困難,這才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總之,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需要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研究教材);需要更有實效、更有生命力(研究學生)。只要我們自己擁有了"研究的意識”和“思考的習慣”,就能教育出更有思想的學生?!按蠛:叫锌慷媸?。”一節(jié)課有

6、了方向,就像海中航行的輪船有了航向。同樣,只要我們有了方向,我們的學生就有了航向。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