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

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

ID:44291620

大?。?6.50 KB

頁數:3頁

時間:2019-10-20

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_第1頁
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_第2頁
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_第3頁
資源描述:

《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白塞病62例臨床分析資料與方法本組白塞病病人62例,均符合第五屆國際白塞病會提出的診斷標準,男33例,女29例:年齡13?64歲,其中20?50歲51例(82%):病程1周?30年,10年以內45例(75%)。臨床表現:初發(fā)部位口腔共36例(58.06%),其次分別是皮膚(16例)、生殖器(8例)、關節(jié)(8例)、眼(14例),其中針刺反應陽性27例(43%)。本組有口腔潰瘍58例(93.5%),皮膚改變42例(66%),常見皮膚類型有結節(jié)性紅斑、毛囊炎、紅斑丘疹。眼部病變35例(56.4%),常見結膜炎13例,虹膜炎7例,角膜潰瘍、皰

2、性角膜炎、角膜炎共6例,玻璃體渾濁3例,眼底出血及靜脈炎共6例,視網膜炎及其他眼疾患共6例,生殖器潰瘍43例(69.3%),關節(jié)損害25例(40.3%),胃腸道病變8例(1.23%),其中合并潰瘍性結腸炎3例,神經系統(tǒng)病變3例,血栓性靜脈炎2例,呼吸系統(tǒng)改變2例,有結核病史7例。實驗室檢查:血沉檢查48例,其中30例>20mm/小時(62.5%),免疫球蛋白檢查39例(62.9%),其中IgA輕度升高5例,中度以上升高8例:IgG輕度升高4例,中度以上升高8例;IgG.IgA同時升高6例:IgM升高6例,病人皮損處病理檢查14例(22.6%),均符合結節(jié)

3、紅斑及變應性血管炎。方法有結核病史者在病變活動期給予正規(guī)抗結核治療。僅有皮膚黏膜改變的輕型病人,給予雷公藤多營(20mg)或局部用倍氯米松等藥;合并眼、大血管、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內臟病變,應及早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索,如潑尼松30?40mg分次服用,或環(huán)磷酰胺100mg,分2?3次口服。若癥狀明顯緩解,激素劑量漸減為維持量(5?10mg)。其他如丹參8?10ml靜滴,1次/H,15天為1個療程。長期慢性反復發(fā)作的輕型病例,可用雷公藤制劑,秋水仙堿0.5mg,2次/日,以及干擾素和硫呼瞟吟等。結果本組23例痊愈(臨床癥狀減輕,潰瘍數目減少,血沉明顯下降,針刺反應不

4、明顯)。3例分別因中毒性巨結腸合并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和下消化道大出血并全身衰竭而死亡。討論口塞病針刺反應陽性有重要診斷價值,據報道,我國口塞病人的針刺反應陽性率為62.2%,而正常人均為陰性,木組針刺反應陽性率42.5%,低于報道,可能與病變是否處于活動期有關,針刺反應陽性多見于有系統(tǒng)損害的白塞病患者。本組生殖器損害主要為潰瘍,男性多見于陰囊、陰莖、龜頭、尿道口,女性多見于小陰唇、陰道壁、宮頸及會陰,一般發(fā)生晩,不及口腔潰瘍發(fā)作頻繁,有時幾個月甚至兒年發(fā)作1次,易漏診。本組眼疾患占56.4%,包括虹膜炎、視網膜炎、角膜炎、眼底出血等,反復發(fā)作可導致視力

5、下降或失明,是本病致殘的主要原因。以上特征性改變,均有輔助診斷價值。本組8例(9.75%)出現消化道改變,主要為腹痛、腹瀉、便秘、便血等,其中合并潰瘍性結腸炎3例,1例因下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全身衰竭而死亡,3例均符合典型口塞病,乂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是腸型口塞病還是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不易鑒別,因為口塞病可由慢性炎癥發(fā)4:炎性肉芽腫,炎癥性腸病亦會岀現口腔潰瘍、結節(jié)紅斑等腸外表現。有人報道這兩種疾病可同時存在一個家族中,這或許提示兩者在病因上有和同Z處。腸型白塞病無精確統(tǒng)計,但有口塞病若經細致檢查,60%?70%患者有消化道表現。腸型口塞病可因血

6、管病變而致消化道出血,如前述,亦可發(fā)生腸穿孔、腸痿、竇道、感染等,病情嚴重,死亡率高,應引起重視。本病無法根治,臨床根據病變的嚴重程度及受累的部位選擇治療方案。伴有內臟損害以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為主,嚴重者合并免疫抑制劑治療。激素要早期足量使用。應注意長期用約不良反應多,常常與免疫抑制劑聯合用藥,酌情輔以消炎藥。國外采用的干擾素治療白塞病已顯示令人鼓舞的效果,但目前尚未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口塞病無內臟損害,預后良好,本組眼疾患有4例視力下降,3例神經白塞病均有后遺癥。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