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d-二聚體測定及其臨床意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D■二聚體測定及其臨床意義楊樹樹(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婦幼保健醫(yī)院檢驗科內蒙古巴彥淖爾015000)【中圖分類號】R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085(2012)24-0104-01【摘要】目的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與D■二聚體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方法采用全自動血凝儀對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水平進行檢測,并與對照組42例進行比較。結果急性腦梗死組血漿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隨著急性腦梗死嚴
2、重程度的增加,血漿纖維蛋白原和》二聚體水平逐漸增高(P<0.05)o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二聚體水平可作為判斷病情的客觀指標?!娟P鍵詞】急性腦梗死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近年來,血液凝溶狀態(tài)與腦梗死的關系日益受到關注⑴。D?二聚體(D-dimer,DD)是纖維蛋白與活化因子Xlll交聯(lián)后經纖溶酶水解而產牛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是反映體內血栓形成和繼發(fā)纖溶亢進的敏感指標之一⑵;血漿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Fg)是反映血漿高凝狀態(tài)的兩個重要分子標志物。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腦梗死患者血漿Fg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血漿
3、Fg水平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栓塞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3]。木研究收集了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標木,檢測其血漿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的水平變化,探討兩者在急性腦梗死發(fā)牛發(fā)展中的臨床意義。1對象與方法1.1研究對象所選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4],經頭顱CT或MRI確診。男35例,女25例,年齡41?76歲。20例選自木院健康體檢者,除外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近兩周無服藥史者。巧14例,女6例,年齡43?73歲,于清晨空腹采靜脈血1次測定,作為正常對照
4、。1.2方法所有受檢者均于早上空腹抽取靜脈血置于含0.2mL的0.109mol/L枸椽酸鈉抗凝管中,搖勻后2h內經3000r/min離心lOmin,用上清液(血漿)作檢測。1.3統(tǒng)計學方法檢測所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統(tǒng)計方法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2結果血漿纖維蛋A原和d?二聚體水平變化急性腦梗死組血漿纖維蛋A原和D?二聚體水平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l)o表1.血漿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水平變化(x-±s)1
5、)為P<0.05,與對照組比較。3討論腦梗死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長期致殘的首要病因,其病死率排在心肌梗死和癌癥之后,位居第三。大部分的腦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轉移,導致局部腦血管閉塞,因此早診斷早溶栓是治療本病的關鍵⑸。本研究通過測定急性腦梗死患者與健康對照組D■二聚體和Fg水平進行比較,急性腦梗死組患D■二聚體和Fg普遍增高,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與其一致。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體內存在凝血■纖溶系統(tǒng)異常。因此血漿D■二聚體和Fg水平的檢測,是急性腦梗死患者比較敏感而特異的生化
6、指標,亦是腦梗死患者治療過程中需密切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和急性腦梗死溶纖治療可靠的依據(jù);D■二聚體和Fg的檢測調控,對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也可能起到預防作用。此外,缺血早期溶纖治療吋,如已達到療效,則D■二聚體水平迅速升高后很快下降,若D?二聚體水平升高后維持在一定的高度,則提示藥物用量不夠。因此,D■二聚體的檢測特別是動態(tài)測定對判斷缺血性腦梗死的病情預后有參考意義。因此,檢測腦梗死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和》二聚體水平對于判斷腦梗死的發(fā)生及病情輕重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上對于血漿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水平較高的腦梗死患者
7、,應加強臨床監(jiān)測及必要的干預治療,以免對病情產生影響。參考文獻⑴尹長林,高宗良,司力?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D?二聚體與纖維蛋白原的變化[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4,7(5):349-350.[2]MuriKW,WeriCJ,AlwannW,etal.C-reactiveproteinandoutcomeafterischemicstroke.Strok,1999,30:981.⑶譚紅愉,李少明?血漿D?二聚體改變與急性腦梗死愈后的關系廣州醫(yī)學院報,2003,31(2):77-78.⑷中華神經科學會,中
8、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雜志,1996,29(6):379.⑸張輝平,李皇?急性腦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漿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含量變化[J].臨床薈萃,2008,23(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