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吳冠中藝術略論》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殷雙喜:“內(nèi)心的風景”吳冠中藝術略論2010年09月16日15:09:39???作者:殷雙喜??來源:藝術國際字號:【大中小】 1950年,在巴黎,吳冠中與熊秉明等中國留學生,多次徹夜討論是否回國。30年后,熊秉明出版了他的《日記擇抄》,在附記中他說道:“好像從那一夜起,我們的命運已經(jīng)判定,無論是回去的人,是逗留在國外的,都從此依了各人的才能、氣質(zhì)、機遇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艱辛,取得不同的收獲。當時不可知的,期冀著的,都或已實現(xiàn),或已幻滅,或已成定局,有了揭曉。醒來了,此刻,撫今追昔,感到悚然與肅然。” 今天,在吳冠中回國54年之后,我們通過回顧展檢視他一生的藝
2、術歷程,不禁肅然起敬。吳冠中以藝術殉道者的熱情,義無返顧地投入到20世紀中國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的洪流中,其間如長河九曲,多少激流險阻,艱難困苦,但都無法改變一位像魯迅那樣,有著鐵的意志的倔犟老人。2003年,在中法文化年之際,評論家范迪安和我在巴黎策劃的“東方既白:20世紀中國繪畫展”上,再一次見證了吳冠中的作品對巴黎充滿自信與自尊的回訪。他與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熊秉明等一批杰出的華人藝術家,確立了20世紀中國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的東方之路。而吳冠中所走的這條在東西方藝術之間沉潛往復的道路,更為艱難,因為他所處的環(huán)境與歷史,充滿了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復雜與尖銳。處在20世紀中華民族向
3、西方學習的主流中,民族主義的聲音又是如此強烈,吳冠中以一位先行者的勇氣,奮力學習而不崇洋媚外,尊重歷史而不陶醉泥古,努力汲取西方藝術的真諦,但在作品中呈現(xiàn)的卻是中國人的方剛血氣。熊秉明在討論自己創(chuàng)作魯迅紀念像的構想時,講到魯迅的文章中經(jīng)常有“鐵”的意象,以鐵來比喻他所贊美的人物:“鐵給人的感覺是剛硬的、樸質(zhì)的、冷靜的、鋒銳的、不可侵犯的、具有戰(zhàn)斗性的?!蔽蚁?,這段話用來描述吳冠中的氣質(zhì)與性格,是十分貼切的。需要補充的,則是吳冠中與魯迅一樣,對親人、朋友與學生,又充滿火一樣的熱情與博大之愛?!皯z子如何不丈夫”,在吳冠中的思想與藝術中既具有對科學理性的推崇,又充滿了對自然、人
4、類和生活的熱愛,如同林語堂對蘇東坡的評價:“他的一生的經(jīng)歷,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盡情享受人生?!睂枪谥衼碚f,在外人看來是如此艱苦卓絕的藝術旅程,正是他對人生的享受。他將一生的所感、所思、所悟,都凝聚在自己的畫作中,他的作品煥發(fā)著人性與智慧的光輝,使我們這些后來者在他的作品中受到美的洗禮,能夠換一種新的眼光去觀看自然,享受生命給予我們的美好?! ∫?、春天的使者 “異中求同”,在形式與抽象之間敞開心靈的表現(xiàn)?! ⊙芯繀枪谥袑τ?0世紀中國現(xiàn)代藝術所做的貢獻,不能不說到他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對于“形式美”與“抽象美”的研究與大力提倡,通過
5、對于這一理論的身體力行,吳冠中接續(xù)了由林風眠開創(chuàng)的20世紀中國水墨畫的現(xiàn)代性的歷史,為中國美術在20世紀80年代的向現(xiàn)代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回顧這段歷史,1994年,美術理論家王宏建與袁寶林在他們合著的《美術概論》中指出,70年代末在中國要對藝術自身價值進行探討還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對于人體美與形式美的理論探討卻是由吳冠中提出的,“幾乎所有關于中國當代美術的專著都指出這位著名藝術家在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開拓與挺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不妨借用郭沫若在1976年全國科學大會上那篇著名的發(fā)言《科學的春天》,將吳冠中稱為“春天的使者”?! ∽鳛?0世紀中國現(xiàn)代水
6、墨畫革新的開拓者,還在20世紀初,林風眠就注意到中國畫在現(xiàn)代社會的地位失落,作為一位藝術家,他將這一現(xiàn)象與中國畫的形式問題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在《東西藝術之前途》一文中,他指出:“西方藝術,形式上構成傾向于客觀一方面,常常因為形式之過于發(fā)達,而缺少情緒之表現(xiàn)……東方藝術,形式上之構成,傾向于主觀的一面,常常因為形式過于不發(fā)達,反而不能表達情緒上之所需求,把藝術陷于無聊時消遣的戲筆,因此竟使藝術在社會上失去相當?shù)牡匚?如中國現(xiàn)代)?!盵1] 林風眠敏銳地指出,藝術家要表達出與時代氣息相呼應的情緒,必須從形式入手。這正是20世紀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切入點,從印象派開始,現(xiàn)代主義藝術諸
7、流派正是通過藝術形式的革命,達到對現(xiàn)代社會敏感的表現(xiàn)。在20世紀初,林風眠還沒有明確提出材料與媒介的概念,但他本人的實驗,卻不再拘泥于中國水墨傳統(tǒng)而取中西融合的道路,在藝術形式上(如構圖、用筆、色彩等方面)都采用了與傳統(tǒng)中國畫不同的方式。可以說林風眠的藝術思想和實踐對20世紀后期中國現(xiàn)代水墨的發(fā)展具有先驅性的深遠意義。在20世紀后期現(xiàn)代水墨畫的發(fā)展史上,吳冠中在形式方面的革新與倡導,正是對林風眠所開拓的中國畫革新之路的延伸。吳冠中強調(diào)繪畫的形式美和抽象美,實則是讓形式服從內(nèi)心表達的自由,意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趣在寫形與抒情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