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小學兒童親社會行為發(fā)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小學兒童親社會行為發(fā)展〔摘要〕本研究以杭州市114名7?11歲兒童為被試,采用自我報告的方法考察了小學兒童助人、合作、分享、安慰四種親社會行為類型的行為意愿,探討了兒童在四種親社會行為上的年齡發(fā)展趨勢和性別差異,結果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7?11歲兒童助人、分享和安慰行為意愿呈下降趨勢,而合作行為意愿不存在年齡差異;女生的安慰行為意愿顯著高于男生,其余親社會行為類型上沒有性別差異?!碴P鍵詞)親社會行為;社會化;小學兒童〔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13)10-0007-04一、引言1972
2、年,美國學者威斯伯在其《社會積極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親社會行為”這一概念,他用這一詞來代表所有與侵犯等否定性行為相對立的行為,如同情、慈善、分享、協(xié)助、捐款、救災和自我犧牲等。之后很多研究者對親社會行為作了界定。概括地講,親社會行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有些研究者關注親社會行為背后的利他動機,比如Mussen和Eisenberg(1977)認為親社會行為的行為主體不期待任何外來的獎勵,并且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自我犧牲、承擔一定的風險[1]。這樣的界定就使得親社會行為范圍太過狹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親社會行為背后
3、動機是為了獲得對等的利益,如“合作”。在我們的研究中,采納Hay(1994)對親社會行為的界定:任何一種當其發(fā)生后對他人有益,或者是促進與他人的和諧關系,并且行為主體可能不用任何犧牲甚至對主體有益的行為[2]。在此基礎上對四種傳統(tǒng)的親社會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即:(1)助人行為,是強調通過行為主體的努力使他人擺脫其不愿意承受的困境;(2)分享行為,即某人放棄自己的部分資源去使他人受益;(3)合作行為,即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需要雙方行動相互協(xié)調;(4)安慰行為,即采取某種言行去提升另一個人的情緒狀態(tài)。在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研究中,不同
4、的研究者發(fā)現了不同的年齡發(fā)展趨勢。如Staub(1970)發(fā)現助人行為在5?7歲的兒童中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的,在7?11歲的兒童中卻是下降的。Eisenberg和Fabes(1989)對有關研究作了元分析,發(fā)現親社會行為在學前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增加的,并且學齡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多于學前兒童[3]。我國學者李丹和李伯黍(1989)在對4?11歲兒童的利他行為進行研究時發(fā)現,各年齡段兒童做出利他行為的人數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利他行為觀念和實際的利他行為之間的一致性增加[4]o當今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趨
5、勢又是怎樣的呢?通過文獻分析和日常觀察,我們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四種親社會行為類型,即助人、分享、合作和安慰,并以7?11歲兒童作為被試,用自我報告的方法,通過對小學兒童在四種親社會類型的行為意愿的考察,來研究7?11歲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趨勢。二、研究方法(一)被試從杭州市區(qū)的一所公立小學選取一、三、五年級共114名學生作為被試。7歲組被試38名(M=7.5歲,SD=O.46),男19名,女19名;9歲組被試33名(M=9.5歲,SD=O.66),男16名,女17名;11歲組被試43名(M=ll.7歲,SD二0.56),男21名,
6、女22名。(二)研究材料首先與小學生和教師進行討論,列出了小學兒童生活和學習中比較常見的與親社會行為相關的故事情境。然后由三名心理系學生根據引言對幫助、分享、合作和安慰的界定,討論確定12個故事情境,每類親社會行為對應三個故事情境。因為考慮到情境的緊急程度、行為客體的身份和性別都會對行為表現有影響,所以設計的故事情境處于非緊急狀態(tài),行為客體是行為主體的同學,同時不提供行為客體的性別信息,必要時以“他(她)”指代。在每個故事情境被呈現后,要求被試假設是故事中的人物,然后回答在這種情境中自己愿意表現出該行為的程度。為了減少社會贊許性對
7、兒童反應的影響,我們參照Harter提出的方法(Harter,1982)[5],在每個評價問題的開始都描述了兩類人,他們分別以親社會行為和非親社會行為的方式來評價。下面以故事情境為例具體介紹實驗材料。1?助人行為的故事情境:上樓時,看見一位同學因為腳扭傷了,走路有些不方便。行為意愿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去扶這位同學,有些人不會。你會怎么做呢?備選答案:A我肯定會去做;B我可能會去做;C我可能不會去做;D我肯定不會去做。2?分享行為的故事情境:手工課時,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個彩紙娃娃,你帶了很多的彩紙根本用不完。行為意愿問題:在這
8、種情況下,有些人不會把彩紙分給同學;有些人會。你怎么辦呢?備選答案:A我肯定會去做;B我可能會去做;C我可能不會去做;D我肯定不會去做。3?合作行為的故事情境:換新教室了,老師讓同學們把自己的桌子搬到新教室里去。這時候,一位同學對你說:你能不能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