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

ID:32712405

大?。?22.74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9-02-14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_第1頁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_第2頁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_第3頁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_第4頁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_第5頁
資源描述:

《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啟示》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2010年o5月倫理學研究May.,2010第3期(總第47期)StudiesinEthicsNo.3白:;當代西方德性倫理視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日、楊豹(武漢科技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湖北武漢430073)[摘要]自古以來,德性教化是西方倫理學中的重要課題。尤其進入2O世紀50、6o年代之后,西方德性倫理的復興使人們重新審視德性教化。在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學家看來,德性已然失落。他們從實踐教化和理論教化兩個方面展開研究,深化了人們對德性教化的認識,為現(xiàn)代社會中德性教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關鍵詞]西方德性倫理德性教化實踐教化理論教化[中圖分類號]B

2、82—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9115(2010)03—0097—07在古希臘文中,“'ITOtt,~lAIr”(拉丁轉化拼為paideia)就有方德性倫理的角度來看,德性教化可以分為理論教化和實踐“教化”的含義,其詞根為“dLs”,即兒童。而paideia一詞的教化。本義是指撫育和教育兒童;同時,paideia一詞還有“習于一一事”、以及“矯正”和“懲戒”的含義。概括來看,paideia一詞的、實踐教化主要含義是“教并使之習于所教”,或者說,相當現(xiàn)在的教化的1958年,牛津大學的哲學家安斯庫默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基本含義。教化是教

3、育與文化的潛移默化與熏陶,其目標是《哲學》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現(xiàn)代道德哲學》(ModemMor-塑造人的情操、德性與品格。思想家們關于教化的論述很多,alPhilosophy)對現(xiàn)代道德哲學發(fā)起了一個“清算”。這篇論文黑格爾指出,教化就是人的心靈、精神“從個別性向普遍性的的發(fā)表被公認為對功利論和義務論挑戰(zhàn)的檄文。安斯庫默批提升”;伽達默爾認為,“人類教化的一般本質就是使自身成為評功利論和義務論,并且首次提出了德性倫理的主張,從而在一個普遍的精神存在?!?“同時,“每一個使自己由自然存學術界被公認為是當代德性倫理的開拓者,標志著德性倫理在上升到精

4、神性事物的個別個體,在他的民族的語言、習俗和在當代的復興。從德性倫理的發(fā)展來看,隨著安斯庫默的批制度里都發(fā)現(xiàn)一個前定的實體,而這個實體如他所掌握的語判之后,一些德性倫理學家繼續(xù)沿著安斯庫默的道路前進,由言一樣,他已使其成為他自己的東西了。所以,只要單個個體此而形成了反理論的德性倫理。它主要以康德的義務論為批于其中生長的世界是一個在語言和習俗方面合乎人性地造成判的主要目標。在這些德性論者看來,康德給予了理性過度的世界,單個個體就始終處于教化的過程中,始終處于對其自的統(tǒng)治地位,從而造成啟蒙運動的失敗,釀成當代德性的危然性的揚棄中?!薄毖潘关愃箘t認為,

5、“教化是生活的一種機,所以,追尋德性就需要批判康德的絕對命令,顛覆康德理形式,其支柱乃是精神之修養(yǎng)和思想的能力,其范圍乃是一種性的統(tǒng)治地位。比如麥金太爾和福特分別從康德的形式主義成系統(tǒng)的認識”【2J(。由此可見,就一般意義而言,德性教自身分析和批判了康德絕對命令的荒謬性。對康德理性的統(tǒng)化就是通過教育與文化的潛移默化與熏陶,不斷提升心靈境治地位,他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顛覆。威廉斯、福特、布萊克界,增強道德能力,從而最終使人獲得道德精神生命的自由。本、安妮特·拜爾等人認為理性是情感和欲望的仆人,徹底地斯洛特認為,德性倫理分為主張理論化的德性倫理和反顛覆

6、了康德的理性,強調情感和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在道德中理論化的德性倫理?!坝纱?,在德性教化方面,從當代西的重要性,對直覺、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在引導人們獲得道德+[收稿日期]2010—02—28[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德性教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中的作用”(2009b253)。[作者簡介]楊豹(1968一),男,湖北武漢人,武漢科技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教師,哲學博士?!?7·價值方面有信心。麥金太爾等人雖然認為要顛覆理性的統(tǒng)治的基礎。純理性支配而無沖動的人是不存在的。”[7】(晰美國地位,但同時并不認可情感和欲望等非理性在道

7、德中的重要倫理學家彼徹姆也曾指出:“在道德生活中,人們考慮最多的,性,對情感、欲望等沒有信心,認為只有回歸某種宗教式的權常常不是不斷地固守原則或規(guī)條,而是更傾向于可信的品性,威才能使人們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換而言之,在顛覆康德善良的道德感,和依據(jù)真實的感情行事?!盵8]《哳當父母充滿理性的過程中,主張反理論化的德性倫理學家分為兩類,一類愛意地與子女游戲和養(yǎng)育他們時,當人間的真愛表現(xiàn)出同情、認為要依靠情感、欲望等才能幫助我們取代理性的統(tǒng)治地位,耐心和負責時,這些都源自人的情感和關心,不可能被化簡成另一類則認為要構建傳統(tǒng)共同體,依靠近乎宗教的權威才能

8、是遵從規(guī)則。如果沒有超越原則和規(guī)則的各種感情和真心感走出困境。前者有拜爾等人,后者有麥金太爾等人。他們之受,道德就會是冷血的和不能激發(fā)人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