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簡論“尋根文學”的文化內(nèi)涵》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簡論“尋根文學”的文化內(nèi)涵第21卷v0I.21第3期No.3重慶工學院(社會科學版)Journalof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20cr7年3月Mar.2007【語言與文學】簡論"尋根文學"的文劉學明(重慶文理學院,重慶402160)化內(nèi)涵.摘要:20世紀8o年代尋根文學是新時期文學發(fā)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可以視為是西方文學影響下現(xiàn)實主義的一次嬗變,其重要意義在于從文化視角表現(xiàn)和探討了的復雜內(nèi)涵,也是五四文學啟蒙主義精神的深度拓展.關鍵詞:文化尋根;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尋根文學;民族文化
2、中圖分類號:I10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924(200r7)03—0127—03OntheCtflmralConnotationsof"Root-SeekingLiterature''UUXue—ming(Chonsq~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Cho,,s~402160,aIiIla)Abstract:Root-SeekingLiteraturein1980sisanimportantexplorationofliterarydevelopmentintheneweraandCanberegarded
3、asanevolutionhappenedundertheinfluenceofWesternliterature.Itsimportantsignificanceliesinthecomplexconnotationsitexpressedanddiscussedfromculturalperspective.whicharethein-depthdevelopmentoftheenlightmentalistspiritof"May4t}I"literature.Keywords:culturalroot-seekiI1g;magicrealism;
4、Root-SeekingLiterature;nationalculture1"文化尋根"思潮的理論緣起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現(xiàn)代主義流行的潮流中,崛起了另一股重要的文學思潮——"尋根文學".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并翻譯介紹到國內(nèi),給當時中國文壇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和啟示,一個民族的文學要躋身于世界文學之林,必須保持自己民族文學的特殊精神,中國文學若要融人世界文學,必須在國際文化的浪潮沖擊下,富有主見地,有選擇的接受國際文化的影響,而不應該從根本上放棄自己,全盤移植外來文學,這種對于"橫向借鑒"的自
5、省便推動了"縱向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尋根意識.一些青年作家受拉美文學的啟迪,看到了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提出了植根民族文化土壤,創(chuàng)造嶄新的現(xiàn)代文學的口號….1985年,韓少功在<作家》第6期上發(fā)表<文學的"根"》【2】一文,正式提出了"文學尋根"的主張,他認為"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里",他的主張得到了許多作家的聲援和支持,鄭萬隆,李杭育,鄭義,阿城,李慶西,李陀等人都是積極的贊同者和參與者.他們先后發(fā)表了<我的根)E3】,《=文化制約著人類》L4J,<理一理我們的根》【引,<跨越文化斷裂帶》【6等文,對中國現(xiàn)代文
6、學與傳統(tǒng)文化的密切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強調(diào)了開掘文化巖層的重要意義,認為"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L7J.面對傳統(tǒng)文化的復雜內(nèi)涵,他們認為,傳統(tǒng)文化之許多富于生命力的部分,不存在于那些正統(tǒng)和"規(guī)范"形式的文化遺產(chǎn)?收稿日期:2006—10—16作者簡介:劉學明(1964一),男,重慶銅梁人,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128重慶工學院中,而恰恰是存在于那些凝固于鄉(xiāng)土,"更多地屬于不規(guī)范之列"的民間形態(tài)中.之所以要去尋根,"是一種對民族的重新認識,一種審美意識潛在歷史因素的蘇醒."【2J李杭育的觀點與韓少功相近,他認為"民族文化的精華,更多地保
7、留在中原規(guī)范之外.規(guī)范的,傳統(tǒng)的'根',大都枯死了","規(guī)范之外的,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根',因為它們分布在廣闊的大地,深植于民間的沃土"."理一理我們的'根',也選一選人家的'枝',將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茁壯新芽,嫁接在我們的古老,健康,深植于沃土的活根上,倒是有希望開出奇異的花,結出肥碩的果."【5J5阿城則認為,"五四運動在社會變革中有著不容否定的進步意義,但它較全面地對民族文化的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加上中國社會一直動蕩不安,使民族文化斷裂."[引.因此,當代的作家所要做的.就是接上這個斷點.鄭義在《跨越文化斷裂帶》一文中指出,"五四運動"有隔斷民族文化之嫌,
8、"一代作家民族文化修養(yǎng)的缺欠,卻使我們難以征服世界.賣風俗,賣生活,賣小聰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