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

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

ID:46624190

大?。?3.50 KB

頁數(shù):16頁

時間:2019-11-26

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_第1頁
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_第2頁
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_第3頁
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_第4頁
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_第5頁
資源描述:

《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傳統(tǒng)影響探究及互文性之比較摘要:傳統(tǒng)文學影響研究和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都試圖揭示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但是由于二者產(chǎn)生的語境不同,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和“代際沖突”。傳統(tǒng)影響研究認為文學的發(fā)展是線性序列,是不斷進化的,從歷時維度上強調文學史的延續(xù)性和文學發(fā)展的因果性。原文本或先文本是當下文本的意義來源和根據(jù),注重社會歷史和文化對文學的規(guī)約和決定作用,內隱著權威、中心、主從和等級觀念。互文性理論從共時上突出文本的多元共生性和平面性,強調文本意義的相互指涉性、播撒性和流動性,關注社會歷史和文化文本與文學的相互參照、滲透和

2、修正,彰顯著無序、平等和民主。關鍵詞:互文性;影響研究;后現(xiàn)代;權威;平等中圖分類號:10-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972(2008)05?0074?05“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譯為“文本間性”,是20世紀后期西方文論從結構主義向后結構主義過渡時出現(xiàn)的重要理論概念。這個概念首先由法國著名學者克里斯蒂娃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后經(jīng)過羅蘭?巴特、熱拉爾?熱奈特、雅克?德里達、麥克?里法特爾、希利斯?米勒、哈羅德?布魯姆等諸多學者的修正、闡釋和延伸,與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女性主

3、義、新歷史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眾多理論流派相互激蕩吸收,已經(jīng)演變?yōu)橐粋€包含多重意旨的理論概念,成為當代西方文學和文化研究中影響最為深遠、使用最為頻繁也最為復雜的關鍵術語之一。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和巴赫金對話詩學為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意義和思想資源。索緒爾倡導建立一種共時語言學,把語言符號作了能指和所指的區(qū)分,并且認為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具有任意性。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中認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這種類似復調(多聲部)音樂的小說極大地改變了“作者與主人公”的地位和性質,使原來的兩者之間的制約關

4、系變?yōu)槠降汝P系「主人公在思想觀點上自稱權威,卓然獨立,他被看作是有著自己充實而獨到的思想觀念的作者,卻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滿的藝術視覺中的客體”。巴赫金還進一步論述了言語的對話性「我們的言語,即我們的全部表述(包括創(chuàng)作的作品),充斥著他人的話語;只是這些他人話語的他性程度深淺、我們掌握程度的深淺、我們意識到和區(qū)分處理的程度深淺有所不同?!笨死锼沟偻拊谖账骶w爾和巴赫金的理論思想的基礎上,作了更深入地思考。在《封閉的文本》、《詞語?對話?小說》、《小說文本--轉換式語言結構的符號學方法》等論文中,具體探討了互文性現(xiàn)

5、象。任何一篇文本的寫成都如同一幅語錄彩圖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轉化了別的文本。文本是使直接瞄準信息的交際話語與以前或同時的各種陳述文發(fā)生關系,并重新分配語言順序的貫語言實體。因此可以說,文本是一種生產(chǎn)力。這一定義意味著:首先,文本與其所處的語言的關系是一種(破壞一建立型的)再分配關系,人們可以更好地通過邏輯類型而非語言手段來解讀文本;其次,文本是眾多文本的排列和置換,具有一種互文性:在一部文本的空間里,取自其他文本的相互交匯與中和。在克里斯蒂娃看來,每一個文本是在與其他文本相關時才能確定自身位置的,每一個文

6、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亞文本或互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拼貼、引用、參照、戲仿、影射、轉化和移位。所有文學作品都是從社會、文化等因素構成的“大文本”中派生的,它們之間有共同母體(matrix),因而它們之間可以相互參照。在克里斯蒂娃之后,互文性理論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形成了不同的互文性概念。有區(qū)分為橫向軸與縱向軸上的互文性,有區(qū)分為表層與深層的互文性,還有人提出了積極互文性與消極互文性。就本文來講,從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大小的角度可區(qū)分為狹義的互文性與廣義的互文性。狹義的互文性指一個文學文本與其他文學文本之間可論證的互涉關系,結

7、構主義者熱奈特的論述就是使用這種意義上的互文性。廣義的互文性指任何文本與賦予該文本意義的知識、符碼和表意實踐之間的互涉關系,這些知識、符碼和表意實踐形成了一個潛力無限的文本網(wǎng)絡,后結構主義者克里斯蒂娃和巴特的互文性概念就屬于廣義的互文性。狹義互文性所關聯(lián)的文本僅限于文學文本,而廣義互文性卻把非文學的藝術作品、人類的各種知識領域、表意實踐都網(wǎng)羅進來,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社會、歷史、文化等文本。秦海鷹認為,互文性是一個文本(主文本)把其他文本(互文本)納入自身的現(xiàn)象,是一個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發(fā)生關系的特性。這種關系可以

8、在文本的寫作過程中通過明引、暗引、拼貼、模仿、重寫、戲擬、改編、套用等互文寫作手法來建立,也可以在文本的閱讀過程中通過讀者的主觀聯(lián)想、研究者的實證研究和互文分析等互文閱讀方法來建立。其他文本可以是前人的文學作品、文類范疇或整個文學遺產(chǎn),也可以是后人的文學作品,還可以泛指社會歷史文本。這是一種狹義與廣義兼有的互文性概念,本文同意并且也是在兩者兼具的意義上采用這種互文性概互文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