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七子之歌的資料》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七子之歌》是聞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其中,《七子之歌·澳門》被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改編選作主題曲,由于該紀錄片的影響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主題曲。此外,《七子之歌·臺灣》與《七子之歌·廣州灣》也被改編譜曲為現代歌曲。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七子之稱,語出我國著名學者、詩人聞一多于1925年發(fā)表的同名組詩。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附原文:《七子之歌》
2、原詩如下: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邶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后喪失之土地,失養(yǎng)于祖國,受虐于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于《邶風》之七子,因擇其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譯文:《詩經·邶風》中記載七子的母親有外心,七個孩子就自責自己有過失,希望母親回心轉意。詩人作《凱風》的詩來憐憫,中國自尼布楚條約到旅順大連
3、的向外國租讓,先后喪失的土地,離開了祖國的養(yǎng)育,受外國人的虐待,考慮他們的悲哀之情,要比《凱風》中描寫的七子還要厲害,為此,就選擇了和中華關系最親切的七塊地,各寫了一首詩歌,借此來替他們抒發(fā)有孤獨的苦而無處告訴的感情,緬懷祖國的哀痛,也以此激勵全國人民的興奮感情。國土喪失,日子已經很久了,全國人民漠然地對待。你沒有看見法蘭西的阿爾薩斯-洛林嗎?"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真要是這樣的話,我中華的"七子"的歸來大概就在朝夕之間了! 澳門《七子之歌》是聞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
4、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其中,《七子之歌·澳門》被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改編選作主題曲,由于該紀錄片的影響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主題曲。此外,《七子之歌·臺灣》與《七子之歌·廣州灣》也被改編譜曲為現代歌曲。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七子之稱,語出我國著名學者、詩人聞一多于1925年發(fā)表的同名組詩。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附原文:《七子之歌》原詩如下: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邶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
5、,先后喪失之土地,失養(yǎng)于祖國,受虐于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于《邶風》之七子,因擇其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譯文:《詩經·邶風》中記載七子的母親有外心,七個孩子就自責自己有過失,希望母親回心轉意。詩人作《凱風》的詩來憐憫,中國自尼布楚條約到旅順大連的向外國租讓,先后喪失的土地,離開了祖國的養(yǎng)育,受外國人的虐待,考慮他們的悲哀之情,要比《凱風》中描寫的七子還要厲
6、害,為此,就選擇了和中華關系最親切的七塊地,各寫了一首詩歌,借此來替他們抒發(fā)有孤獨的苦而無處告訴的感情,緬懷祖國的哀痛,也以此激勵全國人民的興奮感情。國土喪失,日子已經很久了,全國人民漠然地對待。你沒有看見法蘭西的阿爾薩斯-洛林嗎?"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真要是這樣的話,我中華的"七子"的歸來大概就在朝夕之間了! 澳門《七子之歌》是聞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其中,《七子之歌·澳門》被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改編選作主題曲,由于該紀錄片的影響力
7、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主題曲。此外,《七子之歌·臺灣》與《七子之歌·廣州灣》也被改編譜曲為現代歌曲。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七子之稱,語出我國著名學者、詩人聞一多于1925年發(fā)表的同名組詩。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附原文:《七子之歌》原詩如下: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邶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后喪失之土地,失養(yǎng)于祖國,受虐于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于《邶風》之七子,因