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EB病毒的研究進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EB病毒的研究進展BE病毒的研究進展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4(HHV?4))。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yǎng)而建株,并在建株細胞涂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故名。病毒簡介EB病毒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yǎng)而建株,并在建株細胞涂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認為該病毒是多種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它主耍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
2、淋巴細胞。在屮國南方鼻咽癌患病人群中檢測到有EB病毒基因組存在。本病分布廣泛,多呈散發(fā)性,亦可引起流行。病毒攜帶者和病人是木病的傳染源。經(jīng)口密切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飛沫傳播雖有可能,但并不重要。發(fā)病以15?30歲的年齡組為多,6歲以下多呈不顯性感染。全年均冇發(fā)病,似以晚秋初冬為多。一次得病后可獲較持久的免疫力。形態(tài)特征EB病毒的形態(tài)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圓形、直徑180nm,基本結構含核樣物、衣殼和囊膜三部分。核樣物為直徑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雙股線性DNA,其長度隨不同毒株而異平均為17.5X104bp分子量108。衣殼為20面體立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
3、成。囊膜由感染細胞的核膜組成,其上有病毒編碼的膜糖蛋白,有識別淋巴細胞上的EB病毒受體,及與細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與衣殼之間還有一層蛋白被膜。傳播途經(jīng)1、經(jīng)口密切傳播2、飛沫傳播3、輸血傳播引發(fā)病癥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關疾?。悍悄[瘤性疾病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感染EBV后多數(shù)表現(xiàn)為IMol968年首次發(fā)現(xiàn)該病毒是引起IM的病源,后經(jīng)血清流行病學等研究得到證實。該病是冃前所知道的由EBV直接引起的唯一疾病,有以下理論依據(jù):(1)此種病毒只能在淋巴網(wǎng)狀系統(tǒng)的細胞中生長增殖;(2)培養(yǎng)過程中該病毒能刺激淋巴細胞的增生;(3)急性期周圍血淋巴細胞可培養(yǎng)岀EB
4、V;(4)患者血清中具有高滴定度EBV的特異抗體,并可長期存在;(5)無此特異抗體者對此病易感,而抗體陽性者則不發(fā)病。IM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咽痛、皮疹、肝脾淋巴結腫大,血液系統(tǒng)改變可以累及三系,但主要以白細胞改變較多,大多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可出現(xiàn)異常淋巴細胞。2.口腔白痰多發(fā)生在免疫功能缺陷病人。在病變上皮的上層可檢測到EBV增殖期抗原及病毒DNAo3.X染色體相關的淋巴增牛綜合征(XLP)是一種罕見的與X染色體相關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僅見于男孩。EBV感染后常引發(fā)致死性IM或惡性淋巴瘤。1.病毒相關性噬紅細胞增多癥這是一種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癥。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
5、有高熱,肝、脾、淋巴結腫大,肝功能異常,凝血障礙,外周血常規(guī)全血細胞減少、無異形淋巴細胞,骨髓屮吞噬紅細胞現(xiàn)象多見。血清學檢查有抗VCA-lgG和抗VCA?lgM、抗EA-IgG增高,但抗EBNA抗體缺乏,符合EB病壽急性感染表現(xiàn)。腫瘤性疾病1.Burkitts淋巴瘤EBV是英國病毒學家Epstein及Barr等在1964年首次從非洲兒童Burkitt's淋巴瘤的細胞中分離出來,與Burkitt's淋巴瘤的相關性勿庸置疑。Burkitt's淋巴瘤分為地方性和散發(fā)性兩種。前者主要見于非洲中部的兒童,病變部位多見于頜部,亦見于眼眶、中樞神經(jīng)
6、系統(tǒng)和腹部,小無裂B細胞為其形態(tài)特征。幾乎所冇的地方性病例都與EBV冇關;而散發(fā)的Burkitt's淋巴瘤僅有15%-20%與EBV有關,近幾年又發(fā)現(xiàn)了許多與EBV相關淋巴瘤的新亞型。2.霍奇金病(HD)傳統(tǒng)上將其分4型:以淋巴細胞為主型、混合細胞型、結節(jié)硬化型和淋巴細胞消減型。其屮混合型與EBV關系密切,病毒檢出率可達96%,而結節(jié)硬化型及以淋巴細胞為主型的檢出率分別為34%和10%oHD與EBV的關系的密切程度有地域及年齡差別。秘魯、洪都拉斯、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HD中EBV的陽性率高于歐美國家。在中國,90%以上的兒童HD與EBV有關,特別是10
7、歲以下的兒童病例95%檢測到了EBV,且與組織亞型無關,許多資料顯示,IM的患兒罹患HD的危險性是對照組的5倍。1.鼻咽癌(NPC)NPC是與EBV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研究報道最多的一種,中國南方是NPC高發(fā)區(qū),兒童鼻咽癌的早期癥狀中由鼻咽原發(fā)灶所引起的癥狀并不明顯,且病兒對由此引起的不適不懂申訴,加上一般臨床醫(yī)師對兒童病例認識不足,容易漏診。雖然EBV與NPC的發(fā)生關系密切,但尚無動物實驗證明單獨EBV可引起上皮性癌,無法證明EBV是NPC的唯一病因。其它疾病除了以上介紹的與EBV關系比較密切的疾病外,還有一些兒科疾病中也查到EBV感染,女
8、IL與免疫功能受損有關的平滑肌肉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