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

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

ID:36445890

大小:64.18 KB

頁數:8頁

時間:2019-05-10

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_第1頁
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_第2頁
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_第3頁
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_第4頁
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_第5頁
資源描述:

《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傷寒論》六經“口渴”淺談【摘要】《傷寒論》六經中均可見口渴,并有對口渴詳細的描述,口渴在各經的表現均有不同,從病因、病機、治法、方藥角度探討各經之口渴?!娟P鍵詞】《傷寒論》;六經;口渴《傷寒論》開辨證施治之先河,對口渴這一常見自覺癥狀有一套完整的辨證治療體系,筆者按六經將口渴癥狀作一探討分析,以期對臨床有所裨益。1太陽病的口渴太陽病為外感熱病之初級階段,外邪襲人,太陽首當其沖,故外感病多起于太陽。由于太陽感邪輕淺,若及時正確治療會很快痊愈;若失治誤治則會出現各種變證,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在很多情況下都會有口渴這一癥狀

2、。1.1溫邪傷津之口渴8太陽病,若感受寒邪,其人又是虛寒體質,一般不會出現口渴,若感受溫邪,則易出現口渴,因溫為陽熱之邪,最易傷人陰液而口渴,如《傷寒論》第6條,“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此條之渴就是由于感受溫熱之邪,邪正相爭,熱邪損傷津液,津液不足,欲飲水自救而出現口渴,其治法當參照后世溫病學的治法以辛涼解表益陰為主。1.2外寒內飲之口渴患者素有里飲之患,再感受外邪也會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或渴……”,此條之渴是或然證,是外寒內飲格局形成后,對津液輸布影響明顯時會出現。此時的口渴并

3、不是津液損傷,而是水飲內停、氣化不行、津液不生所致。治當溫里化飲,辛溫解表,溫里解表并用,方用小青龍湯。外邪解,內飲去,氣化正常,津液上承則渴自愈。1.3津敷不周之口渴在《傷寒論》中也有原先不渴,服湯藥治療后出現口渴情況,如《傷寒論》第41條“傷寒,心下有水氣,渴而微喘,發(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此處之渴不是由于津液不布,而是由于發(fā)熱之后,溫解之余,一時津液敷布不周之故。此渴必飲水不多,非邪從熱化,大渴引飲可比,此種渴無需治療,待正氣恢復,氣機通暢,水津四布而口渴自除。1.4氣化不行之口渴若

4、太陽表證不解,循經入腑,可形成太陽膀胱蓄水證,也可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71條“太陽病……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秲冉洝吩疲骸鞍螂渍?,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蓖庑半S經入腑,影響膀胱氣化功能,津液輸布不行,津不上承則見口渴,治當化氣行水,方用五苓散。以豬苓、澤瀉滲濕利水,白術、茯苓健脾利水,桂枝通陽化氣。諸藥相合,邪解而膀胱氣化得以恢復,津液四布,不治渴而渴自愈。1.5飲熱結胸之口渴在太陽病中,不僅邪入太陽之腑膀胱會出現口渴,若邪熱與水飲互結于胸膈也可以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137條

5、“太陽病,重發(fā)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此條之口渴是由于重發(fā)汗,傷其津液,復加攻下,使邪熱內陷。本已津傷胃燥,而邪熱又與水飲互結于胸膈,津液難以布達,口渴的出現在所難免,此等口渴治當瀉熱逐水破結,方用大陷胸湯。待邪熱水飲得去,氣機暢,津液布,可望得愈。若見渴止渴,用滋陰潤燥之法,必致貽誤病機。82陽明病的口渴病邪侵襲陽明,由于陽明為多氣多血之府,正氣充盛,故邪正相爭,其勢激烈,邪實而正不虛,故陽明病每多見于外感病的邪熱極盛階段。由于邪熱熾盛,極易傷津,故陽明病的口渴以傷津為主,但也有水熱互結及濕熱交結

6、的情況。2.1熱盛傷津之口渴陽明熱勢本盛,若再失治誤治極易出現傷津之口渴,如《傷寒論》第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贝藯l之口渴是由于太陽病發(fā)汗不得法,致使邪熱熾盛,津氣大傷所致。一面是里熱蒸騰,一面是津液受傷,其口渴應是比較嚴重的,雖大量飲水也不能緩解,治當清熱益氣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參湯;陽明病的口渴也有陽明病本身不當下而下所成者,如《傷寒論》第222條:“若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條之口渴是由于邪熱熾盛,誤用下法,燥熱不解而津氣損傷更加嚴重,津傷欲飲水以

7、補充,故見渴欲飲水。治當直清里熱,兼益氣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參湯。2.2熱與水結之口渴陽明病誤下后,熱不能除,與水相結也會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223條:“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條之口渴是由于陽明熱證誤用下法后,熱不能除,而陰液受損,又熱與水結,蓄于下焦,以致陰傷,水熱互結。熱存津傷,加之水熱互結,氣不化津,津難上承,故渴欲飲水。治療此種口渴,單純養(yǎng)陰生津則水熱之結更增,口渴難愈;若單純清熱利水則陰津更傷,故其治為清熱利水育陰并用,方用豬苓湯。以豬苓、澤瀉、茯苓淡滲利水,滑石既能清熱,又能

8、去濕利小便,阿膠甘平,育陰潤燥。諸藥相合,水熱去,陰液復而渴自止。2.3濕熱交結之口渴若陽明病熱邪不解,與太陰脾濕相合,濕熱郁于中焦,熱不得外泄,濕不得下行,亦會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236條:“陽明病……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此條之渴飲水漿是由于瘀熱在里,耗傷津液,腑氣過燥,加之濕熱內阻,津液輸布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