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點滴,文自心生

留心點滴,文自心生

ID:31517394

大?。?11.50 KB

頁數(shù):9頁

時間:2019-01-12

留心點滴,文自心生_第1頁
留心點滴,文自心生_第2頁
留心點滴,文自心生_第3頁
留心點滴,文自心生_第4頁
留心點滴,文自心生_第5頁
資源描述:

《留心點滴,文自心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留心點滴,文自心生  “文”是“做”出來的。作文其實沒什么,看得多了,想得多了,筆桿子動得多了,味道自然就夠了,用不著非扣上一頂有關“天朝教育”的帽子?! ∈崂硪稽c課文的技巧  語文教材中的篇目都是編者千挑萬選出來的經典,永遠常讀常新。而經典篇目所呈現(xiàn)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動人的故事、深刻的道理、深邃的思想,還給我們提供了學習寫作的經典范例。  會解讀文本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素養(yǎng)。面對一篇文章,你得能讀出來優(yōu)點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主題怎樣呈現(xiàn),語言有什么特色等等。如此,你才能根據課標的要求、學生的學段特點

2、、課堂教學目的把文本較為透徹地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yǎng)出自己的解讀能力。學生會解讀文本了,在日常的閱讀中才能看出文章的好壞,并進一步吸取精華,摒棄糟粕,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2003年我開始有意識地研讀教材、梳理教材,堅持不斷地對教材中的經典篇目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給學生以全新的認識。第一篇小文《生命的歌唱――永恒的樂章》發(fā)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上,得到了時任“備教”板塊主持人的張水魚老師的首肯,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2008年張老師又推薦我給《學習報?語文周刊》“名師讀課

3、文”9撰寫專欄,迄今已解讀從小學到高中共計156篇課文,特別是在經典篇目寫作方法的感悟與提煉這一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收獲。  例數(shù)如下:  1.我們可以從作品的空白處捕捉作者的寫作意圖?! ∪纭犊滓壹骸?,可以捕捉到孔乙己沒有住處、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這個被大多數(shù)人忽略的情節(jié),從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的角度闡述了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性:最后,孩子們也只好一哄而散了,遠遠地離了他玩去了。他想交流的最后對象也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并永遠處在孤獨的境界中。對他來說,心靈永遠處在封閉的狀態(tài),永遠沒有釋放的空間和釋放的對象。

4、而他這點思想深處的折磨,相對于前兩點來說無疑是更沉重的打擊。”這樣可以提示學生作文要學會留白,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我們可以將文章內容縱橫勾連,從文本整合的角度來理解文章的表達技巧?! ∪玑槍︳斞赶壬堆穼懢偷难凶x文章《記憶之景,眼前之景,現(xiàn)實之景》,可以得出“作者是在借記憶之景表達自己的理想追求,借眼前之景寄予自己永恒的追求,于現(xiàn)實之景表現(xiàn)自己不屈的‘旋轉與奮斗’”的結論,同時啟迪讀者:“閱讀這首散文詩,不能只關注其詩情畫意中的對比和映襯,也可將作者描繪的三景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只有

5、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進作者給我們描摹的雪之意境,感悟作者筆下雪、人合一的藝術表現(xiàn)及其體現(xiàn)出來的偉大精神。”這就可以讓學生于文本整合中學會多角度提煉方法?! ?.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文本內涵,使千篇一律“套版式”的解讀變成五彩繽紛“萬花筒式”的賞析。9  如對《三峽》的解讀,可以從“全景之美”“幽深之美”“山水之美”“四時之美”“色彩之美”“狀物之美”“情韻之美”等角度賞析,通過異彩紛呈的美景,讓讀者飽覽了《三峽》這篇經典之作全方位的美感,從而體會作文中要善于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人和事,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

6、文章的主題這一要旨?! ?.我們還可以從“文人合一”的角度去解讀,真正走進文本的核心。如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我們可以從作者范仲淹的經歷、人品切入,把《岳陽樓記》當作范仲淹先生來剖析,從文字的背后讀出《岳陽樓記》是一篇底蘊深厚且氣勢恢弘的千古絕唱,又是一篇勸人規(guī)己的千古佳作。文中描繪岳陽樓周圍的絕美景觀時,用的是一種特別值得借鑒的寫作手法,因為這實際上是作者在談自己從自然中感悟到的修身雅量,即為人要有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的氣魄和肚量,恪盡職守,不管什么地方、什么崗位都要保持本色平和的心態(tài)。從“文

7、人合一”的角度去解讀文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把握一篇佳作的內涵,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 慕浀淦恐邪l(fā)掘提煉寫作方法,進而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絕對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好做法。  沉淀一點文化的底子  我剛走上講臺的時候,真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無論是對教材,還是對學生,每每以無窮的激情去對待。凡是教材上要求背誦的篇目,我總是先背誦下來;凡是要求學生寫的作文,我也一定跟著學生一起寫。9  如何科學關注學生的有效積累和分類積累,以及最后的有效整理和有效消化吸收,是我一直探究的問題之一。

8、那時候學生的閱讀基本上就是課本,課外的少得可憐甚至說沒有。當時,我在市圖書館、文化宮、“讀來讀去”讀書社辦了三張借書證,讓學生和我一起讀,每周都去還書借書。我始終認為,積淀一點文化的底子總是好的,一定會影響學生的一生的?! ∮谑俏议_始了在課堂上和學生共讀一本書的活動,記得當初是從但丁的《神曲》以及《荷馬史詩》開始的。學生們很喜歡,也喜歡上了這樣的語文課,作文水平也漸次提高,而這一年的成功體驗,竟激發(fā)讓我將這一舉措從1990年堅持到了2004年調入教研室之前。  為了給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