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代王言者——以宋真宗朝翰林學士為中心的考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代王言者——以宋真宗朝翰林學士為中心的考察翰林學士官,謂之內(nèi)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類。中書舍人謂之外制,亦掌王言凡誥詞之類。——宋·趙升《朝野類要》卷2《兩制》緒論 幼時,讀《水滸傳》,其中“武松斗殺西門慶”一節(jié),當武松為兄復仇,殺死西門慶到官府自首后,有一刀筆吏因同情武松,在案情報告中,將武松殺死西門慶,有意記為“斗殺”。一個“斗”字,即把殺人性質(zhì)由故意殺人變成了斗毆誤殺,便使武松罪不致死[1]。手中筆如刀,一兩撥千斤,要死要活,皆在筆下。真不愧為“刀筆吏”之謂。故而留下了相當深的印象。稍長,又了解到孔夫子把一部魯《春秋》刪刪改改
2、,居然令其后幾千年“亂臣賊子懼”[2]。繼而又讀到,魏收撰《魏書》時,口出狂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3]的確,除了戰(zhàn)亂動蕩的年代,有“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的情形之外,在有序的文明社會中,文人手中的筆,往往勝過武夫的刀槍劍戟,一介文弱書生,有時敵過數(shù)萬雄兵?! ∫陨蠑⒓暗牟贿^是歷史上的下層胥吏的舞文弄墨和史官的道德毀譽,那么,在歷史上,在中央政治的核心,皇帝周圍的高級文人們的作用又如何呢?以筆殺人或許用不著他們,不擔任史官,也不用他們?nèi)デP寓褒貶。在常人看來,這些人不過就是秉承圣旨,起草詔令而已。“江山代有才
3、人出”,除了李白、杜甫之流以作品名世以外,地位崇高的皇帝的秘書官們,最終也不過是老死文牘。從表面看,或許如此。其實,深入到歷史的幕后,便可以看到,這些人同下層的胥吏、秉筆的史官一樣有為,而且是大有為。從撥弄是非,操縱人事,到控制朝政,決定政策,左右皇帝,可以說是無所不為。固然,同樣是皇帝的秘書官,亦因人因時而異,并不是所有的皇帝幕僚都是上下其手的師爺,正象不是所有的宰相都是權(quán)相一樣。本文不過是想通過史實來揭示一下歷來為研究者所忽視的一部分高級文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是發(fā)展的,同時,歷史又是相似的。因此,作為研究方法,有時統(tǒng)計歸納的方法是有
4、效的,但正如滴水映日,管中窺豹,個別往往能反映一般,演繹的方法同樣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有鑒于此,本文擬主要擷取宋代真宗一朝的翰林學士這樣的皇帝的秘書官們的活動,來看一下他們的政治作用。與以往側(cè)重于制度本身的研究所不同的是,我的考察重點在于這些高級文人的實際活動,特別是隱藏于幕后的活動。一、關(guān)于宋朝制度以及真宗朝翰林學士的若干統(tǒng)計 皇帝秘書之職,由來已久,漢代即有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4]。但翰林學士之名,則始于唐玄宗時期。一經(jīng)創(chuàng)制,便為后世所繼承。宋朝的翰林學士制度,同五代一樣,承自唐代,而有所發(fā)展和完善?!端螘嫺濉ぢ毠佟?-46引《兩
5、朝國史志》載:“學士院: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翰林侍讀侍講學士。承旨不常置,以院中久次者一人充之。學士六員,掌大詔命。凡國有大除拜,晚漏上,天子于內(nèi)東門小殿,遣內(nèi)侍召學士賜對,親諭秘旨。對訖,學士歸院,內(nèi)侍鎖院門,禁止出入。夜漏盡,寫制進入。遲明,白麻出,閣門使引授中書。中書授舍人宣讀。其余除授并御札,天子不御小殿,不宣學士,但用御寶封中書熟狀,遣內(nèi)侍送學士院鎖院門而已。至于赦書德音,則中書遣吏,持送本院,而內(nèi)侍鎖院如除授焉。院在宣徽院北。凡他官入院,未除學士,謂之直院。學士俱闕,他官暫行院中文書,謂之權(quán)直。其侍讀侍講,春秋二時,開延義、邇
6、英閣,則執(zhí)經(jīng)史以侍講侍讀。常日則侍奉以備顧問應(yīng)對?!边@里的“大除拜”,《宋史》卷162《職官志》記作“拜宰相及事重者”。此外,《宋史·職官志》較《宋會要》為詳者有:“凡撰述皆寫畫進入,請印署而出,中書省熟狀亦如之。若已畫旨而未盡及舛誤,則論奏貼正。宮禁所用文詞皆掌之。乘輿行幸,則侍從以備顧問,有獻納則請對,仍不隔班。凡奏事用榜子,關(guān)白三省、樞密院用咨報,不名?!标P(guān)于知制誥,綜合宋制,則是翰林學士加知制誥銜,為內(nèi)制,他官加知制誥銜,則為外制。二者合稱兩制。同掌王言的二者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一般路徑,是先除知制誥,再由知制誥進為翰林學士。在真宗朝,二
7、十二人的翰林學士中,就有二十人曾擔任過知制誥。元豐改制后,外制則由中書舍人執(zhí)掌。這一事實,也標志著代王言之職已經(jīng)名正言順地納入到政府的控制之下[5]。因此,在對翰林學士諸種行為的考察時,把作為外制的知制誥與中書舍人也一并收入考察視野。 從上述記載看,翰林學士可以稱之為皇帝的機要秘書。凡屬從宮中發(fā)出的大大小小的文件,大都由其草擬。但并不是被動地起草文件。接受的指示如有不當之處,即使皇帝已經(jīng)作了批示,翰林學士也可以“論奏貼正”,提出不同意見。同時,其職責又不 僅僅是單純地為皇帝起草各種文件,還具有顧問性質(zhì),可以無須與其他官員排隊等待就可以見到
8、皇帝。在中央的官員中,翰林學士處于相當特殊的地位。為了便于觀察,我們將真宗時期的翰林學士列表作一統(tǒng)計。表1《真宗朝翰林學士表》人名時期備考宋白宋是楊礪王旦梁周翰朱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