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開題報告齊瀚琛》PPT課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乘用車限滑差速器的設計姓名:齊瀚琛專業(yè)班級:機制095學號:B09310525指導老師:吳躍成浙江理工大學機械與自動控制學院前言1國內外研究現狀2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和目的3本課題的研究內容4擬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步驟5課題進度安排6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各種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中高檔轎車和運動型汽車開始使用驅動防滑控制系統(tǒng)(anti—slipregulation,ASR),如奔馳、保時捷、大眾、寶馬、豐田、本田、奧迪、沃爾沃、別克、路虎和英菲尼迪等國際知名品牌…。驅動防滑控制系統(tǒng)能使汽車在行駛中適應不斷變化的行駛狀
2、態(tài)和路面情況,把驅動力矩合理地分配給驅動輪,充分發(fā)揮各輪胎的驅動力,使被控制的車輪獲得較大的縱向和側向附著,從而提高汽車的加速性、行駛穩(wěn)定性和通過性,改善乘坐舒適性.目前,國內在驅動防滑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發(fā)動機輸出力矩控制與驅動輪制動力矩控制研究。但在驅動輪制動過程中不僅消耗了大量發(fā)動機力矩,而且高速行駛時容易影響車輛穩(wěn)定性和乘坐舒適性.采用電控限滑差速器的驅動防滑控制系統(tǒng),不僅有助于提高汽車的加速性能,而且會改善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與高速行駛安全性。本文采用邏輯門限的控制方法,通過限滑差速器、液壓調節(jié)系統(tǒng)、輪胎及整車建模,對
3、后輪驅動汽車在分離路面上直線行駛的動力性進行了仿真研究。一、前言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國內在自動摩擦差速器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形成自動摩擦差速器及其相關產品。我國最早的H傳動主差速傳動箱采用了最簡單的錐齒輪速器,通過牙嵌式閉鎖裝置實現閉鎖要求,但不能自動調節(jié)鎖緊因數。在多輪驅動的高性能車輛上使用,這種差速器具有難以克服的先天缺陷。在多輪驅動技術方面,吉林大學的學者們通過與國內相關單位的合作,已經研發(fā)了多種差速器M1,并發(fā)表了多篇論文,主要應用在民用小型車上,在高性能車輛上成功應用尚無先例,沒有形成寬鎖緊因數自動摩擦差速器
4、,也沒有針對差速器摩擦副開展專門研究。美國格里森公司開發(fā)的“托森差速器”以其優(yōu)越的車輛的通過性與主動安全性而聞名,現在一般在越野車、高級轎車上配備。它的核心是雙蝸輪、蝸桿嚙合系統(tǒng),利用正逆兩對蝸輪蝸桿傳動高摩擦、低效率的特性使其根據內部差動轉矩的大小自動鎖緊和松開,然而其成本非常高昂,質量比較大,工藝精度非常高,維修困難,不利于國產化的實現。為了更好地研究和開發(fā),滿足有限元分析、機構運動分析、動力學分析等的需要,實現其參數化設計是機械CAD的核心任務之一。三、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和目的本課題研究的現實目的與意義在于:一方面借助于專
5、業(yè)的CAD軟件推廣結構優(yōu)化設計技術在現代化產品設計制造中的應用,解決結構優(yōu)化設計技術的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差距較大的問題。另一方面,利用結構有限元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技術為工程和設計人員提供一個實用的、設計分析集成的工具,幫助他們在乘用車限滑差速器的設計的概念設計階段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產品的結構性能,從而提高設計效率。隨著汽車技術的發(fā)展,普通差速器的性能不能再滿足人們對汽車良好性能的追求,于是具有轉矩分配能力的限滑差速器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發(fā)展。研究了基于Pro/E的漸開線蝸桿蝸輪、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及弧齒錐齒輪參數化設計,實現了僅
6、輸入必要參數即可快速準確建模的目標,使建模過程大大簡化,為后續(xù)的分析、加工制造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四、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乘用車限滑差速器行星齒輪、行星輪架(差速器殼)、半軸齒輪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有:乘用車限滑差速器在現實中的應用,當汽車直行時,左、右車輪與行星輪架三者的轉速相等處于平衡狀態(tài),而在汽車轉彎時三者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導致內側輪轉速減小,外側輪轉速增加。·汽車在拐彎時車輪的軌線是圓弧,如果汽車向左轉彎,圓弧的中心點在左側,在相同的時間里,右側輪子走的弧線比左側輪子長,為了平衡這個差異,就要左邊輪子慢一點,右邊輪子快一點,用
7、不同的轉速來彌補距離的差異。五、擬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步驟1.閱讀與乘用車限滑差速器相關的文獻資料,構造圖冊和設計手冊等,了解乘用車限滑差速器的構造和設計準則;2.根據相關資料,對柴乘用車限滑差速器的結構進行設計;3.按照設計尺寸用Pro/E對零件進行三維實體建模;4.將模型導入ADAMS軟件進行有限元分析;5.分析后處理結果,對零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進行研究和評估;6.依據分析結果,提出優(yōu)化方案,設計零件的二維圖紙。幾何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結構形狀優(yōu)化尺寸參數優(yōu)化零部件的結構優(yōu)化設計過程示意圖三維實體建模六、課題進度安排序號時間內容1
8、1月1日-1月18日開題報告21月18日-3月8日完成外文文獻翻譯33月8日-3月25日完成零部件的三維實體建模43月25日-4月15日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54月15日中期檢查65月8日-5月10日提交論文及評閱75月10日-5月20日進行畢業(yè)答辯參考文獻:[1]胡建軍,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