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

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

ID:9425990

大?。?5.50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8-04-30

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_第1頁
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_第2頁
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_第3頁
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_第4頁
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_第5頁
資源描述:

《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直腸類癌30例臨床分析(1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揚州225000)(2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遼寧大連116011)目的:探討直腸類癌的治療方法。方法:收集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05年11月?2015年1月經(jīng)結腸鏡檢查或手術切除并病理證實的直腸類癌30例,分析治療方法以及預后。結果:30例中有5例行內鏡下腫物切除術,10例行經(jīng)肛門非內鏡下直腸類癌切除術,5例行經(jīng)肛門直腸類癌局灶擴大切除術,10例因腫瘤較大或應患者及其家屬要求行經(jīng)腹直腸類癌切除或經(jīng)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類癌根治術。5年生存率85.7%。結論:直腸類癌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方法;完全切除可獲良好長期生存率。【關鍵詞

2、】直腸;類癌;手術切除R375.3A2095-1752(2016)01-0092-03類癌與腺癌相比其臨床表現(xiàn)傾向于良性,生長緩慢,故被命名為類癌[1]。類癌最常見于消化系統(tǒng)[2],可發(fā)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以往認為消化道類癌中闌尾最為常見,其次為小腸、直腸、結腸[3],而近年報道直腸類癌已占首位[4]。起源于后腸的直腸類癌一般不分泌或極少分泌5-HT等活性物質,幾乎不發(fā)生發(fā)牛.類癌綜合征[5]。隨著腸鏡、活檢及免疫組化的應用,直腸類癌發(fā)病率有增高趨勢。隨著腫瘤增大可出現(xiàn)類似直腸癌的表現(xiàn)[6]。Chen等[7]認為直腸指檢+腸鏡+活檢有助于早期直腸類癌診斷。直腸類癌的治療目前以手

3、術切除為主。手術方式多種多樣。手術切除后5年生存率較高。僅部分直徑較大、發(fā)生遠處轉移的患者生存率、生活質量下降。木文結合30例經(jīng)腸鏡活檢或手術切除病理證實的直腸類癌病例,探討直腸類癌治療方法。1.材料和方法1.1基木資料收集2005年11月?2015年1月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經(jīng)結腸鏡檢查或手術切除并病理證實的直腸類癌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齡29?76(平均年齡56±2)歲。30例中27例為單發(fā),3例為多發(fā)。病程最短14天,最長3年。排便習慣改變(便頻,便秘,腹瀉,大便變細,便不盡)9例,肛門下墜感、肛門不適4例,體檢中發(fā)現(xiàn)9例,便中帶

4、血、黑便3例,腹痛、腹脹12例,上述30例病人無典型的類癌綜合征表現(xiàn)者。本組病例被誤診為直腸息肉的有1例,誤診率為3%(1/30)。30例直腸類癌患者腫瘤在直腸部位分布情況:距肛緣距離5cm以內占13.3%(4/30),5?10cm占83.3%(25/30),10cm以上占3.4%(1/30)。腫瘤小于1.0cm占63.3%(19/30),1?2cm占26.7%(8/30),超過2cm占10%(3/30)。粘膜下廣基腫物,表面粘膜光滑占83.4%(25/30),半球形腫物,表面潰瘍占10%(3/30),半球形腫物,表面充血糜爛占3.3%(1/30),潰瘍浸潤性腫物占3.3%(1

5、/30)。質硬或韌,色黃或充血。腫瘤侵及粘膜層占60%(18/30),侵及粘膜下層占33.3%(10/30),侵及全層占6.7%(2/30),發(fā)生肝臟轉移占3.3%(1/30)。1.2治療方法內鏡下腫物切除術16.7%(5/30),經(jīng)肛門直腸類癌切除術33.3%(10/30),經(jīng)肛門直腸類癌局灶擴大切除術16.7%(5/30),經(jīng)腹直腸類癌切除或經(jīng)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類癌根治術33.3%(10/30)。1.3隨訪門診和電話進行隨訪。術后第1年內每3月復查1次,第二年起每年復査1次,包括胸片、盆腔CT或腸鏡檢査。結合影像學及活檢結果判斷腫瘤是否復發(fā)或轉移??偵嫫跒槭中g之日至任何原因致

6、死亡的吋間。1.4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7.0對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1.結果本組30例患者,隨訪27例,隨訪率90%,隨訪吋間3個月?9年11個月。其中最長生存119個月(隨訪至2015年4月健在),1例發(fā)生肝轉移者于術后3年死亡。按照2個吋間段統(tǒng)計生存率:2、5年。隨訪不足24、60個月者分別不計算在內。術后2年生存率100%(19/19),5年生存率85.7%(6/7)。1.討論類癌可發(fā)生于身體任何部位,艽中以消化道多見[1],多位于黏膜層或黏膜下層。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直腸最多見[4]。Quaedvlieg等在一項對荷蘭類癌患者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査中指出:類癌男女發(fā)病率相等,發(fā)病年齡

7、呈雙高峰,小高峰在15?25歲,女性居多,大高峰在65?75歲,男性居多[8]。國內男女發(fā)病率為1.83:1,年齡20?88歲,平均53歲[9]。直腸類癌的治療以手術為首選。原則[10】是:腫瘤直徑小于lcm浸潤深度未超過黏膜下層的以腸鏡下電灼摘除為主,包括標準的息肉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11】;直徑1?2cm的類癌經(jīng)肛門局部切除或擴大切除,保證切緣陰性即能達到治愈的目的;對于腫瘤直徑人于2cm或局部切除后發(fā)現(xiàn)肌層浸潤的直腸類癌建議按直腸癌治療原則進行。Jung等主張直徑0.5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