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從道德仁義到仁義道德》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應(yīng)用文檔-天天文庫。
1、從道德仁義到仁義道德萬光軍(山東政法學院)摘要:《老子》提出了“道德仁義”的表達,《莊子》有所強化,反映了道家對儒學的優(yōu)越和歧視。《孟子》以仁義為道德,多方面深刻展開了仁義、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韓愈完成了從“道德仁義”到“仁義道德”的轉(zhuǎn)變,為后世所認可。從道德仁義到仁義道德的轉(zhuǎn)變,反映了儒道互補以及儒學對道家的相對勝出。關(guān)鍵詞:道德仁義,仁義道德,老莊,孟子,韓愈常規(guī)而言,道德仁義、抑或仁義道德,說明道德與仁義、或仁義與道德之間關(guān)系密切,幾乎可以互相替代、互相轉(zhuǎn)換;但細想一下似又不盡然,其間雖有密切聯(lián)系、但亦應(yīng)有區(qū)別。本文擬對從道德仁義到仁義道德的轉(zhuǎn)換歷程簡要分析,以求教于方
2、家。一、《老》《莊》之“道德仁義”“道德仁義”的最早表達似可上溯至《老子》。《老子》三十八章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暫不考慮“禮”,這里就出現(xiàn)了“道德仁義”的表達。從結(jié)構(gòu)順序上,是由道而德而仁而義;在地位上,是前者優(yōu)于后者、或后者墮落于前者;在含義上,不管是前者優(yōu)于后者、還是后者墮落于前者,如果我們大體以“道德”為道家的產(chǎn)物、以“仁義”為儒學的產(chǎn)物,則大體可以看出道德對于仁義、也就是道家對于儒學的優(yōu)越和歧視??紤]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為道家所言,可以較為明顯看到:先秦時期,道家雖然與儒學有密切聯(lián)系、互有影
3、響,不是勢同水火、完全無關(guān),但在各自立場上抬高自身立場、相對貶低對方是不難看到的?!独献印愤@句話對于把握儒道之間這種既有聯(lián)系又有歧視的復雜關(guān)系,是很有幫助的?!独献印肥苏逻€有“大道廢,有仁義”,這句話在寬泛意義上似也可以理解為“道德仁義”,可見《老子》強調(diào)道德對于仁義、道家對于儒學的優(yōu)越和歧視是比較明顯、比較自覺的?!独献印返倪@種立場在《莊子》這里得到了更為明顯、更為自覺的彰顯?!暗赖虏粡U,安取仁義”、“毀道德以為仁義,圣人之過也?!保ā肚f子.馬蹄》)“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通乎道,合乎德,退仁義,賓禮樂?!保ā肚f子.天道》)“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為仁義之操,而下不敢為
4、淫僻之行也。”(《莊子.駢拇》)分析以上諸多表達可以看到:一,在《老子》這里,“道與德”、“仁與義”各自為一組,即“道德”與“仁義”分為兩組還不十分明顯,在《莊子》這里就十分明顯了,即所謂“道德仁義”實際上就是“道德”與“仁義”。如《老子》還講“大道廢,有仁義”,《莊子》直接就講“道德不廢,安取仁義”,這實際上就是討論道德與仁義之間的關(guān)系。二,在《老子》那里,道德對于仁義、道家對于儒家的優(yōu)越雖然存有,但相對還比較委婉和緩和;而《莊子》這里,道德對于仁義、道家對于儒學的優(yōu)越則非常自信和張揚。如把“仁義之操”和“淫僻之行”放在一起,如稱圣人講仁義是錯誤(過),這固然是對《老子》既有
5、立場的進一步推演,但《莊子》這種立場的自信和張揚遠遠超過了《老子》尚存有的委婉和緩和。在此,儒道關(guān)系似乎不能說是有密切聯(lián)系、而近乎嚴重對立了。這種嚴重對立在道家立場就表現(xiàn)為公開以道德批評仁義:極力強調(diào)道德的完美和仁義的缺陷、一再突出道德對于仁義的優(yōu)先。這種立場和表達對于道家可以理解、甚至大為歡迎,但對于儒家,這種立場和表達顯然是極為被動、極為尷尬的;儒學要想成為主流文化或占據(jù)中國文化的主流地位,這種被動和尷尬必須要被意識到、必須應(yīng)被克服掉,否則,儒學在“道德仁義”這一問題上就會受制于道家。當然,嚴格說來,道家雖然排列了“道德仁義”的順序,但也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
6、》25章)。這里與“道德仁義”下降的順序不同、而6是上升的順序,似乎說明道家不但排列了從道德到仁義的下降墮落的序列、也安排了從仁義到道德上升學習的序列;這里固然仍有道德對于仁義的優(yōu)越、但也能看出仁義與道德之間可以有所聯(lián)系,這與《莊子》猛烈以道德嘲諷仁義、甚至有隔斷仁義與道德的傾向是有明顯差異的。人法天、仁義法道德、儒家法道家,既是可以法、也是必須法,這種表達在超越特定學派各自是是非非的哲學立場上是應(yīng)該的、可能的。當然就特定學派而言,道家可能非常喜歡“道德仁義”和“人法天”的表達,而儒學可能就比較尷尬于“道德仁義”和“人法天”的表達;或者說,即使儒學認可了這種“道德仁義”和“人法
7、天”的表達有合理性、會進行一些實質(zhì)上的吸收和借鑒,但在形式上儒學也會進行一些調(diào)整,不會無條件地、原樣地、照抄照搬道家的如此表達就影響而言,《老子》這種“道德仁義”的表達有一定的影響,如儒學《禮記.曲禮》就有“道德仁義,非禮不成”。這固然是討論“道德仁義”與“禮”的關(guān)系,但至少可以看出《禮記》已經(jīng)認可了道家《老子》“道德仁義”的表達。似乎可以說,在《老子》“道德仁義”出現(xiàn)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道德仁義”這種表達是被道家和儒學所共同認可的。就儒學而言,似乎可以說,至少到《禮記》,儒學雖然多少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