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通感的認知闡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通感的認知闡釋摘要通感基于人類共同的生理機制,它既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又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既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也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同其他隱喻一樣,通感隱喻也包含著隱喻性的認知和思維方式,它是通過從某一感官范疇的認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疇的認知域映射而形成人類認知世界和表達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試圖在認知理論的框架下,運用Lakoff的理想化認知模式來分析通感,以便探尋這一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認知和心理奧妙。關(guān)鍵詞通感隱喻認知方式意象圖式隱喻模式傳統(tǒng)修辭學認為,隱喻是一種重要的修辭手段,并將它看作是語言形式上的修辭,是語言裝飾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辭學、文學和文體學研宄的對象。
2、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隱喻理論(conceptualmetaphortheory)將這種說法徹底推翻了。他們提出隱喻是普遍的,不可簡化的。人類理解的想象結(jié)構(gòu)直接影響隱喻意義的本質(zhì),并規(guī)約我們的理性推理。隱喻是人類認識和表達世界經(jīng)驗的一種普遍的方式。本文將從認知的角度來探討通感這一隱喻修辭手法,通過對其相關(guān)的認知心理學研究以及Lakoff的概念隱喻理論對通感的認知性闡釋。一、什么是通感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義,指的是人的各種感覺相互連通,身體某一感官受到刺激,產(chǎn)生反應(yīng),同時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應(yīng)。它是
3、一種常見的修辭方法,指我們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疇的事物印象去表達屬于甲器官范疇的事物印象,以達到新奇、精辟的表達效果。傳統(tǒng)上,通感現(xiàn)象被認為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和文體現(xiàn)象,是潤飾辭藻的一種修飾手段。例如英語中有piercingcry(刺耳的聲音)、sweetmusic(悅耳的音樂)、sourlook(怒視)、aloudshirt(顏色花哨的襯衫)、softlight(柔和的光線)這樣的表達方法。漢語中也有類似的表達法,如“聞見(香味)、聽見、冷眼、清凈、音色、聲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會說“媽媽的牛奶洗面奶聞起來好甜?。 ?。電視臺廣告中也有“聽得
4、見的微笑”之說。在文學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來中西文人的青睞,被廣泛地運用著。二、通感隱喻的認知闡釋英語中synaesthesia(也可寫作synesthesia)就是與漢語“移覺”相對應(yīng)的修辭格。該詞中的syn,據(jù)Webster’s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來自希月昔語的aistheesis,意為sensation。其定義為sensationfeltinonepartofthebodywhenanotherpartisstimulated。這一定義的意思是“身體的一個器官受到刺激在另一個器官上觸發(fā)的感覺”。換
5、言之,即五官感覺相通。錢鐘書先生精通西學,名之為“通感”。通感是一種我們常見的修辭手法,經(jīng)常被用于文學作品、藝術(shù)及音樂中,尤其是詩歌、散文。作家,特別是詩人經(jīng)常會大膽地運用新穎甚至是離奇的通感意象。詩人對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經(jīng)驗的感受,有深細的體會,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詞句。很多情況下,通感不僅僅是兩種感覺的相通,還可以是多種感覺器官相通。在中英詩歌中,感覺通感也常發(fā)生在多種感官之間,即視、聽、觸通感。比如,在賈島的詩中,“促織聲尖尖似針,聲聲刺著旅人心。獨言獨語月明星,驚覺眠童與宿禽?!痹娙藢Ⅲ暗镍Q聲這一聽覺形象化為“針”的視覺形象,再換位為“刺”的觸覺
6、形象。“尖”字同時跟聽覺、觸覺、和心靈的痛楚相連,因而描摹的細而獨到。李賀的“硯取青光寫詞楚,賦香春粉黑離離;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淚啼千萬枝?!痹娙藢⒁曈X意象“青光”、“黑離離”,聽覺意象“淚啼”,嗅覺意象“賦香”等相互溝通,以其獨特點藝術(shù)技巧表現(xiàn)了他懷才不遇,獨自在新竹上寫詩行的苦悶心情,感人至深。英國詩人西蒙斯有一首詩,是一個精彩的五官相通的英語通感范例,如:Softmusiclikeaperfumeandsweetlight,Goldenwithaudibleodoursexquisite,Swathemewithcerementsforeter
7、nity.柔軟的音樂聲散發(fā)著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金光閃閃讓人聽來品位出極精美的味道,包裹著我讓我沉浸在永恒之中。上例詩人把聽覺與觸覺(soft)、嗅覺(perfume)、視覺(light)、味覺(sweet)都糅合在一起,絕妙地表達了聽了肖邦樂曲后的感受,讓讀者仿佛也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直接感受到肖邦樂曲的難以描摹、難以言傳的音樂美。三、Lakoff的概念隱喻理論對通感的認知性闡釋由于通感必須涉及到概念系統(tǒng),因此我們可用Lakoff和Johnso[1]的概念隱喻理論來闡釋通感現(xiàn)象。這一理論認為隱喻是一種極其普遍的認知過程。他們提出的“隱喻的認知觀”是對傳
8、統(tǒng)的“隱喻修辭觀”的一種反動。其理論指出了隱喻具有普遍性,系統(tǒng)性和概念性。人類的思維過程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